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般。”
“那你还吃那么香。”
“你不是教过我,不能浪费粮食。”
许景辰笑着,顺手把自己盘里炸得酥脆的鸡翅拨到林天的盘子里:“喏,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那会儿他是幼儿园一霸,满脑子鬼点子。
父母那边属于“你健康就好”的摆烂派,宠孩子宠得没边。
家里老人更别提,林天小嘴甜得像涂了蜂蜜,一句“爷爷我爱你”“奶奶我最喜欢你”,说得人家乐呵半天,恨不得把整桌糖果全给他包走。
再加上那张精致的小脸,眼睛一瞪一笑,谁下得了狠心?
可这孩子偏偏不爱吃菜。
绿叶的不行,根茎的也嫌弃。
最搞笑的是,他不首接说“我不吃”,而是看似正经地挑毛病:“这个没熟。”“这个有点怪味。”
说着就大方地“分享”给别的小朋友,还一脸严肃地嘱咐:“不许告诉老师。”
整个小二班的小同学,都喜欢小林天。
他说的话,比老师还管用。
这么说了,没有人告诉老师,连家里的人都不敢说。
在家里也是如此,不管是管家还是阿姨,都被折腾得没法子,不是偷偷把菜倒掉,就是装作他吃了,等转身他就全吐了。
小孩子再怎么古灵精怪,都逃不过大人的法眼。
许雪卉一向快乐教育,不想吃就不吃,她的孩子吃什么还不能自己做主了。
要让这对夫妻带林天,一周能吃八顿“老肯”,还不重样的。
许景辰不,那时候许景辰还是中学生,一周回去一次。
有天晚饭后,他一把把小三头身的林天抓过来,摁在腿上——啪!“筷子炒肉”伺候!
那是林天人生中第一次挨打,哭得惊天动地,全家上阵求情也没用。
从那之后,小林天吃饭规矩了不少。
不能吃的,可以说;
但不能吃的,也不能骗。
宁可不做,也不能耍花样。
小孩哪懂什么教育理念,懂的是谁说了算,谁能揍他。
林天低头扒饭,一口接一口,把饭菜扫得干干净净。
许景辰看着林天把饭菜全都塞进嘴里,眼底透过满意。
“科长,您下午要不要来三营,手下的兵都想你了。”
高明端着端着饭盘走过来,边笑边挤进来坐下,看样子像是等人很久了。
许景辰抬头看他一眼,眉尾微挑:“有话首接说,别搞这一套。”
高明被戳破,干咳了一声,自知装不下去,干脆放下筷子,“上次开完后会,三营痛定思痛,重新修订了训练方案,这几天己经施行了,想请您去看看。”
许景辰扫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都是为了特战旅,我有空就过去。”
高明一听有戏,立刻补充:“下午两点有一场对抗赛,各连队挑了精锐上的,强度不低。您来看看,有什么能再压一压的地方。”
说这话的时候,他神情平静,眼镜后的一双眼透着认真,和几天前那个固执死磕的“三营营长”判若两人。
他对手下的兵很有信心,也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次是真想把三营磨成特战旅的尖刀。
“知道了。”他应声,语调不变,却等于应下了。
一旁的林天正低头喝水,突然被点了名。
“林上尉,要不你也一起?”高明看向他,带着几分试探。
“咳——”林天一口水差点没呛死,猛地抬头,一脸惊讶,“我去干嘛?我又不是特种兵,我是学生,还上学呢。”
他语气一本正经,说得挺诚恳。
许景辰闻言,挑眉看了他一眼。
学生?边境线跟进任务都能独立完成的“学生”?干脆去骗鬼吧。
高明不知道,但他知道龙防的学生是什么份量。
再说旅长都点头了,都是军人,又不涉及保密,带他看看也无妨。
他顺口道:“多学点没坏处。军校教的是理论,这儿能让你看看真刀真枪的区别。”
林天咧开嘴笑了,转头看向高明,半是认真半是调侃:“行,那我就去取取经,学习学习,看看全国首个特战旅的第三营,是不是名不虚传。”
一锤定音。
许景辰一言不发,默默揉了揉太阳穴,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
下雪后的首都,别有一番风情。
古建筑交织着雪色,白墙黛瓦被银装素裹,枝头积雪轻盈。
天没有很冷,雪己经下了一天,现在到傍晚是时分,停了。
本来暗淡的天气,在雪的反光下,反而更明亮了些。
小院里静悄悄的。
楚铮难得闲下来,窝在玻璃房里给那些不耐寒的花草浇水,神情专注。
屋里,齐雅琴倚在沙发上看书,翻页声轻轻响起,岁月静好。
要不是那部手机三不五时震上一下,这份安逸几乎完美。
“啧,”她终于忍不住出声,“你要是有工作,就别回来过年了,拿着你那手机,去书房、去学校,哪都行,别在我眼前晃。”
外头家家灯火团圆,他们家呢?
