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章 一万发的产能,解决了产量难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四章 一万发的产能,解决了产量难题

 

机器很快检查完,苏言又让陈立军叫来了几个厂里的技术工人。

准备开始手搓几个零件出来。

没办法,系统给的只是资料,至于你想大手一挥就把机器给修好了。

那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

系统主打的就是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主题。

想走捷径?

没有。

红星工厂人虽然不多,但是有技术的师傅还是有几个的。

陈立军很快就找来了几个钳工。

苏言给了他们几张图纸,让他们把那些零件都给打造出来。

要求不高。

必须按照上面的尺寸做出来,不能多也不能少。

几位师傅接过图纸,脸色有些为难的相互看了一眼。

这东西一看就不好干。

只是没办法,这又是厂长交代的。

默默的拿到一边开始抡大锤干了起来。

车间内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苏言在一边看着,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等这些零件都给打造出来,那这些设备基本上都能修好了。

然后,就能开始下一步的动作。

如果不能让这些设备运转起来,那覆铜钢子弹的量产就是一句空话。

没有设备,难道用手来搓吗?

……。

第二天,苏言早早的来到了车间。

经过几位师傅的加班加点,他需要的零件都加工好了。

都摆在工作台上。

喊了几个人过来打下手,苏言开始忙了起来。

因为都是按照系统给的尺寸来打造,加上几位师傅的手艺也不错。

修复起来也没有什么意外。

一台台废旧的设备很快都能动了起来。

惊的工厂的工人都对苏言纷纷侧目,这尼玛真的是从外国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

怕不是在外国专门修机器的吧。

苏言换好内部零件,又来到了车床面前,准备换刀具。

拿着那些手工打造的刀具在手上看了看,苏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

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数控打造出来的那么精致,但是也够用了。

拿起扳手,就开始动了起来。

把刀具换上后,又用砂纸清理了转轴上的铁锈,再上了点机油。

忙完这一些,让工人试了试。

看能不能动起来。

陈立军把电源给接上,罢工了许久的车床再次动了起来。

简单的操作了一下。

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下,工人们看苏言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娘的。

这还真的给修好了。

他们开始根本就不相信这新来的厂长能把这些给修好。

还想着看笑话呢。

可这看他这鼓捣了半天时间而己,还真的给修好了。

苏言只是淡淡一笑,又开始了别的机器维修。

压合机,滚筒机……。

一连两天,苏言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是泡在车间里。

需要什么零件就让工人给造出来。

反正主打就是一个就地取材,原地修复。

至于那个焊接炉,那些加热电阻线都坏了,随便搞了点铜丝出来重新绕制成电阻线圈。

还用耐火砖加固了炉壁,并在炉口处增加了一个简单的温控装置,方便调节焊接温度。

三天后,一切都整修完毕。

又再次重新检查了一遍后,苏言让陈立军带上几个人准备测试一下这些机器的运行情况。

只要没问题了,那就马上开工。

时间不等人。

让他们拿了块钢板放到那个车床内,按照生产的顺序开始加工钢芯。

就当是炼手了。

两分钟不到,第一板钢芯出现在他面前,苏言赶紧上前拿了起来。

这加工出的钢芯虽然比不上现代精密设备那么精密,但己经足够满足生产需求。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按照现在国内的生产水平,他这个钢芯的制造工艺己经属于领先地位了。

不能太过苛刻。

车床没问题,又去试验了一下那个压铜片的滚压机器。

也没什么问题。

滚压装置运转不错,铜片都能够均匀包裹在钢芯上,基本达到了覆铜的效果。

苏言对此也非常的满意。

这样的话,那接下来的工作就能顺利的多了。

焊接炉也重新燃起了火焰,焊接出来的子弹芯也符合要求。

一切都非常顺利。

苏言看着这些机器,笑了。

这都往自己想的方向去发展呢。

“厂长,我是真的服了。”陈立军在一边激动的看着苏言,又说道:“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个本事,这些机器我们都以为动不了了。”

“就一首放在那。”

“没想到你这一鼓捣,就都起死回生了。”

老实说,现在陈立军心里面对苏言的敬佩一下子就提升到了滔滔江水的地步。

这一言不合就把机器给修好了,让他怎么能够不敬佩。

“呵呵。”苏言闻言笑了笑。

看着这些老旧设备再次运转起来,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这下,覆铜钢子弹的生产流水线总算是有了雏形。

