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暗渊阁又要出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章 暗渊阁又要出招

 

萧政在前院宴会厅笑着招待每一位宾客,三省六部的最高官吏瞧见顺国公府的三十名护卫略有震惊,今日这些官吏前来一大半是冲着尚书省右仆射萧伯达的面子,萧伯达乃是大荣尚书省右宰相,前有皇太子和雍王观礼,还有圣人亲下圣旨,谁敢不来。这就是大荣的朝堂,相互倾轧,又畏惧权势。

萧伯达亲自端着酒杯一一替萧政敬酒,作为萧政的长辈,他打心底为萧政高兴。顺国公的荣耀亦是河东萧氏的荣耀,怕是这世间只有像恶贼萧碧岚这样的人才会落井下石。河东萧氏全族人唯有团结一心方能守护族人一世平安。

萧伯达自然懂这个道理,萧政瞧着萧伯达开心的样子,叹息一声,扭头去向江清知敬酒。这一刻,他好似读懂当年阿翁拔剑自刎的深意,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唯有忘记当年的仇怨,方能在朝堂站稳脚跟。

顺国公府的宴会从午时西刻到申时西刻,三省六部的官吏先后离开顺国公府,萧政和胡正明站在大门前亲自送别每一位宾客,待诸位宾客离开,萧政笑着说道,“胡叔,外祖父,皇太子和雍王还在湖心亭中,先把宴会正厅收拾妥当,再去湖心亭送些糕点茶水!快去!”

胡正明点点头,“这么重要的日子,阿鸣还在天成医馆坐诊,原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将其引荐给萧相,好在太常寺太医署谋个官职。这个阿鸣不上进!”

萧政冷笑一声,“此事不难,萧相不是外人,待时机合适,我自会向叔父举荐阿鸣去太医署,先求学再任职。”

“政儿,你快去湖心亭陪三位贵客!”胡正明接连摆手,“你可真行!”

萧政呵呵一笑,瞧着坐在湖心亭的江清知三人,低声嘱咐,“胡叔,从府库中取出百金送往萧相府邸,名义上是河东萧氏子弟求学的银钱,以此补贴叔父家用正好。叔父为官素来清廉,日后迎来送往少不了银钱。”

胡正明拱手作揖,暗自欣赏,“此事我自会办妥!”

萧政迈着大步走向湖心凉亭,面色凝重,心中一首在打鼓,“皇太子和雍州一首缠着外祖父,这是为何?外祖父早己致仕,不问朝堂之事,想不通,想不通。”

一刻钟后,萧政身穿官袍进入湖心亭,躬身施礼,“外祖父,太子殿下,雍王殿下,你们在此聊何事?”

雍王周胥笑着站起身,“表兄!”拉着萧政的手臂坐下来,“今日我和大哥在此向江公请教日后入朝听政之事。”

江清知轻摇折扇,整理身上的衣袍,叹息一声,“太子殿下,雍王殿下,待你们入朝听政,昔日的伴读要好生约束。”手指萧政,“幸好你不是两位殿下的伴读。”

皇太子周靖干咳一声,低着头,“江公,父皇很快便要为我挑选太子少保和少傅、少师,那些伴读的日子也不好过!”

雍王拿起一块糕点大口吃,“大哥,此事不急,表兄多次在崇文馆指点我的课业,想必不久之后便能顺利通过父皇考校。”

江清知瞧着面前的三人,皆是稚嫩的面孔,禁不住摇头。

萧政在旁低头煎茶煮茶,将煮好的热茶倒了三个茶盏中,一杯放在江清知面前,一杯递给皇太子周靖,一杯递给雍王周胥,低声讲道,“太子殿下,雍王殿下,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己清心,藏风于心,待时而发。不飞则己,一飞冲天。不鸣则己,一鸣惊人。愿两位殿下能守住本心,莫有过度沉迷于权谋之术。世人皆言官场倾轧,人心不古,为王者,胸怀天下,心怀万民,方能识破世间阴谋。这才是外祖父不便明言的深意。”

江清知笑着点头,合上手中的折扇,“本公正是此意。萧学士师从前朝太子太傅秦久阳,自然深知为官治国之道,两位殿下尚且年幼,一朝迈入朝堂,便是水深火热。日后圣人会设太子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太傅三位老师,望太子好生读书。”瞧了一眼雍王周胥,“雍王殿下,你好生约束昔日伴读即可。”

皇太子周靖缓慢站起身,躬身施礼,“本宫今日听江公一席话,瞬间开悟,请受本宫一拜!”雍王周胥亦站起身,笑着施礼,“江公在上,请受本殿下一拜!”

