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郁林诸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郁林诸贤

 

甘宁这时候开始命令一半士兵架起长绳,拉着竹排沿江逆流而上,两个时辰一换,这一段行进比较慢,但是按照荀攸的计算,这样比陆路行军快了至少两倍。

因为,此处群山综合河流密布,道路不通,陆路行军几乎步步都是困难。不是要涉水架桥,就是要砍树开道,如果碰到高山绝壁,一阻隔就不知道要多少天。

在全军轮换拉纤下,辎重粮草马匹盔甲等随队前行,终于在拉纤的第十二天,全军到达龙州,这里是秦末一个军镇,赵佗病故后,这里被废弃,荀攸也是从兵书上看到的这个地方。而现在,这里已经是数百里无人烟的荒蛮之地。

十万大军在这里除荒草、建营寨,全军开始休整,准备翻越十万大山南征龙编。。

休整十天后,荀攸派出的探路先锋队返回,大军开始携带辎重翻越十万大山的崇山峻岭,好在这边的丛山高度不高,期间还有小溪分割,十万大军经过十五日的艰难行军,在龙编守军没有丝毫准备的状况下,荀彧指挥十万大军深夜围城,一举拿下交址郡龙编城,第二日,四路齐出,手持荀攸模仿的太守命令,诈开北带、曲阳、稽徐、安定、朱?[yuán]、望海、西于、封谿[xī]、麊泠[mí líng]、苟屚[lòu]、羸??[léi lóu]十一座县城,西路军几乎兵不血刃,奇迹般的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据交址郡十一县。

随后,荀攸采纳甘宁建议,利用缴获的二百艘船只,由甘宁率队,起兵两万,走海边,奇袭日南郡治所西卷。

关羽率三万大军从北部进攻九真郡,周仓、廖化二人率领大军沿交址郡北部设防,阻断士燮势力向九真、日南的退路。

单说甘宁经过海边一昼夜的航行,在日南郡南部海域登陆。随后,甘宁令吴霸率军一万在西卷至朱吾的官道丛林间设伏,自已率一万大军,趁着夜色,袭破西卷城。

日南太守士徽仓促之间领兵反抗,和甘宁激战二十回合,被甘宁斩杀,西卷守军三千人,一千人被斩杀,一千人投降,剩余一千人保护着士家老小七百人向朱吾逃去。甘宁并没有追赶,吴霸的一万大军对付这点逃兵,根本不用费工夫。甘宁迅速控制西卷,并且选定自已的八百锦帆贼,开始在这里寻找适合建立水军港口的地点,然后,亲率九千大军向朱吾进发。

第三天午后,甘宁在朱吾见到吴霸,这家伙不仅全部俘虏士家老小数百人,而且凭借士家人的配合,分别攻占卢容比景、象林三县,甘宁这只远征军,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全据日南全郡。随后,甘宁以吴霸为守将,率五千人守日南,自已率一万五千人开始向北进攻九真郡。

九真、日南作为士家的大后方,由于这个时候士家的实力还未达到顶峰,士燮本人也没有得到整个交址州的最高统治权,所以,这里的武备依然比较松弛,关羽、甘宁两路大军南北夹击,不到半个,九真郡五县全部告破,西路军全据交址州南部三郡,开始谋划北进郁林郡。

荀攸根据战局发展,对十万西路军进行了整编。将甘宁分出来,拨给甘宁两万人马,让甘宁开始筹建水军,并将三郡缴获的士家资财的一半划拨为水军经费。

同时命令廖化整编三郡战俘五万,组建三郡郡兵,并开始训练。以关羽为主帅,率领八万大军,挥兵沿海边一路北上,直扑合浦,与徐庶的东路军黄忠所部打通联络,从战略上对逃亡的士燮构成总包围,并将南部三郡战报,派出精锐小队,专程送达零陵总部。

至此,韩芸的人马在全部掌控交址州的战役中,取得了战略胜势。

“小姐,荀先生有请!”韩芸正在拼命的回忆后世网友关于柳州、桂林风景的视频的时候,女兵的报告,打断了韩芸的回忆。

“荀先生可是请了奉孝和志才?”韩芸一边简单的收拾自已,一边问。

“奉孝军师和志才军师已经过去,就等小姐了!”女兵回答。

韩芸出门上马匆匆来到荀彧的办公场所。

“小姐,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郁林郡从事许靖,他有重要情况报告。”荀彧给汉韵介绍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文士。

“许先生好,韩芸这相有礼了。不知先生有何见教!”韩芸看着这位面目清秀,颌下长髯的文士,心里充满了好感。

“郁林从事许靖拜见公主殿下!下官有下情回禀。”许靖深鞠一躬,然后缓缓开口。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

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

其后受益州牧刘璋邀请,相继为巴郡、广汉、蜀郡太守。于刘备包围成都时欲越墙叛逃,为刘璋所获。刘备定蜀后欲将其弃用,在法正的建议下方以其为左将军长史。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21]),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章武二年(222年),去世。有文集二卷。

“公主殿下,上个月,郁林郡守谷大人突然接到两份密函,忧郁过度,于十日前病故,临终前命令下官前来拜见公主殿下!”说着,许靖将两份密函呈到韩芸面前。

谷永字子云,桂阳郡耒阳县人,东汉建宁中任郁林太守。其恩信招抚十万少数民族乌浒人的千秋伟业,载于《后汉书》、《大清统一志》、《广西通志》、《湖南通志》等史籍。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的群众大多聚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资料短缺、食物来源不足的原始部落。


    (http://isfxs.com/book/CBIGBH-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