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越是难熬,南方进入冬季,那就是湿冷。
逃荒的队伍所经过的地方,好比蝗虫过境,大家只要能吃的都薅走,所幸沿途蚊虫几乎没有了。胡秀才也慢慢恢复,还是不能象众人赶路那么行走。
柳岩飞说再行走二十里,会有个小镇,他以前走镖打过尖,意思就是在补给和休息。大家听了,很是兴奋,村长手中还有一百多两大家的银子。
快到镇子时,大家商量,李家村就村长,李老头,还有族长儿子李仕,柳家由柳镖头和他大儿子柳岩,一起去看情况采购。
镇子不大,只有两家粮店分布在镇的两头,说是镇,其实只一条道,两边砌了些院子开店,一般前面是店,后面住人,都是一层的结构。
他们决定先去吃点什么,好打探下消息,看现在是什么物价,这个镇也是一眼望到头的存在。正好有个卖豆腐脑的摊位,摆了两张桌子,五文钱一碗,放点红糖,这个年代,只有红糖,没有洁白如雪的白糖,但日常有一个白色的糖霜,价格是相当贵的,平民老百姓基本不会买。
边喝豆腐脑边问摊主那两家粮店哪家口碑好些,摊主说两家粮店价格基本一样,东头的不会少称,西头的店缺斤少两。
说现在粮价上涨,现在基本上翻了几番,村长听了暗暗着急。
豆腐脑喝完了,价格也问好了。五人首接去东头粮店,进店一看,粮食类品种还齐全,都明码标价,方便认识字的人。不认识字的还是得问。村长说想卖五百斤陈米,掌柜一听,心里窃喜,大生意。村长问掌柜的能不能帮忙送去镇子外一里左右的地方,掌柜说包送,柳叔也买了一百斤陈米。五人还想买些盐和鸡蛋,队伍中有老人和孩子,买些鸡蛋多少补补。和掌柜说好待会来,先寄存这,掌柜连连点头。
到了杂货铺,盐每人只准买一斤,所以买了五斤,又在杂货铺买了两罐豆油。买好后迅速的来到粮铺,掌柜安排人手推车送到扎营地方。远远的一些不认识的逃荒人看到粮食,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但是不敢来打劫,毕竟李家村人数上?压他们,青壮又刀不离手,管它什么刀,菜刀,镰刀,爷头之类的,震退了不少人。
村长按人头分粮,把粮分到各人手里,减小目标,每人3斤,李家加上胡时光分了60斤,胡秀才西人当时没参与,所以没分,也没任何怨言和不满。李家面上爷爷做主,但大家都会听取李雾的意见,虽然年纪小,可她认识神仙。
吕氏和大嫂二嫂一起用陈米煮了两锅粥,略微稠些,又加了野菜干,盐和豆油进去,李雾又悄悄从骡车上拿出十枚鸡蛋,两个锅里悄咪咪的各打五个,梨儿望着锅,闻着香气,哈啦子都流出来了,胡时光两个弟弟也眼巴巴看着,想吃非常想吃。
终了,粥熬好了,一人一大碗,吃得非常饱,饱腹的感觉就是舒心,一口又去,五脏六腑都得到了慰籍。
(http://isfxs.com/book/BBBIH0-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