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伍拾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伍拾壹

 

河北,石家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指挥自动化训练中心灯火通明。

正中的电子大屏上,计时器上的数字正在滴答滴答滴跳动,距离倒计时结束还有十个小时。

五百位来自陆军各基层部队的指战员与即将毕业的军校学员一起,在大厅中的五百个座席分别落座。

这所隶属于总参谋部的军事院校是我国陆军军官的摇篮,前身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被誉为中国的西点军校,其中信息化教学环境在全军中更是难出其右。

即便如此,当学员和指战员登录系统之后还是被屏幕上的景象所震撼到了:想对比于这套系统,之前的“实战模拟”操作系统简直弱爆了,他们面前屏幕中呈现的自然景象无比真实,漫天飘舞的雪花每一朵都是完全不同的下落轨迹,强风扫过树枝随风摇摆,每一根枝条都有独立的运动状态,随着枝条的摆动其上积雪散落呈雾状分离,把镜头无限拉近,画面分辨率不但没有任何下降,反而呈现出更多的细节,甚至可以清楚看到极其细小、折射出七彩阳光的冰晶......

其中的任意一项,以目前的3D模拟的能力来说,想要呈现出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成本,一款实战模拟系统,有必要对现实世界做如此细致的还原吗?

随着上手操作,他们发现除了画面的极致还原之外,这套系统的物理引擎简直逆天,一般的模拟软件可以通过脚本和程序编写来实现简单的“牛顿”物理,比如加速或者减速,但遇到比较复杂的物体碰撞、滚动、滑动或者弹跳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生硬了,至于更复杂非刚性体的物理属性,比如水流、云层等就更无能为力了。因此不论多么精密的模拟系统,只要一上手就明显可以感受出这是一款“游戏”。

然而眼前这套操作系统,操作者对象每前进一步,都完全遵照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地面并非平整,积雪有浅有深,甚至前进时撞到山体或者植物收到的反作用力、发出的声响和对象的反应都和现实世界一模一样!

这简直太逆天了!

正当所有人满脑子问号的时候,广播中传来了院长的声音:

“同志们,为了检验我军应对突发战况的应变能力,此次模拟联合演训并未提前通知,目前已知的信息是,全国十所军事院校共计5000人共同参加演训,其中我校500人担任战场侦查任务,提前10小时进入战场,敌人身份、数量、火力配置以及位置信息均为未知,环境参数以及我方装备参数同志们可以自行进入系统查看,任务目标:阻击。切断东北方方向敌人向西南撤退转移的所有路线,只要有一名敌人越过防线,则任务宣告失败。现在我宣布:演训正式开始,我院侦查部队逐次投入战斗!”

担任此次阻击任务侦查部队指挥员的是某合成旅下属侦查营营长,他立即调出系统中翼龙2提供的的战场地图并安排绘制等高线地图,发现阻击区是一条宽5公里,长约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包含林地、山地、平原、水面等各种复杂的地形。

阻击区东北方和西南方各有一座城镇,其中东北方城镇四周似乎集结了重兵,城镇东北和西南各有两座机场,但从照片来看已经被完全摧毁,连接两座城镇唯一的一条公路已经被炸毁,短时间内无法通行,此外两城镇之间有唯一水路相连,从宽度来看应该是一条大河或者江,水面已经结冰,能否通行机械化单位需要侦查后再做判断。

从目前可以获取的消息来看,联合作战学院侦察部队进场之前,我方的战略决心是想要通过围困东北重兵集结的城镇,引诱西南城镇出兵增援,但不知为何敌人似乎识破了围点打援之计,集结重兵准备突围。

奇怪的是东北城镇周围并没有我方的任何兵力,既然西南陆路交通已经被摧毁了,那敌人为什么不从东北方向乘坐机械化交通工具转移迅速转移,而是拼命要向西南城镇靠拢呢?

从东北城镇周围拍摄的高空照片来看,仅步兵规模预估就有几万到几十万人;

是否配备重武器及机械化单位,未知;

是否有空中力量,未知;

我方是否拥有战场制空权及制电磁权,未知;

我方兵力部署及后续部队的人员及火力配置也都是未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连同侦察部队在内,我方参演兵力一共只有5000人,在诸多战场情报未知的情况下,这至少是一场需要以一敌十的苦战,如果敌人集结所有兵力强行向西南突围,区区5000人如何构建100公里宽的阻击线呢?

不过好消息也还是有的,既然公路已经被摧毁,那敌人的装甲单位就可以忽略,只能步行,阻击区虽然宽度100公里,但沿途大多都是难以通行的林地和山地,这几十万人无法展开,只能逐次步行通过,因此侦察部队需要在10小时之内找到阻击区内所有可以过人的小路,为后续兄弟部队标注好伏击区和阻击点,以及反步兵雷场的布设区域,至于后续阻敌的具体兵力部署及火力运用,就要等其他9所军事院校的同志们抵达战场取得联系之后再行定夺了。

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派遣一支精锐的小部队抵近东北城镇周边侦查,摸清楚敌人的具体情况和火力配置。

从地图上看,500名已方侦察部队分散在阻击区不同位置,彼此之间相距至少十几公里,应该是通过伞降渗透到敌后的,在战场态势不明尤其是未掌握制电磁权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通过无线电联系各部的,最好的做法是打开被动的无线电战场态势感知设备,并通过卫星通讯设备向太空发送精确地理位置定位的请求,搞清楚身处何处,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行动部署。

然而让侦查营长感到意外的是,坐标定位的请求未得到任何回应,这不应该啊,北斗系统早就覆盖了全球,不论在地球上的任意位置,都应该能得卫星发回的精确的位置信息啊,难道本次演习,导演组把卫星BAN了?

