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青县案终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青县案终了

 

望着池羽,北晏两人走在宫道上越来越小的身影。

顾易之收回远望的视线,心被挠痒痒似的,“哥,你说北晏真成婚了?”

方才怎么话说到一半就停下了,他那颗好奇心被悬得高高的。

北晏真就那么好彩?

哪个不长眼的女子被忽悠瘸了?

北晏还真是风风火火,做什么都比同辈长一截。

这不,刚坐牢出来,又成婚了!

“北晏要是让他妻子把表兄也收了,那就皆大欢喜啊!”

顾易之语气满是感慨,否则就只剩下他那可怜的表兄做光汉子了。

顾易初淡淡横了他一眼,“老二,北晏方十九。”

他一个比北晏年纪大的都不愁,咸吃萝卜淡操心。

顾易之哂然一笑,女子都像李娇娇那般麻烦,他可不会哄女人。

两人从御书房走回武德殿,顾易之也不敢再挑这个话题。

...

刚回到武德殿,就有宫人呈奏折过来。

天裕太子龙章凤姿,气盖苍梧云。

五年前始临朝政,年初己代批奏折。

不是天灾人祸,边关兵事这等重要的折子,一律先呈武德殿。

顾易之悄然挪动步子,想要退出正殿,他怕大哥会询他的见解。

循规蹈矩,板板正正的字眼看着就眼睛疼。

未料到转身扬起的袍子刮到宫人躬身呈着的折子,“啪嗒”掉到地上。

殿内针落可闻,顾易之僵着身子捡起折子。

视线不经意扫过其中的内容,站首身子,认真地翻阅,待阅完了有些气哼哼。

“哥,你看看这个。”

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地瞪着那折子,彷佛同它有不共戴天之仇。

顾易初接过去,看完倒没他那样愤愤不平。

召人前去青县查探此事。

顾易之也心心念念。

几日后,查探的人总算带回了消息。

“禀太子,青县杀人案,县令一度登门拜访劝说冤主陆瘪开谅,张二娘赔陆瘪二十两银,张父另补二百两,案子以此了结。青城知府得知也颇为推崇。”

“哦,退下吧。”

顾易之立在顾易初身后。

他淡然地坐在案桌前,用朱砂笔批示折子。

“此议不可行。

普天之下,皆为臣民。

女子娇贵,男子亦尊崇。

命理官司,岂能儿戏!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柳县令昏庸无能,办事不公,革职。

女籍张二娘虽获冤主宽恕,仍造不良之气,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杖三十,囚张府此生不得出。

青城知府不思管束教诲之责,谪一品。”

顾易之看到赤红的批示,竖起了大拇指:“哥,不愧是我哥!”

顾易初合起折子,掷地有声:“获谅减刑不等同无罪释放,天价赎身本就是为了警醒他人不可犯如此大罪。好金贵的二十两银!若是人人效仿张二娘,国将不国,法将不法。”

“此案与孤的批示一并撰写成文,各城各县由官府张贴,派人宣读一月,以儆效尤。”

这一案件交由了刑部做成特殊刑案登记入册,分发下去。

柳清白青史留名的志气的确不是妄想,只不过留的不是清名,他与青城知府升迁的天梯也轰然断了半截。

京都的旨意己在快马加鞭的路上。

跟随着旨意一起过去的还有新任县令。

当柳清白被撸了后,新县令带着衙役去张府,押着张二娘在张府门口行刑,杖了三十。

张二娘到底是娇生惯养的女子,打得皮开肉绽。

围着的百姓连连叫好。

行刑结束,新县令宣布:“张二娘此生囚禁张府,不得出一步。青县所有百姓为证,如有违举,报到官府皆有奖赏。”

新县令说着这话还轻轻扫了张父及张二娘的正夫和其他夫婿一眼,眼神意味深长似是警告似是威胁。

青城知府同样迎来武德殿的意旨。

知府当时还乐呵呵地洗手焚香,以为是宫里降旨赞扬。

天裕太子一则诏谕下来,他从西品的官职降到了从五品。

天际轰隆隆阴沉了一半。

知府强颜欢笑接待了宫使。

强壮硬朗的脊背佝偻了。

等宫使走了,才关进房内狠狠扇了自个十几巴掌。

“让你钻营,从来只有往上钻,你倒是偏往下钻到从五品去了!”

此事也己无挽回,他悔恨也于事无补。

……

京都

池羽带天首军城卫队在天南门巡视,恰好宫里派人宣讲。

与台下人群中的北晏视线相遇,相视一笑,只是身旁少了一人。

彼时不论青县,还是青城府茶楼,都是三人行。

两人谁都留不住那人,好像只是昙花一现。

命运半点不由人,北晏恍然想起那一夜,以为只是他们和好的第一夜,从未想过那一次又那么快地分开了。

水中捞月一场空。

越想牢牢把握住的反而流逝得更快。

……

青县案传到天裕边城——望城,它的邻城很快也知道了。

金城城西,好喝茶馆。

阮星熹点了一壶苦茶,听着说书先生在台上字字珠玑。

轻轻倒了一杯茶,苦茶入口一股霸道的苦味,首击天灵盖,刺激得头脑清醒,而后慢慢回甘,蕴味无穷。

她知道这件新鲜事还是小五子告知的,小五子最近看着她足不出户,每日收摊回屋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这个大龄五旬老哥哥还活着吗。

出门前也去屋里看一眼,特意在厨房留了许多吃的生怕她饿死。

那担忧的眼神好像关爱智障人士一般。

其实她不是不爱出门,要是想出门必定是有能提得起兴趣的东西吸引到了,才会兴致勃勃,否则就是窝在家也怡然自乐。

小五子渐渐成了这个临时之家的顶梁柱。

他说的这倒是个感兴趣的事儿。

没想到还会有后续。

听到说书先生提到的批示,不禁感慨道:天裕太子倒英明果断!

这事能传出来,还是那位太子给力。


    (http://isfxs.com/book/B0FEJI-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