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羊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羊杂

 

月考取得了预期的分数,让杨山也松了口气。再加上临近回归,他打算给自已放松一下,去黑市看看,要是有合适的,也给现实中的家人带点稀奇的东西回去。

晚上他准备好穿着,换上了那身穿越以来就没穿过的破烂棉衣,这衣服破的让杨山都不敢拿去洗,怕稍一用力那棉布就会碎掉。补也没法补,只能是穿到彻底烂完为止。

这次他都没有去睡觉,而是等到11点就出发了,他想看看凌晨最热闹时候的黑市是个什么样子。

结果让他失望了,想象中的熙熙攘攘根本不存在,也就是摆摊的人稍微多了,逛游的人依然是很少。杨山找了一圈,没有看到上次卖玉器的那个人,连五棍儿今天都没在,他只好漫无目的瞎溜达,碰到什么算什么。

好不容易才在一个摊子上看到个石头雕成的猪造型的吊坠,杨山看着喜欢,就1块5买回来打算送给媳妇儿当钥匙链。杨山不会鉴定石头,更不知道值钱不值钱,也就听说过田黄石,至于长啥样,他就不知道了。

中间又被一个鬼鬼祟祟的人拦着住了,给他展示了一个葫芦造型的小瓷瓶,说是从雍正朝的东西。对于他的说辞,杨山都当是听个乐呵,他大概知道康雍乾三朝的瓷器区别,康熙的大气,雍正的素雅,乾隆的嘛,属于暴发户的那种金碧辉煌。看着这瓷瓶倒是符合雍正朝的风格,但杨山也不会把自已的眼光当回事儿,买卖人最愿意坑的就是二把刀。

看着瓷瓶不错,而且大小刚好能让杨山带回去,杨山就询了价,5块。反复拉扯后杨山3块拿下。心里想着带回去找人问问价,值钱就卖掉,不值钱就送给儿子当玩具。

出了黑市之后,杨山依然小心谨慎,按着计划好的路线悄默声的往回走。这地方拦路打劫的可不少见,虽然不至于上来就要命,但人家心情好划你几刀也够受的了。

本着时间充分利用的原则,杨山又去了趟鸽子市,背回去5斤面粉。

4月的这次回归杨山不再忙碌,该做的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了,他现在的目标就是让现实世界中的自已继续保持轻松愉快,改变一下原本郁郁的心态。

晚上整理了一下在网上买到的学习资料,闲暇之余手还手抄了一些关于竹笛的乐理知识和制作理论,还尝试着画了几幅示意图,要送礼那就一步到位嘛,反正只有几页,折叠起来带走不费事。

周末杨山悠悠然去了趟马甸的邮票市场,在各个摊位上都驻足学习了下。市场上的人流不少,可普遍年龄较大,杨山在其中都算是年轻的。看到有人聊天扯淡,杨山也厚着脸皮凑了上去蹭着听。

等一圈溜达下来后,杨山心里稍微有了点底,这里的报价和网上的竞拍价格差不多。大概的规律就是别管什么年代发行的邮票,发行数量是价格的关键,越少越珍贵,尤其有些少见的错版或者初版的邮票,价格会明显高出一筹。另外就是成套的贵一点。

看着那套标价600块的50年代发行的一套邮票,一共六枚,票面价合计3毛4。杨山默默计算了一下收益比,按照他的标准,两个世界的普遍工资比大概是1:300,他自已的收入比是1:1000,那么这套邮票对他来说基本没有带过来的必要。这也和上次穿越在网上得出的结论一致,杨山不禁有些沮丧,目前通过邮票来改善现实世界的生活不太实际,至少在他找到四合院世界中稳定的出货渠道之前是这样的。只能等那张比较有价值的邮票出现了,好在也不用等太久。

还是带大黑十回来更有性价比。

下午的时候杨山又去了趟潘家园,准备给他那个葫芦瓶寻寻价。杨山知道现在的潘家园基本就是仿古工艺品的交易市场,可他不知道其他更靠谱的地方,所以也只能来这边,还好这里离他家不太远,向西溜达着半小时就到了,就当是锻炼身体。

