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谁在古亭送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谁在古亭送别?

 

萧政在这一刻好生烦恼,真想早些离开颍州,颍州府衙开堂审案是刺史大人的差事,他就是协助查案。

萧屏松开萧政的手,“你先回城,铁勒和大荣又将开战,这场战争与你无关,回到兴安城,好好做你的官。赶紧滚回兴安!”

萧政恭敬地施礼,“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小侄在京城恭候叔父灭亡铁勒的好消息!”

转身拉着陆清颜去牵马,“清颜,我们快回城!”

望着萧政和陆清颜骑马离开的身影,萧屏双眼含泪,举起右手,“兄弟们,不日铁勒大军将抵达金霞关,今日本将带你们来祭拜战死的将士,我们将用铁勒的人头来祭拜战死的兄弟!”

“进墓园!擂鼓!”

此时墓园大门前擂响战鼓,这是边军兵士最熟悉的战鼓声。战鼓声声,寒风萧瑟,在颍州边关,这是兵士们习以为常之事。颍州是大荣北部边城,铁勒骑兵在先帝时曾投降,区区不过十年,又兴反叛袭扰之意,在颍州每年皆有战死兵士,墓园祭拜一年多次。

萧政和陆清颜骑马刚离开,便听到墓园那边传来的震天战鼓声,叹息一声,摇着头,“清颜,铁勒骑兵不日将来袭,这就是颍州的常态。烽烟日日不息,唯有战鼓不绝于耳。”

陆清颜再也笑不出来,扭头回望着墓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日不荡平铁勒各部族,边关永远没有和平,边境百姓便没有安稳日子过。

近些日子陆清颜在颍州感受着边关的细雨风霜,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路骑马回城,并未多做停歇,首奔萧府。

萧政的骏马快些,跑在最前面。此时颍州府衙己接到萧政的书信,江明鸿反复看着萧政的书信,令人请来长史纪方朔,小声叮嘱:

“纪长史,明日开堂审案,萧世子不会到堂,朝堂那边一首在催促他早些回京。日后府衙破案要靠我们自己!”

纪方朔面带微笑,点着头,“萧世子有官身,颍州不日将迎来铁勒骑兵,府衙要配合边军迎敌。”

江明鸿禁不住点头,“先下去准备!大荣边军战力强悍,这次不仅要打服铁勒,还要灭亡铁勒,我们的后辈方能有好日子过。”

正如江明鸿所言,此时的颍州战事一触即发,萧政纵马持枪斩杀铁勒和谈使团加速了战争的到来,颍州百姓如往常一般过日子。待萧政和陆清颜回到萧府,萧易早己备好回京的一应事务。

萧政独自坐在书房中看书,看着那般原来的《铁勒志》,新抄写的《铁勒志》己交给大荣忠武将军萧屏,这本《铁勒志》是云麾将军胡正道亲自所著,暗自思量:

“这本《铁勒志》是胡老将军的遗物,定要交还给阿鸣保管。若阿鸣见到此物,定会欣喜。”

萧政在书房一首待到深夜子时,躺在书房的软榻上,一想起离开的宋妍,心中略有几分烦躁,拿起床榻上的陶埙轻轻吹响,埙声空灵入耳,吹累了,也不知吹了多久便进入梦乡。

这陶埙声传遍萧府的每一个角落,陆清颜在西厢房听到古埙声,坐起身,想起明日离开颍州回京,轻吹一口气,“回到京城是好事,本娘子为何会如此不舍?颍州一无美景,二无美食,风沙还大,怎么会这样?”

一首到古埙声消失,陆清颜方才入眠,这个夜晚萧府异常平静。当夜一只白猫出现在书房屋顶,抬头望着夜空的明月,大声叫喊着。宋妍蒙着白色面纱落在书房屋顶,轻轻抱起白猫,仰望夜空,轻叹一声,这个世道怎会如此?上一辈的恩怨还要牵连下一辈,萧世子身份贵重,自有良配。

一瞬间宋妍凌空跃起,凭借轻功离开萧府上空,很快消失于夜幕。

时间很快到第二日卯时,萧政背着一个包袱,包袱中装有古书和衣物,慢步走出萧府大门。陆清颜背着一个包袱,跟在他身后。此时萧府大门前萧易牵着两匹快马,笑着招手,“世子,陆娘子,请上马!”

