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登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北方草原上的东突厥可汗颉利趁着大唐内部新旧政权交替,内部不稳的时候,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说起东突厥,就不得不说突厥这个部落,他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巅峰时期,隋朝都对他忌惮万分,还是后来隋文帝杨坚用计将其分化成为了东突厥和西突厥,这才避免了突厥对中原的威胁。】
【不过,隋朝太短了,华夏陷入了战乱,东突厥眼见中原战乱,趁机扶持如刘武周等势力,坐山观虎斗,意图将来入主中原。】
【当初的李渊,眼见许多势力都向东突厥妥协,为了不被孤立和围攻,也迫不得已只能向东突厥俯首换取支持,只不过,大唐建立之后,李渊拒绝向东突厥称臣。
为此,东突厥首领始毕利可汗率军攻打大唐,不过中途病死,东突厥不得不撤军。
但是,东突厥入主中原的主意从未断过。】
【这不,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后,大唐动乱,东突厥新任可汗颉利率军南下,突然的袭击,让李世民他们毫无防备,颉利可汗打到了都城长安不远的渭水之畔,形势岌岌可危。】
【还好,李世民临危不乱,用计谋设置疑兵让颉利可汗不敢乱动,李世民更是只带五人亲往谈判。
最后,李世民忍辱负重,付出大量财力之后,与颉利可汗达成盟约,东突厥这才退兵,大唐转危为安。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渭水之盟”。】
————
清朝,雍正时期。
北平城,乾清宫。
“突厥啊,那可是个强大的部落,也是得亏华夏那个时候出现了隋唐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否则,突厥恐怕早就入主中原,建立起第一个入主中原的朝代了。”
说到突厥,雍正虽然没见过,但是,不妨碍他能够猜到其强大。
毕竟,强大如隋朝和前期的唐朝都忌惮,可想而知,突厥那时候该有多厉害。
更何况,史书里记载了,写了突厥的强大。
“说到渭水之盟,算是唐太宗一生最大的耻辱了吧?但是,最后还是被他报仇雪恨了,厉害!”
说到李世民,雍正佩服。
虽然渭水之盟是耻辱,但是,李世民不忘耻辱,韬光养晦,最后报仇雪恨,值得佩服。
能屈能伸,这种人值得敬佩。
“若朕面临此等局面,也定当不会退缩。”雍正眼神坚定地说道。
“不过,突厥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如今我大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周边各国也在虎视眈眈,不可小觑啊。”
雍正话锋一转,自语道:
“朕不能自大、掉以轻心,需时刻保持警惕,以防敌方来袭。”
“特别是国内动荡的时候,就要更加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备了!”
————
明朝,永乐年间,Judy在位时期。
金陵,皇宫之中。
“一时屈辱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够打回去,在这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干得好!”
朱棣看到李世民那样,并不耻笑,而是平淡地说道。
当时,那种情况,李世民忍着屈辱,用钱财换得大唐平安,这已经很不错了。
以他一时的屈辱,换取整个天下和百姓的安宁,这种做法,敬佩都来不及,怎么会嘲笑呢?
再说了,李世民后面又不是没有将这份屈辱洗刷掉?
想当年,为了大局,朱元璋不也曾经向元廷服过软吗?
那又如何?最后,还不是报仇雪耻了。
朱棣认为,实力不如人的时候低头,没什么大不了。
只要以后打回去就可以了。
“父皇说得太对了,受到一时的屈辱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受到屈辱之后,不会自暴自弃,而是发愤图强,报仇雪恨!”
朱高炽闻言,一百个赞同。
人生在世,总会要有低头的时候,不丢人。
只要不要一直低头,那就好。
“就是,人家唐太宗虽然在渭水之盟里面丢脸了,但是,没过几年人家彻底报仇雪耻了,比起宋朝那帮怂包,那真的是天壤之别了!”
朱高煦对此,也很是赞同。
对于李世民,朱高煦很是敬佩的。
别人虽然低过一次头,但是,没过几年就报仇了。
说到宋朝,朱高煦脸上那就毫不掩饰的鄙夷。
宋朝,除了几个皇帝还可以,其余的有一个算一个,朱高煦都瞧不上。
面对敌人,又特么不是打不过,却要选择屈辱的活着,朱高煦看不起那些人。
“说起宋朝皇帝,除了极少数,其余的都是软蛋,要不是他们,我华夏怎么会落到那帮蒙人手里?真的是太可恨了!”
朱高燧听到朱高煦的话,立马对宋朝皇帝痛骂道。
想到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地下,受尽苦难,众人心头对宋朝的软蛋皇帝就更加不满了。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时期。
大都,皇宫。
“呵呵,现在颉利可汗那家伙有多得意,后面他就会有多痛苦了!”
忽必烈望着视频里得意洋洋的颉利可汗,嘲笑着说道。
忽必烈作为唐朝之后的人,自然清楚,后面东突厥被李世民灭掉了。
甚至就连颉利都被抓到长安,给李世民跳他们的胡旋舞了!
“这世间啊,强硬不弯之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是,那些能屈能伸之人才是大丈夫啊!”
刚毅不屈之人,人们会敬佩他,作为对手也是。
不过,要是能屈能伸之人,作为对手,那你可要小心了,往往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能够忍受一时的屈辱,为的就是活下去,伺机报仇,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同样这样的人,也是最值得让人佩服的。
就像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那样,被吴王夫差那样羞辱,他还能忍受,最后得到机会灭掉吴国,洗刷耻辱,这样的人既让人感到害怕,也让人感到佩服。
“呵呵,要是宋朝当年能够有勾践这样的皇帝的话,恐怕咱们就要遭殃了。”
“幸好,宋朝的皇帝是真的怂啊!”
忽必烈想到这里,十分庆幸道。
……
(http://isfxs.com/book/DCI0CI-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