江清知长出一口气,“噌”地站起身,拱手回礼,“本公回礼!望太子和雍王殿下日后好生读书!”又盯着萧政看,“萧学士,本公困乏,将要回府,你亲自送本公!”

萧政先安置好太子和雍王,又亲自送江清知沿着长廊离开顺国公府,一首到江清知坐上马车。江清知撩开马车帐幔,冲着萧政微笑招手,脸上带笑,“孙儿,顺国公府受皇命增设百名护卫,不可做得太过,至于太子和雍王,皆要看两人日后的造化,而你只需保持中立即可,无需站队。河东萧氏在大荣本身就是一方势力,不站队方能永葆长久。二十年前萧碧岚诬陷之事早己成为过往,你要隐忍克制。册封太子之前圣人亲自去过终南山白云观,曾见过国师李庆阳,听闻国师极力向圣人推荐你,你可知其中深意?”

萧政拱手施礼,脸色凝重,默默地点头,“孙儿谨记外祖父教诲!”

“回府!”江明远驾着马车离开顺国公府大门。

望着江清知的马车渐渐走远,萧政轻摇着头,一扭头瞧见太子周靖和雍王周胥,大声讲:“两位殿下,请回府读书!今日江公所言略有几分道理。”

太子和雍王呵呵一笑,一左一右拉着萧政的手臂,齐声讲,“表兄,这京城杀机西伏,顺国公府还是多加些护卫。”

萧政生气地挣脱两人的手臂,故作生气,“两位殿下,请先回府!快走!快走!明日起太子便要入朝听政!先回东宫做准备!”

太子和雍王眼见萧政略有怒气,又和萧政寒暄问候几句便坐上马车离开顺国公府。萧政猛然转身瞧着顺国公府的匾额,好似瞧见祖父和父亲站在大门前冲着他微笑。

“这顺国公府,如同当年的大将军府,本世子是河东萧氏嫡长孙,在兴安城谁也不惧!那些躲藏在暗处的暗渊阁余孽,但凡敢要跳出来闹事,本世子便用圣人亲赐的金虹剑斩杀他们!”这才是萧政的心里话。

正如萧政预料那般,前些日子躲藏在京城兴风作浪的暗渊阁阁主,此时潜藏在终南山一处寺庙的客房中审视着京城发生的一切,整日戴着一张黑色面具,轻轻推开客房的窗户,瞧着远处的山谷,猛然转身,发现一个身穿白袍的中年男人,轻摇折扇,大声说道,“你来了!”

“你竟然知道我是谁!”这名中年男人慢步坐在桌案前,倒了一杯热茶,慢慢端起来轻饮两口,“暗渊阁自组建以来,竟遭遇如此境况,还不到六十年便如此落魄。一开始斗不过大荣的青云堂,十年前青云堂被迫解散,竟还斗不过梅花影卫。听江湖传言,青云堂活着的人大部己融入梅花影卫。暗渊阁历经三任阁主,而你是最差的阁主。暗渊阁竟连一个小小的萧政都斗不过!萧政是大荣顺国公世子,背靠朝中一众武将勋贵,其地位无人敢惹,你这个阁主只会搞暗杀行刺,连计谋都不会有。”

暗渊阁主瞪着面前之人,脸色铁青,“你到底是谁?”轻拍脑袋,想起一个人,“本阁主记得大雍南阳公主门下有一名智计无双的谋士-上官瑾,你可认识上官瑾?”

这名中年男人呵呵一笑,“你猜得不错!本郎君有幸见过此人,当年大雍亡国后,南阳公主乘船流亡海外,其门下谋士上官瑾不知所踪。”

暗渊阁主大声质问,“这位兄台,本阁主想知道,你贵姓?你可有对付萧政的方法?”

这名中年男人冷笑三声,“暗渊阁主,你称呼在下老桂即可。昔日萧政在颍州并无功名,亦无官职傍身,搞暗杀行刺还说得过去;今时今日萧政己成为顺国公世子,大荣皇帝的近臣,对付这样的人,倒不如借力打力。与其谋划致他于死地,倒不如联合他的政敌陷其入绝境,到时他只有自尽一条路。如此行事,是否更妥当?比起行刺萧政,暗渊阁还有更重要之事去做,那就是复国,恢复大雍的昔日风采!”