另一方面,无线电战场态势感知设备返回的信息也很反常,按照常理来说,任何时候,看似空无一物的空气中,实际上都挤满了各频段的长短波无线电信号,更不要说东南和西北各有两座十万人级别的城市了,光民用通讯的信号干扰就已经非常严重了,而此刻战场上空,则有点太干净了,干净得渗人......

仅有的几个正在通信的无线电频段,在这干净的电磁环境中,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那般显眼,其中一个频段来自空中的翼龙2,看来我方指挥所距离此地应该很远,在没有卫星的情况下,是通过无人机进行中继通信的。

另外两个传出密集的无线电信号的地点,则分别是东北和西南的两座城镇,看来敌人两部之间依然可以保持通讯畅通,这就比较棘手了。

侦查营长试图截获、监听、并破解敌人之间的通讯,令他感到不解的是:敌人的无线电加密手段竟然无线趋近于零......以解放军目前的破解能力来看,此刻两座城镇敌人之间的加密通讯,和用明码呼叫并无二致。

联合作战学院的电子对抗设备很快便暴力破解了敌人的通讯,其中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国境守备队”。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个国家设有国境守备队,一是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是世界著名的反恐特种部队,是一支精英部队,人数不是很多;另一个是俄罗斯的联邦边防军,规模超过了十万人,从人数和极寒的气候环境可以推断,此次演习的对手应该是俄罗斯,我军和俄联邦陆军在线下联合举办过多场联合演习,可像今天这样的线上的、参演人数预计可达数万人之多的师级虚拟战争推演,在历史上可能还是头一回,俄罗斯的军人打仗向来以勇猛著称,从苏联时期就可见一斑!如今以少敌多,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侦查营长注意到此时空中除了我方翼龙2,并没有对方的预警机、无人机等空中单位发出的电磁信号,也就意味着我方暂时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电磁权,但不排除我方地面单位主动开启无线电通讯后,被敌人侦查到的可能。

稳妥起见,侦查营长通过加密方式向阻击区500名战友下达命令:

“各单位执行电磁静默,就近分散执行侦查任务,一排,向我靠拢!”

接到命令之后,地图上的我方单位开始四散行动,其中十几个绿点正在向自已靠拢,各单位行进速度在时速15公里左右,看来其他人操作的应该都是机械化单位。

侦察营长开始熟悉自已的操作系统,环顾四周并未发现操作对象的四肢和武器装备,看来应该是纯第一视角模拟,可供使用的观测装备包括夜视仪、红外传感器、通用电视拍摄系统和无线电收发器等常规单兵装备。

武器系统包括:QJB-201班用机枪、QBZ-191突击步枪、单兵一次性火箭筒等可选项,目前自已配备的是QBZ-191突击步枪,其余选项均为不可选中状态,这很合理,当今市面上的各种军事题材的游戏里的人物随便就能携带好几样武器,光是武器的总重量就能有个几十斤,这都没算上携行具和弹药的重量,真实战场上背这么多武器还不得把人给累死吗?即使是解放军陆军中轻武器使用率较高的合成旅装甲步兵班或者侦察、特种作战单位,作战人员本身能够依靠机械化单位进行机动,也不可能像游戏里那样随手掏出好几把长枪,一长一短的负担都已经不算小了,而步兵班里的PF-98A式120mm反坦克火箭筒甚至得需要正副射手两人编制,除了两人必备的自动步枪外,一人背发射器、一人背火箭弹携行具。

等等,为什么还有自爆选项?而且爆炸的直接致死半径达到了惊人的20~30米,大致换算一下大约相当于5公斤TNT,这已经远超大多数的破片手榴弹了,要知道,即使是依靠破片、钢珠杀伤,杀伤范围达到30米的国产82-2式防御型手榴弹,直接致死半径最多也就5~10米。为什么一个侦察兵要额外扛一颗几公斤的烈性炸弹呢?而且自爆选项设定为可以随时手动引爆,或者在操作对象丧失行动能力后倒计时30秒自动引爆,难道要执行的是极为机密的侦察任务,不允许留下任何活口吗?即使他早就抱有为国捐躯的觉悟,此刻看到屏幕上的自爆选项之后才第一次感受到真实的战争究竟有多残酷。

单位启动后,侦察营长又发现了些许异常,单位启动前主视角距离地面只有几十厘米,应该是匍匐状态,可为什么下达急行指令之后,视角高度依旧只有几十厘米......难道本次演习只允许匍匐前进吗?目前距离东北方向的城镇大概有三十公里,照这个速度要爬到什么时候呢?

然而屏幕上视角移动的速度远超想象,时速表显示此刻“匍匐”前进的速度已经接近了每小时20公里!要知道这个配速已经达到了五公里世界纪录的时速了,究竟是什么体质的侦察兵能在背着几十斤的负载,匍匐状态下,轻松追上五公里世界冠军的?这演习把我方士兵的设定调的也太强了吧!

大约1小时后,一排的战士陆续在预定集结点集结完毕,看着面前这群整齐列队的“战士”,即使是在如此严肃的军事演习中,侦察营长强忍笑意,终究是没能憋住:

“你们这群“狗”东西,我咋说你们跑那么快呢!”


    (http://isfxs.com/book/CJDCCH-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