开口道:“这些设备都没问题了,那我们就开始搭建流水线吧。”

“这样产量也就能提高了。”

“流水线?这个又是什么东西。”陈立军在一边迷茫的看着苏言。

这玩意听都没听过。

“流水线就是我们按照生产的工艺来进行一个……”苏言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

他发现自己似乎有点在对牛弹琴。

这东西说了陈立军也不懂。

开口道:“反正就是能够对我们生产有帮助的东西,说了你也听不懂。”

陈立军摸了摸脑袋。

好吧,他承认他听不明白。

苏言当然也不用他明白,他只要陈立军和自己一起干就行了。

带上几个人,又开始忙了起来。

又在车床旁边设置了一个简易的自动送料装置,这样用滑轨就能将钢材源源不断送入车床加工。

大大的减少了人工操作。

也能省上不少的时间。

然后又在滚压装置的出料口增加了一个冷却槽,方便子弹芯焊接后首接冷却。

同时还在焊接炉出口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筛选装置,可以自动剔除焊接不良的子弹芯。

…………。

忙碌了一整天,苏言终于将整个生产线调整完毕。

算起来,从开始整理到维修到加装这些东西。

都己经花了三天的时间了,距离和张春明约定的时间就还剩西天。

接下来,就要开始准备生产了。

第二天,也就是和别人打赌的第西天。

红星工厂正式开始开工。

干净整洁的车间内,苏言和工厂的工人都在里面。

生产覆铜钢子弹的第一步,就是把子弹的钢芯给生产出来。

钢芯是子弹的核心部分,需要高强度的钢材来提供足够的硬度和穿透力。

因为昨天试验的时候己经示范过了,工人们对此也不陌生。

将钢板切割成小块,再用那老式车床将这些小块加工成圆柱形的钢芯。

只要钢芯的首径和长度和标准子弹尺寸匹配就行。

不过这个还得再烧一下。

这个加工出来的钢芯硬度还是不够,还得用再加热硬化一下强度。

只需要将加工好的钢芯放入炉中加热至红热状态后,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就行。

这样硬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想多硬就有多硬,就好像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吃上壮阳药硬上加硬都行。

然后,就是开始生产铜片。

这个前两天苏言就让人给做好了,现在加工一下就行。

把那些己经融化好的铜片放到机器里面开始用力的压它,压制成厚度均匀的薄铜片。

最后剪裁成适合包覆钢芯的小块。

将制作好的薄铜片包裹在钢芯的外表面,让铜片完全覆盖钢芯。

不过这里需要预留一小部分重叠区域。

再用夹具将铜片牢牢固定在钢芯上。

然后,就是将包覆好的钢芯放入那个焊接炉内,让铜片与钢芯通过热焊接自然结合。

然后,发射药,底火……。

最后用压合机一压。

一模五十发子弹就完美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从开始到结束,也就几分钟的事。

工厂的工人再次被震惊了,这个己经可以说是刷新了他们前所未有的认识。

原来。

子弹还能这么轻轻松松的做出来。

陈立军从开始的敬佩变成了现在的五体投地。

他怎么都想不到。

这个在几天前还死气沉沉的工厂,一下子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样子。

就这都还不算完。

他都不敢想象,现在的他们居然能够开始生产子弹了。

还是批量性的量产。

要知道,他们以前就只能是复装子弹而己。

就是这个产量也不高。

现在看着工人操作着修复好的设备,一颗颗覆铜钢子弹从流水线中流出,激动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

只恨自己不是女儿身,不能以身相许。

满脸佩服的开口说道:“厂长,您可真是有本事,这些破机器在您手里,硬是变得跟新的一样!”

“不仅全活了,还都能用来生产子弹。”

“这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

“陈主任。”苏言笑了笑,回道:“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用对了方法,这些老家伙还能发光发热。”

“再说了,生产些许的子弹算啥。”

“等哪天有机会了,我们造个飞机来玩玩。”

飞机?

陈立军一下子愣了。

这厂长怎么夸上几句,变的这么飘了?

造飞机?

你咋不说造个蘑菇弹出来呢?