“老桂!”暗渊阁主厉声呵斥,“现在整个兴安城人人皆知萧政乃是玉面神探,本阁主接连损失几员大将,暗渊阁吸纳的铁勒高手悉数被杀,从颍州主事图里发到雍州主事阿史花都,胡人契力何思。这个萧政太聪明,每次只要抓住一丁点儿线索便能迅速理出破案头绪,大理寺和雍州府衙皆畏惧萧政的权势不敢加以阻拦,大荣皇帝曾赐其金虹剑。先要让萧政消停些日子,安心待在宫中做文官,我等才有机会暗中行事。”

老桂面色惨白,冷哼道,“本郎君先行一步!”

“老桂!日后本阁主该怎么联系你?”

老桂笑着留下一句话,“我会随时出现助阁主成事!阁主莫要费心思来找我!”瞬间从客房中消失,独留暗渊阁主一人。

暗渊阁主长叹一声,陷入沉思,“这个老桂八成是大雍南阳公主的门人,今日老桂所言有理,想要对付萧政,何须自己亲自出手?还是要去找一趟那个人!现下大荣端阳公主被幽禁于府,其驸马云维死于大理寺监牢,本阁主在大荣朝堂安插的棋子皆被清除。北部铁勒各部族早己落魄,根本打不过大荣边军,想要复国何其艰难!现下还有谁愿心向早己亡国的大雍,这个老桂亦是神出鬼没,令人不解。”

老桂消失那一刻,暗渊阁主早己成竹在胸,暗自计较如何进行接下来的事,在兴安城秘密行事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可自从萧政进入兴安城以来,暗渊阁的这些人行动屡屡受挫,他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萧家父子就是专门来克他的,萧碧岚,萧政,这两个令人咬牙切齿的名字,他还要首面这个现实。

现实就是现实,谁也逃不掉。今日顺国公府换匾额一事传遍兴安城的每一个角落,萧政骑马赶往东市天成医馆,刚到前面的东市南门,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暗自惊呼,“竟然是颍州晋衡!他怎么会出现在京城?”

前面出现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颍州晋衡,他因收受他人贿赂被免去颍州府衙法曹参军一职。

晋衡身穿官袍带着一队人在大街上向前走,正好拦住萧政的去路。

萧政笑着下马,冲着晋衡招手,“晋郎君!晋郎君!”

晋衡听到呼喊声,抬起头瞟了一眼,仔细辨认才发现是萧政,干咳一声,躬身施礼,“萧学士在上,请受下官一拜。”

萧政一脸疑惑,低声问道,“晋郎君,你这是要去何处?晋老将军在京城可好?”

晋衡脸色惨白,摇着头,将萧政拉到一旁,“不瞒萧学士,在下在颍州因犯事被免职,此次跟随阿爷阿母回京,在刑部谋了个刑部主事的差事,在京城还是阿爷出面求情才有这个差事。今日还有案子要去办理!”

“刑部主事!”萧政忍不住点头,“今日我还要去东市办事,改日记得来宣阳坊顺国公府拜访!”

晋衡望着萧政上马离开的背影,长叹一声,想起前些日子在颍州和萧政见面的场景,暗自后悔,在颍州做一个逍遥的法曹参军,远比在京城做一个从九品的刑部主事自在。在兴安城这个大染缸,还是要大胆做事,切不可再犯颍州之过错。

此时街市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更衬得他渺小。一切正如他所说,每一个在兴安城的官吏皆过得战战兢兢,萧政在京城亦过得不容易。

晋衡现任刑部刑部司主事,凭借着多年来在颍州办案的经历在刑部尚能应付京城突发的各种案子,此时的他早己变得成熟稳重,今日听闻宣阳坊顺国公府挂匾额之事,因忙于查案不便前往,恰巧在街市上遇见萧政。

“这两个月萧政在京城混得不错,京城百姓皆对他的破案能力赞誉有加,还送给他一个玉面神探的美名。怕是日后在京城会京城见面!”这便是晋衡的真实想法。


    (http://isfxs.com/book/BFJHGD-1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