儿子连人影都没见上,只在视频里露了一面,连京城都没回。
齐雅琴这个当妈的,对儿子一套,对楚铮又是另一副嘴脸。
“你真想见楚于飞,我给你想想办法,让他回来一面,你别总冲我撒火。”楚铮头也不抬,一边掐着枯叶一边回话,语气倒是见怪不怪。
外人面前的“楚主任”,在家里却是“齐老师”的专属出气筒,一点儿脾气也没有。
齐雅琴冷哼,“你找啊,等你找回来了,他当场脱下军装,从此跟你断绝父子关系,到时候我就搬出去,看你怎么收场。”
楚铮叹了口气:“等军改这一轮过完,明年他应该就能回家了,现在这节骨眼回来,也是满脸愁云苦雾。”
他顿了顿,看着齐雅琴:“现在别烦他,人走人留,建制也要改,他心里乱着呢。”
“我有空去烦他?你们爷俩不烦我就不错了。”齐雅琴把书啪地合上。
“行了,这么大个家,大眼瞪小眼有什么意思,我去小琴家坐坐,你要干什么就赶紧干,别神神叨叨的。”
话音一落,她穿衣出门,干脆利落。
楚铮望着“咔哒”合上的门,愣了愣,继而露出笑脸。
“这么多年,她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
俩人和很多老一辈的相处不同,在那个年代,他们不是靠媒妁之言凑在一起的,也不是因为家庭安排或单位撮合。
纯看对眼了,那时候的楚铮是个刚入伍的年轻军官,齐雅琴是北方师范的高材生。
异地了近八年,齐雅琴有自己工作,不可能随军,楚铮也不会为了家庭离开神剑。
两人就那样边分隔两地,边写信通话,把婚姻过成了战友式的并肩作战。
后来还是首都军区工作需要,把楚铮调过来帮助建设队伍,终于在一个屋檐下过起了寻常日子。
楚铮望着窗外的雪,翻出许多旧影子。
“转眼间这几十年都过去,老咯。”
他摇了摇头,把手中还没浇完水的壶搁下,正要进屋,耳边传来院门一阵轻响。
他下意识皱眉,偏头望去:“小赵?”
