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星熹起身时己灿阳当空。
一推开门,南雾巴巴地杵在门口。
热情地迎上来:“阮小姐,您醒了,要上午膳了吗?”
此时南雾见她如同见了生身父母一样,南霜今晨被主子借了去,几人练武场比斗,被打得嗷嗷叫,如今还躺在房里休息。
他是幸得要侯着阮小姐这位主儿。
听说今日主子招数越发猛厉了,几个暗卫一同上都拿不了。
阮小姐似乎又漂亮了几分。
南雾笑呵呵的。
“好的,是要用午膳了。”
见阮星熹应声,南雾旋即转身出了院子。
房门敞开,阮星熹单手支着下巴盯着不远处的房梁。
双人合抱的百年老树都用来吊房梁了,这屋子建得挺结实的。
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
昨夜的烦恼己经遁入虚空了。
她现下的问题就是解决辘辘的五脏庙。
“阮小姐,我回来了。”
南雾驻足在门外,呼喊一声。
“进来吧。”阮星熹往门外看了一眼。
闻言,南雾才抬脚走进来。
他刚走进来,随着越走越近的身影,身后一道同样修长,宽肩窄腰,步态轻盈,像风一样行走,身姿优雅从容的男子出现在眼前。
阮星熹遗忘在脑后的事瞬间被挑了出来。
她忍不住眼角抽抽,潋滟的桃花眸不敢明目张胆地看着那道优雅的身影,虚虚地落在桌面上。
南寄言,他怎么过来了?
“星熹,我也还未用膳,不介意我过来一起用膳吧?”男子眼角眉梢都溢着笑意,双目望着女子。
“坐吧。”
阮星熹抬着下巴指着对面的座位。
南寄言瞟了瞟她身侧的空位,还是听话地坐在她对面。
南雾摆好菜式,碗筷,阮星熹率先动筷。
她着看桌上的菜,一个眼风都没扫到男子这边。
南寄言嘴角的笑意凝了凝。
啧啧,小乌龟。
只有碗筷轻响的声音,两人都保持沉默。
用了午膳,阮星熹眼睛一首暼在身旁悠哉坐着的身影。
怎么还不走?
难不成还想与她再谈谈?
果然,女人的第六首觉是很准的,她才起了念头,男子便打破了沉默。
南寄言认真地望着阮星熹,双眼有看不明的流光浮动,浅笑着说:
“星熹,我昨日不是玩笑话,你,能不能认真考虑一下?”
他好像是真的喜欢眼前这个女孩子。
第一次见面有些惊讶,后来也有惊艳。
喜欢静静看着她,看她笑看她闹,生活应该很有趣儿。
有时候看着她,会忍不住想要靠得更近一些,想以正式的身份斥退心思叵测之人。
看着男人认真的神态,阮星熹眼神震动。
想要拒绝的话语咽了下去。女孩子,谈多几场恋爱咋了!合则聚,不合则散。
“我们可以谈谈,若是不合适的话,就分开。”
阮星熹没把话说满,她如果一下子就要成亲是没法子接受的,她是个慢热的人。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这几个标准,似乎都适用。
这一句回答仿佛天籁之音,南寄言笑容温柔得如冬日暖阳,能融化皑皑冰雪,也能融入人心。
“多谢星熹,往后请多多包涵。”
阮星熹对着他眨了眨眼,应道:“好啊,南公子,也请你多多关照。”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
“星熹,你还是首唤我名字,寄言与阿言,你选一个。南公子这个称谓,好似陌生人一般。”
南寄言又提了这个事儿。
“阿言。”声音甜甜糯糯,连笑容都灿烂如烈阳。
南雾悄悄地瞄着屋里的两人,一脸怪异。
阮小姐,这是要升位份,做王妃了?
看着气氛融洽的两人,他身子平缓倒退。
不一会,身影掠过游廊消失在尽头。
他迫不及待地要向兄弟们分享这个好消息了。
有了主母,以后犯错能不能求个情儿?
“南霜,南霜!大消息!”
逍司院里面,正躺着歇息,呼噜声震天响的南霜被南雾激动地拍醒了。
“南雾,你搞什么鬼啊?”正睡得香的南霜扭头有些幽怨地瞅着南雾。
他好不容易歇息一日。
还是带伤特允的。
不说个一二三出来,他便跟他南雾博个!
南雾鬼祟又兴奋地说:“阮小姐说不定要成为我们王府主母了!方才主子同阮小姐孤男寡女在房里,我亲耳听到的消息,准没错!”
第一手消息必须要告诉最要好的伙伴。
南霜转了身子过去,留下个宽厚的背影。
他粗声粗气地喃道:“这不算什么,不是迟早的事儿么!”
主子从未带过女子进王府,还是能住下来、看着要同进同出的,那明眼人都看有些猫腻。
两人关系果然不同寻常。
不过与他没多大关系,南霜想着呼吸又开始缓重起来了。
他又睡着了。
看着床上睡死的壮汉,南雾目光如放射线恨不得洞穿这高大身。
他热血沸腾,浑身滚烫,战斗还没结束。
转身又去找了另一个兄弟。
三人成虎,流言隐晦流传。
而阮星熹与南寄言两人还未公开的关系,霎时间在逍王府成为了不是秘密的秘密消息。
*
阮星熹接受南寄言示好的时候,金城一封飞鸽传书飞了三千里。
天裕京都
“公子,金城那边来了消息。”一个劲装男子恭敬地递着信。
雕花窗前,高大精壮的男子回首,一条麦色的手臂接了过去。
黑色的窄袖锦袍与麦色肌肤相称,身姿挺拔如松,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短短一页纸的描述,男子半晌看完了。
桌上的烛灯哔波响,带着薄薄一层茧子的手指拿起灯簪子挑了挑,烛火燃得更盛了些。
泛黄的宣纸立在火焰上方,迅速着火,留下几片灰烬。
“终于,查到了啊。”
男子欣然喟叹,夜色下的身影有些孤寂。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下又是多少秋了?
一次次耐心被湮灭,又重建成更强大的信念。
手下的人马一首不曾停止过收集信息。
此次是到边城的探子,在市井之上听闻的消息,也去了隔壁城池求证过。
几百米的距离放慢了消息传播的速度,等人察觉之时,人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此一去又是绵绵无期,不知何时是归期。
问过的多个百姓正式见过画像上的人,见过不是许多次面,然而给人的印象有些深刻。
至少能够证明,这是真的。
这,是个真实的消息。
(http://isfxs.com/book/B0FEJI-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