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占便宜,不耍心机,师父愿意免费教你,是他的慈悲,但你不能因此觉得理所当然。该有的礼数、该尽的恭敬,一样不能少。
传承师道,莫负所托,真正的师徒,不仅是学艺,更是传承。你若真有所得,就该把师父的精神延续下去,而不是学完就跑。
因果自担,莫等报应临头才后悔,世间万事,皆有因果。今对师父轻慢,来日必有人对你敷衍;今占尽便宜,来日必吃大亏。师道尊严,不是束缚,而是护持,你不敬师门,最终损的是自己的福报。
所以,若你只是随口喊句“师父”,却无真心实意,不如不拜;若你只想占便宜,不愿付出,不如趁早远离。真正的师徒,是缘,是份,是责任,是传承。
莫把拜师当儿戏,因果不虚,慎之!慎之!
一则典故告诫:莫把拜师当儿戏,因果不饶人
吕洞宾三试白牡丹
在道教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纯阳)曾遇到一位名叫白牡丹的女子,她一心想要拜师学道。吕洞宾看出她心性未定,便设下三重考验:
第一试:诚心
吕洞宾让白牡丹在道观门前跪拜三日,白牡丹起初坚持,但第二天便因疲惫和路人的嘲笑而动摇,心生退意。
第二试:舍欲
吕洞宾化作富家公子,以金银珠宝诱惑她,白牡丹一时贪恋财物,几乎忘记求道初心。
第三试:持戒
吕洞宾告诉她,修道需断绝,白牡丹却难舍世俗情爱,最终未能通过考验。
吕洞宾叹道:“心不诚,志不坚,何以载道?”白牡丹这才明白,拜师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真正放下杂念,持守道心。
现实启示:现代人的“轻率拜师”如今很多人拜师,就像白牡丹起初的心态,一时兴起,毫无诚意。
比如:有人网上看到某位老师免费教学,立刻留言“师父求带”,结果学了几天就消失无踪;
有人拜师时信誓旦旦,承诺“终身侍奉”,结果连逢年过节的一句问候都懒得发;
更有人拜师只为蹭资源,学完本事就翻脸不认人,甚至背后诋毁师门。
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失信,更是在消耗自己的福报。
因果不虚:轻师者,必受其咎。在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是“法缘”,比血缘更重。你如何对待师父,未来就会如何被对待:
不敬师者,所学必难精进,因为心不诚,则道不授。
忘恩负义者,终将自食其果,因为今日负师,来日必被他人所负。
占便宜者,终究吃大亏,因为世间没有白得的智慧,轻慢师道,终会付出代价。
真正的拜师,应当如此
先观己心:是否真的愿意尊师重道?还是只想占便宜?
考验诚意:师父若让你做些小事,你是否能坚持?
持守本分:拜师后,是否尽到了弟子的礼数?哪怕一句问候,也是心意。
吕洞宾为何要三试白牡丹?就是因为“道不轻传,法不贱卖”。真正的师道,不是交易,而是传承。若你只想占便宜,不如不拜;若你真心求学,就先学会恭敬。
莫等因果现前才后悔——师道尊严,不可轻慢!
感恩遇见,茫茫人海,人海奔流,偏在某一刻,你我的轨迹恰好重叠,结缘地球ERTKJHGZ,非诚勿扰
(http://isfxs.com/book/CEI0EE-3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