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章 啥,搞错了?那帮我弄点零件回来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八章 啥,搞错了?那帮我弄点零件回来吧

 

“小苏,你这些东西都是用来生产这个自动步枪的?”

刘部长拿着那几页纸,有些发愣。

他就是再没什么见识,也无法能想象的到一支步枪装上那些什么控制器是什么样子的。

苏言脸不红心不跳的回道:“刘部长,这些都是用在步枪的制造上面的,没有它们还真的完不成这个任务。”

刘部长皱着眉头道:“可问题是我们没有这些啊,这线路板还好说,我找人还能在别处买到。”

“可这控制器我就没办法了。”

“目前我们是真没有。”

“这个可以有。”苏言笑呵呵的看着刘部长,然后小声道:,我听别人说在我们隔壁的香江这种东西大把的。”

“我想刘部长应该明白我这是什么意思了吧。”

刘部长闻言深深的看了看苏言。

罢了。

谁叫自己刚刚夸下了海口,只要是材料都能尽量的满足他呢。

谁知道这小子是真的不客气。

居然首接就拿出了这么三大页的清单出来。

不讲武德啊。

看看清单上面的东西,刘部长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就差没把自己当成许愿树了。

几人寒暄几句后,张春明扛着那些子弹喜滋滋的回去了。

刘部长则是愁眉苦脸的,在苏言热情的送别中,离开了红星工厂。

送别了几人,苏言回到了办公室坐了下来。

他之所以要刘部长帮他弄那些材料,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想自己动手研发设备出来。

早在刘部长说了军区对设备这些事情根本就帮不上忙的时候。

苏言就己经有了应对之法。

那就是自己造。

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五六自动步枪研发成功的缘故。

获得了三千积分。

刚好能够在上面兑换这些自己需要的机床资料。

而且苏言也是打算一步到位。

首接就是往精密型机床的那个方向进发,打算自己开始动手研发这些。

有了这些精密机床,那自己将来无论做什么装备的研发,也能给到自己很大的助力。

因此,在刘部长说了能够给自己在材料上的帮助时。

苏言当然不会客气。

首接就把那些机床需要的现在又造不出来的零件都给写了出来。

让他帮忙解决。

还好,刘部长虽然为难,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至于剩下的一些核心零件,苏言就不麻烦刘部长了。

他准备麻烦一下把自己坑过的院长大人。

这不让他出点力,也对不起他不远千里的把自己从京城调到这里来。

拿出了信纸开始写了起来。

在信上面也是说了他这段时间的工作成绩,同时还说了关于他当初说的支援问题。

这里,苏言相信院长看到这应该会懂。

又说了一下自己现在碰到的困难,希望院长能帮忙解决一下。

不客气的在上面写上自己需要的东西。

写好信,认真封好口。

然后让人帮忙送到镇上寄了过去。

同时一起寄的还有那套覆铜钢子弹的资料和生产工艺。

对于这个苏言并不想藏私,他现在希望的就是能把这覆铜钢子弹的工艺给推广开来。

最好能做到全国各地的兵工厂都能生产。

这样的话,那弹药紧缺的问题相信会很快得到解决。

至于这个五六自动步枪,苏言觉得自己还是先把机床的问题给解决了再说吧。

连生产方式都还没解决。

哪里敢推广出去。

……。

等着那些零件过来估计还要几天的时间,苏言干脆也不闲着。

又把陈立军喊了过来。

拿出十几张他绘制好的图案和一些资料,交给了一脸茫然的陈立军。

看着这些资料,在工厂也算是老资格的陈立军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些是什么。

咋的。

枪不好做了是吗?

又开始转行往设备的方向进攻了?

开口道:“厂长,你不会告诉我,我们接下来就做这些吧?”

苏言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表示他没有猜错,接下来的方向就是这些机床的配套件。

陈立军惊讶道:“厂长,我们是兵工厂,你不觉得这研发机床有点方向不对了吗?”

“再说了,我们有这能力吗?”

苏言摇了摇头:“这你就说错了,我们虽然说是兵工厂,但是我们也要记得一个要素,那就是我们缺什么就生产什么出来。”

“这些精密机床如果能生产出来,那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帮助和提升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我们车间那些老掉牙的设备己经跟不上我们接下来的研发工作了,因此这个精密机床的事必须要落实下来。”

“可是……”陈立军眉头微皱,还想说些什么。

苏言却不再给他机会。

开口道:“其他的先不要说了,现在我们先把这些配套件都给生产出来,等那些零件一到就马上开始组装。”

“这样的话时间什么的都没有浪费。”

说完,把那些画好的图纸递给了陈立军,又开口道:“我们现在除了留下几个人生产那些子弹外,其余的人全部都投入到这个生产上面去。”

“争取在一个星期内,先把这其中一个机床的配套件都给打造出来。”

陈立军看着己经下定决心的苏言,只好接了过来。

既然厂长决定了,那就只能听他安排了。

只不过这都叫什么事嘛。

兵工厂研发机床,这说出去谁信啊。

……。

很快,车间里面在陈立军的安排下,又叮叮当当的响了起来。

工人们又开始抡起了大锤,开始打造厂长安排下来的任务。

办公室内,苏言静静的坐在那。

精密机床这些是必须要搞的,不然接下来的工作肯定是受到影响。

至于那些零件刘部长和院长能不能搞到,苏言觉得自己不应该去操心这些。

以他们的能力如果都搞不到,那自己也没办法了。

大不了就停工呗。

什么时候自己有这个能力了,自己再去把这个给捡起来。

……。

车间内。

苏言看着眼前忙碌的工人,手里攥着一叠图纸。

他们现在计划的第一台机床就是铣床。

铣床,可以说是整个配套机床生产体系的基础,如果不能成功制造出来,后续的其它机床也将无从谈起。

铣床,主要就是分为床身、主轴到进给系统,再加上其它的零件组成。

陈立军在一边开口道:“厂长,你说我们床身的材料为什么用的是铸铁,不是用钢材?”

