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平行世界。
汉朝,汉景帝年间。
未央宫。
“哈哈哈,如此看来,朕选择没有错,朕的儿子是千古一帝,太好了!”
“朕立对了太子了,这下我大汉几十年的仇恨和耻辱可以报了!”
汉景帝刘启望着视频,哈哈大笑,目光中尽是兴奋和骄傲。
在之前,还有很多大臣认为他废除刘荣太子之位而有意见。
如今,看到天幕上的视频,刘启总算是出了口气。
同时,作为千古一帝的父亲,刘启自然极为激动自豪。
想到匈奴败在自己儿子手上,洗刷了汉朝几十年的耻辱,刘启心里愈发觉得自己选择刘彻为太子是最英明的决定。
想汉朝自开国之时,高祖被匈奴围于白登山,险些丧命。
后面吕后时期,匈奴单于写信调戏于吕雉。
加上几十年里,匈奴对汉朝边境百姓的迫害。
这一桩桩,一件件,让他刘氏皇族脸上无光,一心强国,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打败匈奴,以他们的血来雪耻报仇。
如今,虽未看到视频里刘彻打败匈奴,但是,刘启知道,自己这位儿子肯定是他汉朝打败匈奴的第一位皇帝。
要不然,这千古一帝也太差了。
“哈哈,朕的儿子完成了老刘家一直以来的心愿,朕作为他的父皇,也是有大功于大汉的,太好了!”
想到自己会被后人所赞扬和膜拜,刘启心里就美滋滋的。
他刘启有了天下至高的权力,如今又有了千古一帝刘彻的父亲这个荣誉,名声有了。
生前有权有名,死后还能被后世赞美,刘启别提有多高兴了。
只能说,不愧是大汉棋圣,当年就是下棋下不赢自己堂兄弟,直接用棋盘了他。
如今,还是一如既往地不要脸。
连自己儿子的名声都要蹭,一个字:
6!
————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
帝都洛阳,皇宫。
“还真的要感谢武帝先祖他们重创匈奴,不然的话,那段战乱时期,匈奴说不定趁机占领中原了。”
刘秀感激地看着刘彻的身姿,说道。
“是啊,要是那样,咱们可就成为罪人了!”
阴丽华也是后怕地拍拍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
作为华夏儿女,阴丽华实在无法想象,要是蛮夷占领了中原大地,将会怎样对待他们。
更何况,将自家弄丢给异族这实在是耻辱,死后都没脸见列祖列宗。
宋朝皇帝:咳咳……,别说了,别说了……
“是啊,幸亏先祖替咱们这些后人扫除了最大的威胁,否则,朕即便再度恢复汉室天下,那也会重蹈前汉的覆辙,面对一个强大的蛮夷威胁。”
想想前汉从建立直到汉武帝,才打破匈奴威胁,那是多么艰难。
还好自己重新建立的大汉没有匈奴那个强大的威胁,否则,他刘秀恐怕也只能忍受欺负了。
毕竟,战乱多年,虽然平定天下,但国家凋敝,百姓不堪重负,不宜再大规模地动干戈。
“唉~,这世界上弱肉强食,国家之间更是斗争不停,不可避免的,不知道未来有没有一天没有战争呢?”
阴丽华叹了口气,脸上无奈地说道。
阴丽华也是从战乱过来的,他见过战乱时期有多么可怕,天下黎民有多么凄惨可怜。
她真心希望不要有战争。
不过,她知道希望只不过是希望,不能实现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战争不可避免。
————
东汉末年。
北方,曹府。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愧是武帝陛下,说得真的是太好了,我都想去草原上砍几个异族了!”
夏侯惇双眼放光,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咳咳……”
郭嘉咳嗽几声,笑着说道:
“你还别说,这话听起来一阵热血沸腾,我这个体弱多病的读书人都有要和异族大战一场的想法了。”
“呵呵,对啊,俺们也一样!”
众人激动地异口同声。
“咳咳,那个奉孝啊,你就算了,就你那身体,我可不想失去你啊!”
曹操干咳两声,开玩笑道。
“对对对,主公说得极是,奉孝你那看着二三十实际上已经堪比五六十岁的身体,就别折腾了!”
荀彧调侃道。
曹仁:“确实,奉孝,就你那身体,你还是留着多喝两年酒吧,杀敌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我们了!”
程昱:“咦?话说回来,奉孝,你还是把你那些个不良嗜好给戒了吧,这样说不定你身体会好呢!”
曹操闻言,眼睛亮了,心里一动,劝道:
“奉孝啊,这个可以有啊!”
“你想啊,如今天幕现世,可以观看后世的事情,你要是不保重身体,可就看不到了哟!”
郭嘉觉得有道理,勉为其难地同意:
“咳咳……,既然主公这么说,那好吧,不过,这酒可不行!”
曹操:“哈哈哈,你呀你,你可真是个酒鬼,干脆泡在酒坛里算了,好,酒就不用戒了!”
还好还好,奉孝这小子听劝了!
曹操心里一阵庆幸和高兴。
————
隋朝,开皇年间。
长安城,皇宫。
“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确实够绝,自他之后,汉朝的那些藩王逐步衰弱,对皇帝够不成威胁了。”
独孤伽罗也是感慨推恩令真的是天下第一阳谋,而想出这个计谋的主父偃确实是大才。
杨坚闻言,很是赞同,说道:
“若是朕遇到这种情况,也会使用此计。”
“而且,这推恩令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主父偃当真是厉害啊!”
独孤伽罗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她深知杨坚的智谋和手段,相信他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定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两人继续观看着天幕上的影像,心中涌起对古代先贤智慧的敬佩之情。
“先贤的智慧不容小瞧啊,而作为后人,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应该感恩。”
先辈留下的宝贵知识,惠及后人,后人才能站在他们肩膀上看待世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当对先辈常怀感恩之心,他们留下的宝贵知识更要传下去。
一代代的知识智慧传承不绝,这才是华夏永恒的基础,文明源远流长的根源。
——
(http://isfxs.com/book/DCI0CI-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