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欲离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我欲离宫

 

刘禅又想到了秦桧,他能看出来,秦桧今日所作所为,全都是在试探,在试探刘禅在李清照一案上的底线,在试探他与刘禅之间的君臣关系。

秦桧这老小子都能光明正大的承认自己“假传圣旨”啊。

当然,这也是一种试探。

这是在试探刘禅对秦桧本人的依赖,也是在试探刘禅的“议和”之心。

秦桧如此作为,反倒让刘禅放下心来。

频繁试探,说明秦桧还没有掌控全局。

刘禅明白,现在的秦桧虽然在朝堂上也很强,但还没有达到那个时空两年后残害岳飞时的那种程度。

既然如此,自己离开朝堂一段时间,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他决定要亲自去给岳飞筹备军马,顺便见一见南宋时期的另一位猛将——李世辅(李显忠)。

这时李世辅应该还在金国做官,算算时间,应该离他叛金归宋不远了。

对了,这个时期属于金国官员的,还有王重阳、辛文郁(辛弃疾之父)等人。

在那个时空之中,这些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均被南宋君臣暗中提防,没有得到重用。

刘禅寻思:赵构你怕个鸟啊?这些人在金国当官当得好好的,结果冒着全族被杀的风险叛金归宋,人家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心中那一份热血和对大宋的认同?这种人你还把别人防得死死的,有病啊。

没记错的话,李世辅(李显忠)为了归宋,全族被杀。

如果自己把他的全族都救下来呢?李世辅(李显忠)杀金军会不会更卖命?

刘禅心中出现这个想法后,翻了个身,让自己躺得更舒服些。

对,自己既然穿越过来了,就一定要做出改变,要不然就真白穿越了。

刘禅相信,只要自己将历史中的小事改变得够多,这些小事终将会像小溪汇聚成江河,彻底改变历史走向。

他于黑暗中看了看枕边的《出师表》,心内大安,瞬间入睡。

第二天,刘禅处理的第一件事,是一件丧事。

六十一岁的户部尚书章谊去世了。

刘禅心头一紧,这位管着南宋钱粮的清廉尚书,就这么走了吗?

不得不说,赵构识人用人还是有一套的。

单以绍兴五年为例,那年大旱,米价疯涨。

章谊用刘晏招商之法,增加了市场并提高了官府买米的价格,这样一来,便吸引大量的米商前来出售粮食。

由于米商的集中,市场上的米供应量增加,米价自然回落到正常水平?。

当然,“刘晏招商之法”实行起来颇为复杂,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

反正章谊一出手,立马解决了南宋在天灾年份最棘手的一个问题。

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着整个大宋的钱袋子,章谊不但没有中饱私囊贪污腐败,相反,此人为官极为清廉。

这是一个有着极强道德操守的人。

刘禅决定前往吊唁。

在章谊家里,他见到了章谊最后写给他的手书。

“……京西、湖北、淮南东西失业者最多,朝廷必欲每家给牛种、每人给钱粮以劝耕,则消耗甚巨,财力不足。今三大将(张俊、韩世忠、岳飞)各屯一路,如各捐数县地均给将士,收其馀以省转输,非小补也……”

三大将各自驻守一路,如果各自捐献几个县的土地分配给将士,剩下的用于节省运输成本,这可以省下很多钱粮啊。

南宋将天下分为“十六路”,相当于后世的十六省,刘光世在“苗刘兵变”彻底熄火后,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相当于各领一路。

这个提议与三国时期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倒有九分相似。

这个建议章谊在两年前就提过,不过赵构没有同意,今日再提,刘禅当然明白其一心为国之忠义。

刘禅将章谊的手书小心收于袖内,告慰了章谊家属之后,返回皇宫。

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之中的地位,一首是数一数二。

一为人事任用大权,一为户籍财经大权,是掌控朝堂最重要的两支大手。

如今户部尚书去世,自然有大把的官员想要上位。

这其中不乏有正在章谊府中吊唁的官员。

刘禅感到有些悲哀,这就是官场,呵呵……

他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该选谁呢?

刘禅在脑海中划拉着一个个官员的名字,最后锁定了一个人——李弥逊,嗯,就他吧,不但反对议和,还和主战派的李纲关系很好,绝对有助于“北伐”。

至于何时下命令让其上任?

不急不急,刘禅还想看看秦桧的反应,看他会给自己推荐哪路神仙。

今日的第二件事,杨沂中把秦桧的私生子林一飞带来了。

刘禅让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很柔和,很有长辈的风度,当他告诉林一飞自己要召他入朝做官时,林一飞跪倒在地,头磕得哐哐响,口中万岁不停。

秦桧早己在私下与林一飞相认,也想让他入朝做官,奈何秦府的那位王夫人视林一飞为生死之敌,秦桧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林一飞没想到,如今大宋官家居然主动召自己入宫,并且要给自己官做,这岂不是天上掉馅饼?

而且杨沂中告诉他,今天晚上不用回了,由他杨太尉亲自为林一飞接风洗尘。

林一飞感到自己走路都要飘起来了。

第三件事,张椿龄携小道士和王重阳前来。

“老神仙,是否真如传言所说?”刘禅问道。

张椿龄很无奈:“传言是真的,而且这本书也很玄妙,不可妄动。”

刘禅唯有苦笑收下《皇极经世书》,好吧,这回还真和秦桧有联系了。

他夺了赵构的神魂和气运,也就相当于帮赵构扛下了所有,自然包括与秦桧的这一段孽缘。

当下,不能贸然杀秦桧,否则就有可能是自杀。

真是憋屈啊。

张椿龄向刘禅引荐了王重阳。

刘禅得知王重阳的名号,还得多亏后世写武侠小说的那位。

但刘禅现在也十分清楚,小说毕竟是小说,真正的王重阳和“抗金”八竿子都打不着边。

相反,他考了金国的武状元,这是要报效大金攻打大宋么?

刘禅才不管这些,他现在决定,他要将王重阳打造成后世小说中的“抗金”人物。


    (http://isfxs.com/book/ECEIHI-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