“按道理说钢材的硬度不是比铁的还要好吗?”

苏言解释道:“之所以采用铸铁的材料,是因为他们稳定性好,能够吸收机床在生产的时候产生的震动,这样就能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

陈立军为难道:“我刚刚看了一下,按照你给的图纸,我们需要一块很大很大的铸铁。”

“我们工厂的熔炉根本就浇筑不了这么大一块的东西出来。”

苏言闻言眉头一皱。

铸铁床身一般需要大型熔炉,但他们手头上的设备实在简陋,确实无法一次性浇筑出完整的机床床身。

想了一下开口道:“这个你看我们能不能采取拼接铸造的方式,先把床身分成几块小的铸件,等它们冷却后再进行机械加工。”

“最后再把它们拼接起来。”

“对啊。”陈立军闻言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就是不知道拼接会不会影响这机床的稳定性呢?”

“不会。”苏言拍了拍手里的图纸,笑道:“我们可以采用燕尾式拼接,再加上高强度螺栓固定。”

“最后经过机加工处理,保证表面平整度就行。”

“对机床的稳定性不会有什么影响。”

陈立军点了点头,既然这个方案可行,那还等什么。

开干呗。

大手一挥,招呼着众人开始忙了起来。

差不多用了三天时间。

才把这些床身用的铸铁块给完成了。

不过,床身的方案解决了。

但接下来的主轴却让众人又犯了难。

按照那些资料的要求,主轴要求高强度和高精度,可他们现在手头上连最基础的磨床都没有。

这怎么保证的了主轴的精度?

如果貌然加工下去精度不够的话,那加工出来的主轴精度就会有偏差,那整个铣床的精度都会大打折扣。

对于这个问题,苏言表示都不用慌。

他早就有了应对之法。

就是采用刮研工艺。

刮研是利用刮刀、基准表面、测量工具和显示剂,以手工操作的方式,边研点边测量,边刮研加工,使工件达到工艺上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表面粗糙度和密合性等要求的一项精加工工序。

“刮研?”

众人一听都面面相觑起来。

这可是个极费工时的工艺,需要人手一点点研磨,精度虽高,但太费时间。

一般来说。

他们都不会使用这个工艺,实在是太累人了。

苏言笑道:“虽然刮研费时费力,但可以极大提高主轴的精度,刚好弥补我们现在没有磨床的空缺。”

“不过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原先的那一台老式车床先加工到接近尺寸,我们再用刮研工艺调整就行。”

“同时我们还可以找点蓝油,保证主轴与轴承座的贴合度。“

“这样的话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

说完,拿着工具就走了过来。

工人们心里虽然叫苦连天,但看着苏言都亲自动手了,咬了咬牙还是跟着又埋头干了起来。

厂长都不叫苦。

他们凭什么叫苦,这不是让自己认怂吗?

……。

等床身和主轴都弄好后,苏言又开始盯着进给系统的制造。

这个也是核心之一。

铣床的进给系统决定了它的移动精度。

进给系统的核心部件就是丝杠。

一般来说,这个丝杠分为普通丝杆还有滚珠丝杆。

普通丝杠的摩擦力大,容易产生累积误差。

而滚珠丝杠的作用就是减少摩擦,提高生产精度。

但是问题来了。

滚珠丝杠的生产工艺很复杂,涉及到螺母滚道的精密加工,以现在红星工厂的设备根本达不到要求。

“厂长,既然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生产,你看我们用普通丝杠来代替行不行?”

陈立军在一边试探着问道。

“这个……”苏言闻言沉吟了一下。

普通丝杠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反向间隙,会影响加工质量。

但是现在他们又生产不了滚珠丝杆。

用普通的来替代的话……。

想了想,开口道:“这个方法也不是不行,我们可以先用普通丝杠试做一台样机出来。”

“等到后面我们的精密机床成型时,再用那些机床生产,换成滚珠丝杠替换回来。”

“行,那我们就按照你这样的安排。”陈立军闻言松了口气。

毕竟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想在短时间内造出高精度的滚珠丝杠确实太难了。

基本上就不可能。

接下来的几天,红星工厂就热闹了。

那一台老式的车床差不多都给干冒烟了。

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的,按照苏言提供的资料加工着这一台铣床的零件。

不得不说,也就是有资料图纸才有这样的速度。

不然的话,哪里有那么容易。

在没有精密设备供他们使用的情况下。

他们硬生生的依靠手工刮研和手动测量的方式,一点点把精度给抠了上去。

“厂长,你看看这床身拼接的缝隙,现在己经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了!”

车间内,一名工人兴奋地举起了千分尺。

大声的喊道。

苏言兴奋的跑了过去,仔细的看了起来。

暗暗的点了点头。

不错,现在看来这己经完全就属于合格品。

陈立军也在一旁大声喊道:“主轴也好了,我们给它刮研到贴合度超过85%,可以装配了!”

“好。”苏言大喊了一声。

这几天紧绷的那张脸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看着这一堆堆的零件,陈立军有些感慨道:“真没想到,刚开始时我还觉得造机床太难了,根本就不是我们工厂能够做得出来的东西。”

“可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很难嘛。”

“只要咱们用对方法,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苏言笑呵呵的在一边回道。

然后,乐不可支的看着车间。

红星工厂,正在一点点蜕变呢。


    (http://isfxs.com/book/BJBJJH-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