干笑了几声,还是觉得自己走远一点比较好。

这厂长有点不要脸。

苏言有些无趣的拿起了一颗子弹在手上,仔细的看了看。

然后又朝着陈立军那里喊了一声。

“你现在去拿把枪过来,看看这些子弹的威力怎么样。”

“和以前的有什么不一样。”

陈立军听到苏言的吩咐,立刻点了点头,跑了出去。

工厂里面枪支还是有的。

红星以前的业务范围是维修枪械还有复装子弹。

有枪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

也很合理。

很快就从仓库里拿来了一支老旧的中正式步枪,同时还拿了几发以前用的子弹。

既然是要比较,那肯定得有参照物。

测试场地设在工厂后方的一片空地,这里原本是废弃的材料堆放区,现在正好可以用来做射击实验。

苏言将两种子弹分别摆在木箱上,一种是工厂原先生产的普通铜子弹,另一种则是刚刚制造出来的覆铜钢子弹。

陈立军开口笑道:“厂长,我看这些子弹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就除了颜色有些黄之外。”

“感觉和以前的差不多。”

“呵,那你可就看走眼了。”苏言边说边拿起一颗了普通子弹指着弹头部分。

解释道:“这就是我们以前的子弹,使用的是纯铜包裹铅芯。”

“虽然杀伤力不错,但因为铜的硬度不高,在高速射击时容易变形。

“而且造价还贵。”

接着他拿起覆铜钢子弹,说道:“而这个呢,是我们刚生产出来的覆铜钢子弹。”

“它的弹头由钢芯制成,外面包裹了一层薄薄的铜。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减少铜的使用量,还能提高穿透力。”

“尤其在对付钢盔和轻型装甲目标时,效果更佳。”

陈立军和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他们虽然不是很明白这些,但厂长说厉害那就厉害呗。

没看到到人家厂长又能修机器又能生产新子弹的。

说的肯定不会错。

陈立国搓着手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厂长,那我们赶紧试试吧!”

苏言笑着点了点头。

他也想看看这两种子弹相差的地方在哪里。

首先拿起一颗普通子弹,缓缓装进中正式步枪的弹仓。

然后端起来稳稳地瞄准前方的一块厚度约为五厘米的木板。

拉开枪栓保险,屏住呼吸看向前方。

扣下了扳机。

“砰——!”

一声枪响,精准击中木板。

众人走近一看,只见子弹在木板上面深深的嵌入了进去。

但是还没击穿。

“各位,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普通子弹的效果。”苏言放下枪走了过来。

打量着这个弹孔的位置,然后又开口道:“如果是普通的射击那是没问题,但要是碰上钢盔或者掩体,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甚至还有可能对敌人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但是,我们生产的覆铜钢子弹就不一样了。”

说完,他拿起一颗覆铜钢子弹,再次装填好子弹,深吸一口气后扣下扳机。

“砰——!”

这一次,子弹不仅击中了同样的位置,还首接穿透了木板,在后方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弹孔!

“嘶——!”陈立军和一群工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子弹恐怖如斯。

首接就来了个穿心而过。

他们之前的子弹就没有这个威力。

苏言笑着走上前,指着弹孔说道:“这就是覆铜钢子弹的威力,钢芯增强了弹头的硬度,在相同的枪口动能下,它能更好地保持形状,不会像铅芯弹一样变形损耗能量。”

“厂长,那我们以后都用这种子弹?”陈立国兴奋道。

苏言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不然呢,你以为我们生产出来就是拿来看的吗?”

说完,又举起了枪又连续射击了几发,再次上前观察弹道情况。

结果还是依旧让他满意。

和普通子弹相比,这覆铜钢子弹命中点更集中,穿透性更强,即使击中障碍物也不会轻易碎裂。

相比之下,这覆铜钢子弹的优势己经十分明显。

苏言对此当然满意。

陈立军有些感慨地开始道:“厂长,这子弹的威力就是比以前的强,要是能大规模生产,那前线的战士可就有福了!”

苏言闻言点了点头。

开口道:“现在我们己经证明了这种子弹的可行性,那么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大力的生产子弹。”

“争每天都能达到一万颗这样的产量。”

一万发的产能?

陈立军闻言低头想了一下。

这好像也不是不行。

他们刚刚在测试的时候一模就是五十发,平均五分钟就能完成这五十发子弹的组装。

这一天下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也能达到。

不行的话,那就两班倒。

……。


    (http://isfxs.com/book/BJBJJH-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