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
长安城,皇宫。
杨坚看着李世民的相貌,疑惑地说道:
“咦?朕怎么感觉这个李世民这么熟悉啊,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这个时间,李世民还未出生,杨坚自然不知道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
只不过,看到了李世民的模样,杨坚还是感到熟悉。
“陛下,你还别说,我也觉得这李世民面容熟悉,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了。”
独孤伽罗听杨坚这么一说,仔细地看了看视频里李世民的容颜,蹙着眉头,只感觉熟悉,似曾相识,想不起来了。
能想起来才怪了,视频里的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儿子,和李渊有几分相似。
但是,如今李渊都到中年了,容颜肯定变化,自然无法将两者联系起来。
当然,杨坚意识里并没有想到他的隋朝会二世而亡。
否则,根据唐朝的国号,他估计能够推出几分真相。
“算了,华夏历史上那么多人,总会有面容相似的,这是正常不过的,不必多想了。”
独孤伽罗看着杨坚的模样,安慰道。
“唉~,不知道为何,朕见到这个李世民,就会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杨坚闻言,叹了口气,说出了心里的不祥感觉。
当然不妙了,不妙就对了!
这可是你表侄孙,而且他和他老爸,也就是你表侄,还夺了你杨家的江山。
“呵呵,你没看前面的华夏朝代歌?唐朝就是隋朝的接下来的朝代,作为接替甚至有可能就是灭了我大隋的朝代,你看到李世民心里不对劲这是有理由的。”
独孤伽罗闻言,露出笑容,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劝杨坚不要多想。
“好吧,皇后你说的对,朕还是不用多想了。”
杨坚闻言,这才不再多想。
“现在朕就想通过天幕,了解朕的大隋到底是传了多少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那样可以留下圣旨提醒一下后辈。”
杨坚随即看了看天上的天幕,缓缓说道。
“操那么多心干嘛,说句不好听的,后世的儿孙还一定遵循你的圣旨呢!”
独孤伽罗不以为然地说道。
虽然对于后人来说,你是先祖,但是,后辈还不一定遵循先祖的遗命。
毕竟,到了几百年后,你都早死了,你还指望后辈遵守你下的命令?
要不然,那些朝代到了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皇帝违背祖制了。
说到底,人走茶凉。
“呵呵,你说的朕知道,尽人事听天命,朕把能做的做了,剩下的就没有遗憾了。”
杨坚作为皇帝,怎么会不知道人性?
只不过,他要是以后通过天幕知道能够挽救隋朝的关键信息,他一定会留下遗诏给后辈。
好歹隋朝也是他打下的江山,不可袖手旁观。
至于后辈怎么样,那就看他们的了。
反正,杨坚该做的做了,怎么取舍是后辈的事情。
————
而就在人们议论时,咱们主人公李世民这边,则是高兴不已。
唐朝,贞观年间。
长安城,皇宫。
“快看,二郎,是你耶,太好了你是千古一帝!”
长孙皇后看到李世民的名字出现在天幕上,愣了一下之后,高兴和骄傲地扒拉着李世民,说道。
“二郎你当选千古一帝,这下没人再胡乱说了,毕竟,这可是上天肯定的。”
长孙皇后真的是替李世民高兴。
作为李世民的皇后,她太清楚李世民的担忧了。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皇位是杀兄囚父得来的,这让好些人抓住这一点使劲嘲讽。
那些,李建成的旧党更是以此做文章,到处骂李世民。
如今,李世民被评为千古一帝,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没办法了。
“哈哈哈……”
“好好好,没想到后世之人那么理解朕,还将朕评为千古一帝,太好了!”
李世民当听到自己的名字之后,立马激动得喜极而泣了。
后世之人不光看到了他的缺点,更是看到了他的优点。
不像现在的某些人那样,揪住自己的错误使劲抨击,而自己的功劳却一点也看不见。
这种被人理解的感觉,李世民感受到了,太让人想哭了。
~(>_<)~呜呜
“呵呵,不管你们如何骂朕,但是,千百年之后,夸朕的占据大多数,世人的眼光总是雪亮的!”
“观音婢,你看到了吗,朕登上天幕的千古一帝了!”
随即,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傲娇地说道,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呵呵,好,恭喜二郎了,这下再也没人敢反对你了。”
望着李世民在自己面前卖萌的模样,长孙皇后就像知心大姐姐一样,温柔而又柔情地夸奖道。
身为皇帝,李世民在大臣面前威严,也只有在自己最爱的女人面前才会这样一点皇帝的样子都没有。
…………
唐朝,开元年间。
长安城,皇宫。
李隆基得知李世民是千古一帝之后,喜形于色,立马让人与民同乐。
虽然不是他李隆基,但是,那可是他的亲曾祖父,他自然是与有荣焉。
“哈哈哈……”
“是曾祖父他老人家,好啊,太好了,我大唐出现千古一帝了,如此大喜事,必须要与民同乐!”
“高力士,传旨,我大唐太宗皇帝荣登千古一帝,天下同庆,大赦天下!”
“奴婢遵旨!”
杨玉环见状,也是高兴地祝贺道:
“我朝太宗皇帝真的是太厉害了,华夏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他老人家能够被选为千古一帝,真是让我等后辈倍感荣耀。”
杨国忠:“太宗陛下文治武功皆是皇帝里的上上之选,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李白喝着酒,看着天幕上的李世民,高呼道:
“昭昭大唐,光耀世界,万国来朝,如今我朝太宗文皇帝陛下登顶千古一帝,大唐威名将更进一步,生于如此国家,甚幸,甚幸!”
“哈哈,太白这句话说得极好,从今日之后,我大唐的威名将更加远播海内外,作为大唐子民,我等倍感荣幸和骄傲!”
李隆基畅快大笑,道。
“大唐万岁,太宗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顿时,群臣山呼万岁,话里透着激动、骄傲、自豪,还有崇敬。
…………
(http://isfxs.com/book/DCI0CI-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