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激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激辩

 

第72章 激辩

一个时辰后,李弦乘坐马车抵达皇宫,刚在宫门前下车,正巧撞见下早朝的文武百官,而百官之中就有李晋的身影。

自上次被李弦给坑了后,李晋在家中没少受崔婉容的窝囊气,终日被崔婉容指着鼻子叫骂,骂的那叫一个狗血淋头,颜面尽失,而这一切都是拜李弦所赐。

因此这几日,他恨李弦恨得直牙痒痒。

此刻,站在李弦面前,李晋面色铁青,眼里憋着一团熊熊怒火,盯着李弦怒而发问道:“逆子,你来皇宫作甚。”

“李某来皇宫作甚,与李尚书何干?李尚书与其有这个闲心关心李某,还不如多关心关心你那半死不活的二儿子。”

李弦冷笑着瞥了李晋一眼,毫不客气予以回击,一句话说完,李晋气到浑身发抖,脸色也由青转白,估计要是再狠狠气上一句,能直接原地升天。

“逆子,延儿可是你二哥,你连亲哥哥都不放过,与畜生何异。”李晋怒火中烧,抬起手指着李弦破口大骂。

然而李弦一脸淡定从容,丝毫没有因被骂是畜生而生气,毕竟急眼的人又不是他。

并且,李晋越是急眼,他越是高兴,他就喜欢这种别人看他不顺眼,却又奈何不了他的感觉。

“骂,李尚书,你接着骂,堂堂户部尚书,在宫门前破口大骂,也不嫌丢人。”

李弦轻蔑冷笑,紧接着迈开脚步扬长而去,他可没心思和李晋拌嘴,往后日子还长,总有那么一天,他会亲手撕烂李晋的狗嘴。

李弦这一走,李晋心中怒火更盛,本还想追上去将李弦狠狠斥骂一顿,但这里毕竟是皇宫,且还有诸多同僚在旁观看,若是再闹下去,定会损其颜面。

不值当,往后日子还长,区区一逆子而已,晚几日,一样能收拾。

……

不久后,李弦来到御书房。

此刻御书房内,除去建武帝这只老狐狸,谢玉和齐泰这两只老狐狸也在。

一时间,李弦心底有些犯迷糊,建武帝这是何意?要三司会审他?

“小子拜见陛下!”

李弦并未下跪,而是行的拱手礼。

对此,建武帝也并未在意,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向李弦询问道:“弦小子,听说你对朕意见很大啊。”

说着,建武帝脸色猛地一沉,眼神瞬间变得冷冽肃杀。

顷刻间,李弦惊愣住,眼神幽怨看向谢玉和齐泰那两只老狐狸,八成是这两只老狐狸在背后告他御状,真他娘不是个东西。

李弦在心底一阵痛骂,与此同时建武帝再次开口:“你不用看他二人,朕想知道的事情,还无需他二人多嘴,反倒是你,胆大包天,连朕交代给你的差事都敢怠慢,脑袋不想要了?”

“要,小子一向惜命的很。”

李弦憨憨一笑:“但是陛下,有些事小子实在是做不来,若是陛下一定要逼小子去做,小子的项上人头陛下只管拿去。”

“俗话说得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比起朝堂上那些奸佞之臣,小子虽没什么本事,但对陛下忠心耿耿,因此小子愿意为陛下赴死。”

李弦一脸憨厚的笑容,说话间还故意将脖子伸出去,模样滑稽可笑。

站在一旁的谢玉和齐泰,望之也忍不住暗笑起来。

“听你这话的意思,你倒还是个忠君之臣。”

建武帝一阵无语好笑,同时他也清楚,李弦这是故意在给他使绊子,既是忠臣,他又如何能随意杀之,只是李弦这般牙尖嘴利,令他很是不痛快。

他是皇帝,生杀允夺是他的特权,怎能轻易被别人裹挟左右。

“小子自然是忠君之臣,并且陛下也是贤明之君,而贤明之君又怎会杀害忠君之臣,陛下,您说是吗?”

李弦依旧憨笑,扮着一副老实又人畜无害的模样。

“好你个弦小子,牙尖嘴利,一个劲给朕灌迷魂汤,原本是朕拷问你,现在倒好,成了你拷问朕。”

建武帝抬手指着李弦,无奈摇头叹气:“罢了,既然你说朕是贤明之君,朕自然不会杀害忠君之臣,但朕交代你办的差事,必须尽快完成,这是命令,不是商议。”

“陛下,小子……”

李弦面露苦色,感情忽悠了大半天,还是没忽悠住,浪费他口水,但要他去定宁家的罪,他是万万不能做的,一旦做了,他今后该如何于宁巧儿相处。

“怎么,还是不愿?”建武帝拧起眉头,表现出一丝不悦。

李弦苦着脸,捉急的挠了挠头:“回陛下的话,不是小子不愿,而是小子不能,小子收养了宁家的遗孤,且还认作了妹妹,若是小子应下陛下的差事,回头该如何与妹妹相处。”

李弦也不想隐瞒,宁巧儿的事必须尽快有个说法,否则遮遮掩掩,早晚得出乱子。

只是当他将此事说出口后,建武帝面色大变,如暴雨天般乌云密布,阴沉的可怕。

与此同时,齐泰也被惊吓到魂飞魄散,面色全无。

他是万万没想到,李弦竟会当着建武帝的面说这件事,此举于寻死何异?

谢玉也是被吓得不轻,几次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后都咽了下去。

“好好好,你李弦心善,朕反倒成了十恶不赦之人,你行此举,置朕的颜面于何地?”

建武帝一巴掌拍在桌上,拍的震天响,吓得谢玉和齐衡急忙下跪。

“陛下息怒!”

“皇兄息怒!”

“弦小子年轻气盛,做些糊涂事也在情理之中,但念在其曾献策有功,还请皇兄宽恕。”

谢玉急忙开口求情,同时还忙不停向李弦使眼色,想让李弦服个软,只要李弦肯服软,建武帝必定会从轻发落。

但李弦丝毫不于理会,站的笔直,甚至还不卑不亢高声扬言道:“陛下乃是贤明之君,贤明之君既要有治理江山社稷的雄才伟略,也应当有心怀天下万民的仁慈之心,若陛下连一个孩童都容忍不下,又谈何仁慈,谈何贤明。”

“可宁家行的是叛国之罪,你小子倒是仁慈,但若有朝一日,因宁家导致战火四起,江山倾覆,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此等罪责又该谁来承担?”

“你吗?”

建武帝勃然大怒,厉声斥问。


    (http://isfxs.com/book/EBBBEG-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