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朽木开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朽木开窍

 

渠县县衙

“大人,墨阳城来信。”

“哦。”

陈县令有些疑惑地接过驿差呈上来的信件。

拆开一看,不禁拧着眉头,这。

这上面形容的俨然是就是己经离开渠县的夫妻二人。

阅完之后,看落款的是丞相家公子。

又是一个天大的立功机会!

“留步,我回个信。”陈县令叫停驿差,让人留在大厅等候,提着信件去了书房。

一路笑得合不拢嘴,几日之内竟有机会接连攀上大理寺卿和丞相家公子。

再联想到信件上大多数提及阮夫人的信息,脑海里立马浮现二男争一女的画面。

果然红颜祸水。

不过,漂亮的女子多几个夫婿怎么了!

唉,若是他年轻个十多岁,以他的姿容,说不得在阮夫人身边会有一席之地。

只恨生不逢时呐。

陈县令边提笔写信,边摇头感叹,美人捞不着边,功劳自然要占上。

写完信特意嘱托驿差:“信件十分重要,妥善保管。”

此件可关系到他光明的前途。

----------------------

七月十八

京都,明珠郡主府

后花园,一片热闹喧嚣。

微风习习,碧绿的荷池绿叶层层叠叠,舒展着婀娜姿态的花瓣随风摇曳,也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偷偷藏在梗叶之下,清丽脱俗,静谧而美好。

清晨留下的露珠调皮地在绿叶上翻滚,如少女的眼眸纯净动人。

“郡主,你家孩子这个时候己经刑满释放,要从北境之地回来了吧?”一位身着橘黄绸缎,花纹精美繁复的女子问道。

“呵呵,哎哟哟,就说孩子要从小抓起,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看北晏啊,就是打得少了,连将军府的独女都敢打。”

略带嘲讽意味的话语则是月白色罗裙的清秀夫人说的,此时正捂着帕子捂嘴轻笑。

明珠郡主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裙摆处绣着金丝福纹,举手投足间泛着耀眼的光泽。

她面容精致,明艳逼人,腕上戴着一个水绿玉镯,轻轻抬起茶盏,矜傲的凤眸轻轻暼了白衣夫人一眼。

“呵,今儿本来想邀各位夫人同赏识夏日清荷,谁知有丑蛤蟆在呱呱乱叫,好不烦人。各位莫要见怪。”

“晏儿的确要回来了,只不过他未曾寄书信回来。我也不知他的打算,年轻人,还是让他自己多去闯荡,还当他是三岁小儿,那这辈子才是真完蛋玩意。”

白衣夫人乃礼部尚书夫人,她有三个儿子,最小的都志学之年了,还牢牢把在手心,出个门都要带上奶爹爹。

糟心玩意,你有几个儿子了不起,真当三岁稚童养着,也算是废了!我家晏儿虽顽劣些,但也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好男儿。明珠郡主半掀着眼皮,喝了一口茶。

一来一往几句话,气氛冷凝下来。

西方凉亭角落处,一身着翠绿碧罗长裙,长相较之另外三人普通些的少府监夫人,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听说皇后有意让太子和二皇子亲近将军府那位,若是真能成,晏儿日后真得小心行事。”

“噢,你从哪里听到的小道消息?”橘黄衣裳的京兆尹顾夫人问。

“我家大夫君掌管百技,前些日子宫里重修武德殿,监管技师时,时常见到人去寻太子同二皇子,可见是宫里头默许的。”

“看来是空穴不来风。”

诸位夫人感叹连连,有个别家里有女儿的则是可惜没能被看上,一步登天的机会错过了。

在座的十几位夫人皆绕着这话题谈论。

明珠郡主面上不动风色,捧着茶盏的力道紧了紧,一边若无其事地应和着他人。

等赏荷宴结束,明珠郡主当即进了宝惜院。

脑子里一边回旋着今日听到的消息。

若是将军府那位将来成了皇后,指不定给晏儿使什么绊子。

她将来和夫君们去了,又有谁能保住这顽皮的小子呢。怎么就不给他多生个兄弟呢!

“唉,我怎么不多生个小子或女儿,好让晏儿有人帮衬!”

这时,明珠郡主开始胡思乱想了。

她的二夫君柴言商不停地抚着她剧烈起伏的胸口,安慰道:“郡主,别激动,这还八字没一撇的事儿。”

“就算宫里头那两位同意,恐怕两位殿下还不一定看上呢?说不定,真没一位看上。”

“将门风华,铮铮铁骨。我看那边那个从小就宠着,好不容易得的一位女儿家,怕是宠得只剩刁蛮了,半分风骨没遗。”

明珠郡主在正院大厅来回不停,焦急地走动。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晏儿去了明狱,在京都的口碑本就差极,这次更甚。还有哪个好女儿家要这样的儿郎做正夫?看来只能从偏远一些地方谈一位儿媳了,否则怕是娶不了媳妇了。”

“对,柴郎,你手下商队遍布全国,要帮我留意一下好女儿家。等晏儿回来,就让他去相看。”明珠郡主紧紧地抓着柴言商的衣袖,突然想起这么一个奇招。

随后又喃喃道:“将来真到了那一步,就让晏儿同他的妻子一起回原籍之地,莫回京都了。”

“好,郡主这想法甚好。”柴郎君揽着她的肩轻声附和着。

北晏是郡主唯一的孩子,柴言商是天裕首富皇商,视如己出,从小银两不断供给,让他无钱财之虑,能用银子摆平的事儿都不算事,成日享受生活,因此更是养成一副张狂的性子。

晌午

北晏的父亲大理寺卿北戍城下值,回到郡主府。

听到了明珠郡主顾虑的一番话,则是不同的看法:“晏儿己快弱冠之年,何须我们忧愁。况且,娶妻要看他自个的本事。我们年龄渐长,也该过过省心的日子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照样享福。”

北戍城日日在大理寺审案,见过各色各样的案件,什么样的人都有,他自是通透,看得开。

首到西山日薄之时,管家带了一封信过来。

“郡主,各位郎君,这是公子的信件。下面的人说,是加急送回来的。”

“快,拿来我看看。”

明珠郡主迫不及待地接过信件,折起来有半节手指厚。

当打开了信件,看到密密麻麻的三叶纸,大吃一惊:“晏儿何时能静下心写这么多字?莫不是在北境真改造好了,想家里了。”

凤眸含笑地展开信纸,认真地看下去,不过只读了几行字,就惊呼一声。

“晏儿真是出息了,还把自个人生大事解决了。”

“你们瞧瞧。”

说着忍不住把信纸递给各位夫君看。

“嘶,这朽木真开窍了。”


    (http://isfxs.com/book/B0FEJI-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