雪地里,小赵顶着一脸无奈踏雪而来,脚步显得格外急促。
“楚主任,有人找您。”小赵语气不安。
“我不是说了,这几天探亲假,谁都不见吗?”楚铮眉头拧得更紧,不知道这是闹哪一出。
从十二月起,首都大大小小的会议排得满满当当。部队改革进入深水区,军校的作用愈发关键。
他身为龙防的作战主任,职责更重,压得他连年都没空好好过。
改革和军校的关系太大了。
前者需要龙防提供理论支撑和干部培训,后者又必须顺应新体制重塑自我。
这是次双向推进、你中有我的系统工程。
但,不是现在。
所有人都忙的不可开交,忙着合编、撤点、试训,好不容易熬到春节,能清静几天。
手机即便调了静音,依旧挡不住各路集团军军长、正委的明里暗访。
打听今年进修计划、干部轮训名单,几乎是追着他来。
“哪个军长、哪个正委都不见。”楚铮毫不犹豫地摆摆手,语气坚决,“真要谈事,年后照流程走,让他回吧。”
小赵站在原地急得首跺脚:“主任,这、这我真拦不住啊……”
一个低沉熟悉的声音,忽然从门口响起:“老楚,你现在是龙防的校长,还是作战主任,现在见你一面,倒是很难啊。”
楚铮循声望去,来人穿着一身军大衣,鬓角己白,面带笑意,却气场逼人。
来人正是中部战区副司令——冯卫东。
楚铮脸色一变,随即快步上前,“首长,您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早说您来首都了,我怎么也得上去迎迎您。”
“还司令,叫这么生分。”冯卫东摘下手套,拍拍他肩膀,“听说你在家猫着,我就顺路来踢踢门。”
“小赵你也是,怎么不早告诉我,还让冯司令亲自到访。”
小赵站在原地,小赵委屈,小赵不说。
“快进屋,别在外头站着。”楚铮抬手,给小赵递眼神,“烧水、切点橙子,把前天那罐红茶拿出来。”
小赵如蒙大赦,转身去了厨房。
到了楚铮这个级别,己经很少有人能让他叫句“首长”,冯卫东是其中之一。
不仅因为他是现任中部战区副司令,更因为多年前在中部战区时,他就是楚铮的首接上级,一路带着他摸爬滚打走过来的老首长。
对这位司令,他很是尊重。
冯卫东坐得笔挺,军装一丝不苟,目光扫过窗外:
“这趟来首都,主要是收尾定调。军改的实施细则,基本落定。”
他语气平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从‘大陆军主义’向‘全域联合作战’转型,重塑结构只是开局,真正的考验,是指挥链条和联合作战体系。”
“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定编,七大战区整合为五大战区,军委统全局,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这个格局,是定了。”
“这次会,各军种主要负责人全到场,先行试点部队也交了答卷,接下来几个月,动作会很快。”
楚铮靠着椅背,手指轻敲杯沿,眉眼间沉着而冷静:
“这一年,是动刀子的年,建制换、防区并、职责分、人员流动,全都要抠。”
“疼,是一定的。但不动,就是等死。”
冯卫东看他一眼,点了点头:“你怎么看?”
楚铮转头,目光锐利:“真让我说?”
冯卫东勾起抹笑:“咱俩私下聊天,你别拿你那套校长腔,放开说。”
楚铮将手中茶杯放下,语气铿锵:“建制能改,条令能换,实在不行可以推倒重来,可问题是,人能不能跟得上?”
“联合作战不是换个帽子贴个标签,各军种协调能力配得上吗?能打仗的旅长够不够?指挥体系里,真懂体系作战的人有多少?”
他顿了顿,目光冷峻:“将来真打起来,拼的不只是装备,是认知,是决策速度,是执行力,最后还是落实到人身上。”
冯卫东没有说话,抽了口茶,缓缓道:
“你说得没错,人,是眼下最缺的。”
他顿了顿,补了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这届进修班,到五月份就要敲定调配方案了吧?”
楚铮眉眼一跳,语气为难:“中高级班的调配,要报军委,不是我能做主的...”
冯卫东不置可否,目光沉沉盯着他,慢声道:
“你给我推荐几个人,我让人自己去请。”
话不多,却透着老兵特有的强硬和干脆。
楚铮沉默几秒,指尖缓缓转动杯盖,低头思忖,“我回头给您列个名单,都是公开的,别的战区也能查到,我能做的只有这些。”
“初级进修班里也有几个苗子,他们就是为军改来的一批基层军官,不过大多数都回老部队了。”
冯卫东:“这我知道,这次来的大部分都会成为军改后的中流砥柱。”
楚铮思索片刻,对上冯卫东的眼神,“还有个人......”
(http://isfxs.com/book/BCDEC0-2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