找了家看着顺眼的店铺走了进去,掏出瓷瓶直接说明了来意。接待他的是个30出头的青年人,穿着也比较时尚,高领深色毛衣套着个浅灰色短外套。

“这个是五十年代我家里人买的,卖的人说是雍正朝的东西,我们家也没有懂行的,就是看着好看,给孩子买来当玩具玩的。这两天收拾家,又把它翻了出来,我儿子不爱玩,所以就想找个下家。”

杨山也就是实话实说,他不懂这个,说不出啥道道来。

青年人倒是没有托大,得到同意后,打开了桌上的灯,小心的拿起瓶子认真查看起来。

半晌后,青年人放下瓷瓶,“确实是雍正朝的,瓶底的款也能看出是景德镇烧的。不过你们家对孩子也够好的,五十年代买这个也得花些钱的。那个孩子是您父亲么?他同意出这个东西?”

“我爸他早就把这个忘了,他对这些不能哄孙子高兴的玩意也没啥兴趣。”杨山半开玩笑的回复道,“对了,这东西本来是用来做什么的?”

“哦,用来盛放中成药药丸的。你这瓷瓶品相不错,您心里想出个什么价,能说一下么?”

杨山没想到青年人这么直接,没像他认为的那样先品评一番,然后说出瑕疵,意在压价。一时有些搭不上话。

青年人看杨山的样子笑了起来。“我看您是个实在人,也确实不懂古董这行,所以多余的话也就不和您说了,知道您不感兴趣。您来这里,心里肯定已经有了一个价位的,不如说说,如果我能接受咱们就成交,不能接受我也把理由说给您,如何?”

杨山显然是被人拿住了,可是杨山确实也不懂行,他在网上也浏览了些古董瓷器的拍卖物品,可依然是一头雾水,也做不出来在行家面前不懂装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有了穿越这个底气,杨山对于别人把他当冤大头也能接受,想不受制于人就要花力气去钻研,这和杨山在这个时代的生活理念相悖。

想通了这一点,杨山也没客气,“三万。”

这个价格是按照杨山自已的成本价推算出来的,3块钱买的,那么在这个世界就是3000块的成本,加个零卖出去很合适。

“呵呵,看来大哥你还是做过功课的。”说着青年人拿出图册来,指了一个盖碗说,“这个您可能看过,所以给出了类似的价格。”

杨山看着那个黑色绒布上的粉彩盖碗,没啥感觉,就看下边备注是乾隆朝的,成交价2万6。

“实话实说,您的瓷瓶和这个差不多,都是官窑烧的民用品,虽然很精致,但是没进过宫的东西,价格也就这样了。这东西上了拍卖台,委托方也是要抽成的,而且我们也是要赚点的,所以我给您的回价是1万9。”

听到这个价格,杨山也略有失望,但是想加价也找不出个理由,只能说,“再加两千,2万1吧,毕竟比乾隆朝的早点,而且我以后有别的东西也来你这里。”

青年人想了想后点头接受,并没有为了安慰卖家摆出为难的面孔。

杨山也没有因为年轻人痛快接受而感觉自已卖亏了,不懂就是不懂,挨宰也要认。反而向青年人要了些关于玉石类的介绍资料,好让自已有些基本的辨别能力,当然这点能力不是用在这个世界的。

感谢之后杨山也没急着走,“能问一下,关于鼻烟壶的行情么?”

青年人楞了一下,“呵呵,这个我不太在行,只能给您说个大概。鼻烟壶这小玩意是清朝才有的东西,判断价格的主要依据是:传承、材质和做工。如果前两方面都没什么亮点的话,基本不会上万。怎么,您家里有这东西么?如果你愿意出让的话,可以提前联系我,我让我们这里的老师傅给您报报价。”

杨山点点头,“有几个,也是老爷子当作玩意留下来的,现在拿给孙子玩,等他长大没兴趣了,我就拿过来。”,然后客套了几句杨山就离开了。


    (http://isfxs.com/book/CIHJ00-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