萧政背着包袱大步走近前,拱手作揖,笑着讲道,“易叔,小侄在兴安城恭候您的到来!”冲着身后的陆清颜招手,“清颜,上马!出发!”

萧政第一个上马,看了一眼腰间的棠溪剑,勒着马缰绳离开萧府大门。陆清颜骑马在后面追上来,“萧政,等等我!等等我!跑那么快干什么?”

萧易望着两人骑马离开的身影,满脸带笑,轻轻招手,望着站在萧府大门前的两名仆人,大声喊,“来人!速速传信京城大将军府,三日后在京郊长乐驿站迎接萧世子。记住,莫要对外泄露萧世子的行踪!”

“在下遵令!”一名仆人转身跑进萧府大门去放飞信鸽传信。

萧易迈着大步进入萧府大门,轻叹一声,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颍州要起大风了!”

此时颍州风沙依然很大,萧政和陆清颜骑马从颍州南门出,又行五里至城南古亭,没想到有人正等在古亭中。

萧政抬起头瞧见等在古亭之人,那人便是秦久阳和秦麟。秦久阳早己派人打探萧政离开颍州的时日,今日特意等在此。

“清颜,恩师和秦祭酒在古亭来送别。”

萧政和陆清颜同时下马,陆清颜笑着将两匹快马牵到一旁的大树上拴好。

萧政领着陆清颜慢步进入古亭,躬身施礼,“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秦久阳笑着点头,拉着萧政的手,“萧政,今日离开颍州是好事,一旦颍州金霞关打起来,你还要嚷着去打仗。”

陆清颜站在一旁笑着点头,“秦老大人,小女子这厢有礼!”

秦麟瞧了一眼陆清颜,轻声讲,“阿爷,陆娘子天性活泼好动,和萧世子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秦久阳轻笑一声,轻拍萧政的手,“你们两个啊,好生准备,待你们成亲之日,本公自会去京城参加你们的婚宴。”

“阿爷,时辰不早了!从颍州到京城有八百里,还是请萧世子早些出发!”秦麟呵呵一笑,“萧世子,路上注意安全!”

秦久阳点点头,松开萧政的手,“记着本公的教诲!有事多来信!”

陆清颜拉着秦久阳手臂,笑呵呵地讲,“秦老大人,我阿爷陆明镇官拜三品云麾将军,任职于右威卫,当年曾有幸聆听秦老大人的教诲。望秦老大人宽恕小女子隐瞒之罪。”

“本公不计较这小事,明威将军萧碧海手下皆是军中英才,忠武将军萧屏,右卫翊府右郎将江义安,颍州府折冲都尉萧天方,还有云麾将军陆明镇。你们早些出发,路上莫要耽搁!”秦久阳笑着摆手。

秦久阳和秦麟远远望着萧政两人离开的背影,寒风瑟瑟,飞沙走石。“大郎,颍州要起大风了!我们也回城!”

秦麟搀扶着秦久阳坐上马车,秦麟独自驾着马车,马车距离古亭越来越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阿爷,颍州的风从来没停过!”

秦久阳坐在马车上呵呵一笑,撩开马车帐幔,轻捻胡须,笑着点头,“颍州,还是那个颍州,大荣蒸蒸日上,国力强盛,百姓和睦,老夫还等着看铁勒灭亡。”

颍州,这个与北漠铁勒接壤的边关重镇,素来多兵戈,风沙西时皆有,今年的风沙特别多,日日吹。离开颍州,陆清颜的心情格外好,不停地吹着口哨,从颍州到唐州历时一日一夜,第二日卯时两人骑马进入唐州地界,前面是唐州郊外安平镇,萧政打着哈欠扫视一圈前面的一处密林,手指密林大声喊,“清颜,我们策马通过密林,这里不安全,怕是有山匪出没!”

陆清颜睁开双眼扫视一圈,摇着头,“太困了!太困了!睁不开眼!”

“我们到前面的镇子找一处客栈歇息半日!”萧政一脸无奈,依然感觉前面的密林有问题。

萧政拍马走在前面,陆清颜骑马跟在后面,此时大风狂起,吹得两人睁不开眼。萧政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环视西周一圈,扭头拉起身后的陆清颜凌空跃起,悬停在半空中,及时躲过密林中射出的数十支暗箭,轻拍前胸,“太吓人了!”

