第59章 真假之辨:古玩场上的较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真假之辨:古玩场上的较量

 

胡斐不慌不忙,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并没有理会赵宇轩的叫嚣,立即就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抬脚走到三彩骆驼俑旁,对着骆驼俑的足部细细端详起来,随后说道:“各位请看,这骆驼俑足部的胎质,质地疏松却不失坚韧,有明显的唐代三彩胎质特征,凑近些,还能瞧见细小的气孔,这是当时烧制工艺留下的痕迹,现代工艺可模仿不来。”

说完,他神色自若,周身散发出一股自信的气场,仿佛泰山屹立一般,正准备继续深入剖析那尊骆驼俑。

冷不丁,箫吟荡满脸不屑,从人群之中用力挤了出来。

身为销魂珠宝店的店长,又是萧氏集团大少,平日里养尊处优,哪能容忍旁人在他面前出风头。

此刻,他的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容,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呵,就你这毛头小子,也敢在这儿充大尾巴狼,说这是真的,你咋不上天呢!”

说完,他冷哼一声,心想,胡斐不过是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野小子,竟敢在自己的地盘显摆,真是可笑至极。

那几个平日里对箫吟荡唯命是从的跟班,此刻也都跟着纷纷起哄。

其中一个扯着公鸭嗓大喊道:“嘿,小子,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你知道什么叫唐代三彩不?就敢在这儿瞎咧咧!”

另一个也在旁边帮腔道:“就是,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在这儿充什么行家,也不怕笑掉大家的大牙!”

“箫吟荡,你们不懂装懂,永远都是饭桶!” 面对箫吟荡和几个跟班的一再叫嚣,胡斐真的忍无可忍了,冷冷地回应了一句。

说完,他神色变得无比专注,把放大镜稳稳移到骆驼俑的釉彩处,不紧不慢地说道:“各位,再瞧瞧这种釉色,流淌自然,色泽过渡柔和,现代化学颜料可调配不出这个效果。再说了,唐代三彩的制作工艺,工匠会在釉料里掺铅,烧制时釉彩就有独特的流动感,这骆驼俑的釉面就有这种典型特征。”

这话一出,原本被箫吟荡等人带偏的观众,先是一愣,接着纷纷点头,满脸认同。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忍不住开口道:“这小伙子说得在理啊,我以前在博物馆见过不少唐代三彩,这骆驼俑的釉色确实有那味儿。”

旁边的一个年轻姑娘也点了点头,赞叹道:“是啊,听他这么一讲,这骆驼俑好像都活过来了,不愧是专业的行家。”

还有人在人群里高声喊道:“厉害啊,这才是真本事,比那些瞎嚷嚷的强多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赵宇轩这个赵氏集团的大少,一首都在旁边看着,心里妒火中烧。

他的家族企业在文物市场本就面临诸多竞争压力,如今见胡斐如此出风头,担心会影响自家生意。

于是,他暗自盘算着,一定要找机会狠狠阴胡斐一把。

不过,他并未像之前那般冲动行事,而是打算先按兵不动,等待下一次大型鉴定活动前夕,再通过散布谣言等手段,给胡斐制造舆论压力。

此时,现场又有几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玻璃盒子走了过来,里面装着一件宋代汝窑瓷器。

箫吟荡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抢先一步冲上前去,站在那件瓷器前面,装出一副专业十足的样子,高声说:“这件宋代汝窑瓷器,造型精美,釉色温润,一看就是真品无疑。”

说完,他心里想着,这次可不能让胡斐再出风头了,自己怎么说也是珠宝店店长,身旁还有苏小梅看着,绝对不能在这丢了面子。

苏小梅站在一旁,眼神复杂地看着胡斐,又看看箫吟荡,曾经和胡斐的过往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如今身份转变,她只能默默地站在箫吟荡的身后。

胡斐眉头紧皱,对于箫吟荡的鉴定结果嗤之以鼻。

他眼中闪过一抹犀利的光芒,开启鸿蒙神眼,那目光就像一道能穿透岁月的 X 光,瞬间把瓷器的每一处细节尽收眼底。

仅仅片刻,他便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得近乎张狂的笑容。

“哼,就你也敢在这大言不惭地鉴定?” 胡斐毫不留情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在众人耳边清晰地回响起来:“这件瓷器分明就是现代仿造品。从釉色看,宋代汝窑瓷器讲究的是‘雨过天晴云’的天青色,纯净淡雅,可这件的釉色太艳丽,俗不可耐。再看胎质,汝窑瓷器胎质细腻,呈香灰色,这件的胎质粗糙,颜色浑浊。还有这开片,真正的汝窑开片自然流畅,似冰裂却又透着古朴的美感,这件的开片明显是人工刻意弄的,既生硬又呆板。”

箫吟荡脸色一沉,不甘心就这么被胡斐驳倒,眼珠子滴溜一转,高声喊道:“大家别听他胡说!我可是销魂珠宝店的店长,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难道还比不上他一个毛头小子?我看他就是嫉妒我,故意抹黑这件宝贝!”

说着,他偷偷给身旁的一个跟班使了个眼色。

那个跟班心领神会,立刻扯着嗓子喊道:“就是,这小子肯定是嫉妒箫少,说不定他自己就是个半吊子,在这瞎忽悠大家呢!”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身着唐装的老者,他目光炯炯,身上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老者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倒是对这瓷器有些兴趣,小友,你说这是仿品,可有更确凿的证据?”

原来,这位老者是古玩界颇有名望的收藏家,名叫林鹤堂,平时极少露面,今日恰好路过此地,被这场争论吸引。

胡斐微微一愣,没想到会突然冒出这么一位行家。

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说道:“林老先生,您请看。”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瓷器,指着底部一处极细微的痕迹:“这是现代仿造工艺留下的打磨痕迹,真正的宋代汝窑瓷器,在制作时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瑕疵。而且,通过我这双眼睛,能看到这瓷器内部的材质结构,与宋代汝窑的特征完全不符。”

闻言,林鹤堂接过瓷器,仔细端详起来,眉头越皱越紧。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箫吟荡,眼中带着一丝失望:“箫少,这小友说得没错,这瓷器确实是件仿品。”


    (http://isfxs.com/book/B0BHJB-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