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并蒂,各表一枝。
不提众人观影的感受,让咱们将目光转向天空上的天幕。
自天空上传来的乐曲之声依旧悠扬,天幕上视频画面跳动,解说之声响彻在大家的耳畔,对应的文字浮现又消失。
【在李世民灭掉东突厥这个强大的国家之后,周边各国就算是心怀鬼胎,但也不愿意触其锋芒,安分下来了,唐朝得到了安稳的发展。】
【当然,这世界上总是不缺不安分的,总有不知死活的想要搞事情,这不,过了几年,忘记了唐朝的强大,又有国家出来搞事情了。】
【西方的吐谷浑总是在唐朝河西走廊一带搞袭扰,李世民遣人警告,但害得不知死活搞事情,李世民大怒,派遣李靖率大军攻打吐谷浑,结局不用说,吐谷浑国王被杀,吐谷浑灭亡。】
【东突厥灭亡之后,曾经臣服于它的薛延陀趁机壮大,成为了漠北的老大,有了实力自然开始生起了不一样的心思,他开始不想臣服大唐。】
【李世民自然不会惯着它,派出大军对它讨伐,经过一番激战之后,薛延陀彻底被灭国,大唐疆域再度扩大。】
【丝绸之路,关系到大唐的经济命脉,也是连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李世民自然不会放弃。
为了掌控丝绸之路,也为了消灭掉不老实的国家,李世民分别对高昌、龟兹、焉耆三国发起战争。
结局不用多说,这三国尽灭,大唐携大胜之威彻底震慑住了西域各国,他们不敢捣乱,西域彻底掌握在大唐手上。】
【连灭掉三国,而且这三国都是被西突厥蛊惑的,李世民自然不想放弃罪魁祸首,打算整兵一举灭掉西突厥。】
【可惜或许是西突厥命不该绝,这个时候大唐东部的高句丽权臣苏文盖渊掌握大权,攻击大唐的附属国新罗,李世民遣使者质问,他置若罔闻。】
【李世民大怒,遣大军前往征伐,经过一番大战,高句丽丢失了大半疆土,遭受到重创,直接被打个半残,要不是高句丽气候不好,李世民身体不行,他非得灭掉高句丽不可。
不过,这一战,将高句丽打残了,老实下来了,给后面的皇帝灭掉高句丽打下了基础。】
【除了灭掉的国家之外,李世民在位期间,还将吐蕃打老实了,灭掉了中天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一场场的灭国之战。
大唐让世界各国瑟瑟发抖,再也不敢挑衅,许多小国为了寻求庇护,还专门千里迢迢进贡,只为了借助大唐的名声自保。】
【由于大唐的繁荣和强盛,加上李世民的仁慈,许多国家的人不远千里来到大唐学习,大唐迎来了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
清朝,康熙在位时期。
京城,乾清宫。
“每一位皇帝在位时期,都会发生战争,归根到底,还是野心勃勃之辈太多了!”
康熙颇有感慨地说道。
翻遍史册,你就会发现,除了那种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
其他的皇帝在位期间,或多或少都会有战争发生,要么是内部,要么是外部。
究其根底,还是野心勃勃之人太多了。
不甘心平凡的人掌握权力之后,就要搞事情,受苦的还是底层人民。
就拿康熙在位时期来说,准葛尔、北方沙俄,吴三桂、尚可喜还有耿尽忠三藩之乱。
这些基本上都是野心勃勃的家伙造成的。
“唉~,这世界上只要是人还有欲望,战争就不会消失,战争贯穿人类的历史!”
康熙叹息一声,无奈地嘀咕道。
“哼╭(╯^╰)╮!不过,只要朕治理好天下,那些野心之辈翻不起什么大浪!”
随即,康熙冷哼一声,自信满满地说道。
只要自己将天下治理好,百姓能够安稳。
那些人即便是有野心,没有百姓跟随,他们也没有用。
虽然百姓处于社会底层,但却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但凡成功造反的皇帝,哪一个都要争取民心。
否则,你再厉害还不是无根之水。
百姓如同大树的根,若是没有根,皇帝再厉害也是无用,迟早死亡。
————
明朝末年,明思宗朱由检在位时期。
京城,皇宫。
“唉~,不能小觑任何对手啊,否则,迟早会吃大亏的!”
“这句话果然一点毛病都没有啊!”
朱由检望着天幕,摇了摇头,叹口气,唏嘘不已,道。
唐朝的时候,契丹还是个小部落,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它已经变成威胁中原的巨无霸了。
还有就是明朝曾经瞧不起的建奴,如今变了威胁到大明的后金。
如今的后金强盛无比,大明在北方压力很大。
朱由检想到这些变化,颇有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感觉。
“要是朕有唐太宗那些厉害的武将就好了,那样,朕就可以解决后金这个心腹大患了!”
朱由检羡慕地望着视频里的李世民,渴望地说道。
只能说朱由检还是太想当然了。
就以明朝如今的腐败程度,不先清洗内部,给再厉害的武将都没有用。
腐败的官员只会拖后腿,没有钱财,打仗打个毛线啊?!
有句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内部稳定了,才能将所有的精力一致对外。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执政时期。
帝都大都城,皇宫。
“呵呵,不愧是名流千古的明君啊,李世民在位时期竟然灭掉这么多国家,开拓了这么多的疆域。”
“不过,论起开拓疆域的能力,还是朕的祖父更厉害啊!”
忽必烈坐在龙椅上,看着天幕上的影像,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成吉思汗当年纵横天下的英姿,就是他老人家带着蒙古一步步壮大,开拓了很大的一片疆域。
“不过,论起文治,朕还真的是要多多学习唐太宗才行。”
如今自己也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然而,忽必烈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不断努力。
文治方面,忽必烈自己确实不擅长,或者说,作为第一个统一华夏的外族,忽必烈还真不太懂。
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像唐太宗一样,任用贤臣,励精图治,让元朝成为更加伟大的王朝。
——
(http://isfxs.com/book/DCI0CI-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