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瞿家因为有工具,放倒的木头就多,瞿家就准备整了三间房,预估每个房间十几个平方左右。就象俄罗斯木房子样,这个是简易版的,但也是扎扎实实的木头,又问荒民中有没有会砌火炕的,可以换工,那遗留下的荒民中真有会砌的,但他不换工,他要换吃的。一个炕三斤粗粮,这工价可以说低得不能再低了,没办法,这么一大群人也就两个师傅,是兄弟俩,大师傅姓刘名方,从高北地方逃到这的,妻子姜氏,育有大儿刘木(13岁),女儿刘小花(11岁),小儿刘地(9岁)。小师傅刘二方,未婚,十八左右青年,议亲中,因为逃荒,所议的亲也不了了之。
因为是手艺人,接触的人也多些,刘方师傅在那次土匪一来就察觉不对劲,把妻子和孩子们都藏到大树上,他和弟弟二方在树下联手二打一,才堪堪保下全家性命。当然,主要的胜利不得不提柳镖师杀了独眼龙的丰功伟绩。
瞿家同意了,并且愿意以工换工的也可以来,以工换粮食的事免提。
宋言和宋轩一首在帮瞿家跑前跑后,不提任何条件,尽心尽力。
生活中不乏头脑灵活机灵的人,一些荒民看中瞿家利器,纷纷来人帮忙以工代工。
捡石头搞地基,捡石头砌火炕,挖个坑,和混合泥的(水,混,杂草,竹枝),很是热闹。
人多力量大,瞿家房子九天左右搞好,虽然很小的三间,可总算心落下来了。三间房进门除了炕就很小的空间了,三个房间都有灶可煮东西,瞿家兄弟一家一间,瞿老太也一间。宋家五兄妹,女孩子暂和瞿老太一起睡,宋言宋轩在老太太房间地下打地铺,吃不在一起,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瞿家也负担不了他们的口粮。
宋言很感激瞿家,正好他家有个鼎,可以煮些糊糊充饥,一首是李雾给的那些馒头和盐加些树皮之类的裹腹,但也快没了,今天是最后一个馒头煮在鼎里,赶路的劳累,这段时间帮瞿家砌房子的劳累,几人也瘦得皮包骨了。
李老头家参考瞿家,至少要砌西间小房子。因为李雾的空间加持,所以李家大大小小一首在自己备材料。
瞿家房子建好后,一首要还别人工,所以两对夫妻也是从早到黑的忙。
山川湖海,皓月苍穹。走过的路越长,经历的事越多,越会去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越心存善意。李雾也就这种心境下,默默关注宋家五兄妹。
李家有两辆骡车,骡车里有什么遮得严严实实,又一首很低调。荒民们基本上知道李老头,李大伯,李二叔,毕竟是有车一族,嘿嘿。对妇人小孩关注得少。
李雾悄悄对二叔说请宋言宋轩来做工,二叔同意出面。一天一人半斤杂粮,毕竟缺吃少喝的时期,不能太出格。宋言听到李二叔所言,立马同意,心里明白李家在帮他,不然谁会请半大小子。
又请了刘家兄弟打火炕,刘家兄弟一首忙,他们自己家也只是搭了两个棚子住,没时间呀,争粮第一重要。
(http://isfxs.com/book/BBBIH0-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