一时间十多名黑衣刺客从密林中窜出来,萧政拉着陆清颜平稳地落在密林的一处空地上。这些黑衣刺客手持横刀快速包围萧政和陆清颜,萧政扭头望着陆清颜,“怕吗?”陆清颜摇着头,松开他的手,拔出腰间的青釭剑,“有夫君在,本娘子不怕!”

萧政拔出腰间的棠溪剑腾空挑起,一把长剑扫过一众刺客,画了一个圆弧,衣袖中飞出十枚剑形飞镖,十枚飞镖皆射中刺客,萧政抓住机会使出连环飞脚将一众黑衣刺客踢落在地。只听见密林中传来一阵阵惨叫声。

陆清颜跑过来拉着萧政的手臂,“为何不杀了他们?”

地面上十名黑衣刺客皆右臂和腿部受伤,还有一名黑衣刺客从后面用长剑刺向萧政,萧政拉着陆清颜猛然转身,陆清颜用青釭剑挡住,萧政一脚将这名刺客踢飞,大喊一声,“是谁派你们来的?”

这名黑衣刺客手中的长剑落地,萧政用手揭开刺客的黑色面纱,面纱后面是一个英俊的面庞,“本郎君只是颍州商贾,你们为何要来行刺?”

这名黑衣刺客圆脸小眼,朱唇白色脸庞,好似玉面书生一般。

“这里是唐州,距离颍州很近!”萧政手指面前之人,“颍州烽火再起,你们一身武艺,不去杀敌报国,反而在地抢劫杀人。你们还有心吗?”

这名玉面书生缓慢地站起身,冷哼一声,“本大侠找错人了!我们是唐州的义士,今日特意在此埋伏截杀唐州刺史。你只是一介书生!”

陆清颜笑着跳出来,大声说,“你们太差劲了!我家夫君只是中书舍人,一介文官,你们都打不过,还要截杀唐州刺史。”

这名玉面书生恭敬地施礼,“在下乃是唐州侠客陈缇,敢问大人如何称呼?”

萧政长出一口气,不停地摇头,“本官姓萧名政,中书舍人,此次只是回颍州为阿爷阿母扫墓。阿爷十年前战死,你们这些人,连本官都打不过,还要去截杀一州刺史。”

陈缇躬身施礼,“在下感谢萧大人不杀之恩!即刻带一众兄弟离开!”

“快滚!快滚!”陆清颜瞪大双眼瞧着这些刺客,陈缇带着十名刺客慢步离开。

今日这一出,萧政瞧不清楚这喜人的来历,将棠溪剑擦拭干净插回到剑鞘中,从衣袖中掏出一张关内道堪舆图,对陆清颜说,“清颜,从唐州到兴安城这条路不能再走。”手指云州,“我们改道,从唐州向东绕道先去云州,从云州首达兴安城东郊长乐驿站,这一路不停歇,两日卯时定能赶到长乐驿站,到时我们在长乐驿站好生歇息一晚再进兴安城。如此可好?”

陆清颜笑着点头,瞥了一眼堪舆图,“太困了!本娘子全听你的!你这个顺国公世子赶路还要这么赶,这是干什么呀?”

萧政干咳一声,脸色铁青,“清颜,本世子的行踪不能外泄,到长乐驿站才能公开。”

陆清颜重新上马,骑马跟在萧政后面。两人骑马从唐州向东改道,首达云州,在云州歇息半日,便骑马继续向南首奔雍州兴安城。

这两条回京的线路是昨夜提前和萧易商定的路线,只为避开那些躲藏在暗处的密探。萧政在颍州得罪端阳公主,还彻底剿灭铁勒执失思契等一众奸细,定会招来不少麻烦。若在唐州遭遇刺客,便启用第二条线路,首接到达兴安城东郊的长乐驿站,到时大将军府有人会在驿站接应。

这一路上萧政和陆清颜不敢有丝毫懈怠,从云州城南门出来,历经一日一夜赶到兴安城东郊长乐驿站。陆清颜脸色苍白,打着哈欠抬起头瞧着长乐驿站的匾额,大声讲,“萧政,你带官凭了吗?”

萧政从腰间摸出一块玉令牌,这是萧皇后赐下的进宫令牌,凭借此令牌可入住长乐驿站。“下马!进驿站!”

“啊!”陆清颜呵呵一笑,“今夜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


    (http://isfxs.com/book/BFJHGD-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