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打高丽义不容辞,知详情低调参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打高丽义不容辞,知详情低调参军

 

“嗯……这完全是一个误会,我们不知道您是小将军的兄弟,所以才……”

“我没有纠结你们强行拉扯我,而是我想知道拉我走的原因。”

“其实就是上面下达的征兵任务,目的是打仗,你应该知道的啊?”

吴战这才想起自己看过的榜文,确实是在募兵:“你的意思是现在还在征战?前方战事吃紧?”

“还没有,需要提前备足兵马粮草,这次打的是高句丽,需要长途跋涉,不知到时需要交战多久。目前军队的募兵十分着急,不再是自愿,而是每户一到两个劳动力,不影响老幼生存的情况下。因为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兵源数量,不得己才加大力度,也......也就有了我们想强制拉走小将军的想法,对不起!”

“没什么?说开了就好。”吴战轻轻的摇了摇头,“你们也不必多想,还有我并不在意你们的举动,毕竟是为国效力,非常时期,大家都理解。至于我么?不要叫我小将军了,我和李震兄弟也是一面支援,你们可以首呼我的名字“吴战”!”

“属下不敢!”

吴战笑着看着众人:“你们的意思是我用玉符下命令首呼姓名?”

几人很是无奈,最终只得称呼他吴先生,吴战也只能应允。

“我有个疑问,那个高句丽在哪?”

“大唐的东北方向,河北道东部,隔海相望,算是附属管辖地区,那边几个国家都是俯首称臣的。北部是高句丽,主城是平壤和国内称,再往北是扶余,契丹,南部是此次求援的百济和新罗,还有伽耶。”

吴战没想到这个年长之人会了解的这么清楚,很是怀疑他以前去过那边。听着对方讲述,吴战也知道了新罗的金城,这明显就是吴冰脑海记忆中的大棒子国。

“是不是渤海东面?”

“听说那边有渤海国,先天二年,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高句丽那时是安东都护府的管辖范围,大唐疆域幅员辽阔,也间接的让那些地方起了狼子野心。”

吴战盘算了好一阵,那几人就站在一边静静地等着,不知眼前的小将军兄弟在思考着什么。

“你们募兵入伍的时间还有多久?”

“大约一月有余。”

“嗯.....给我三天时间,然后你们过来一个人,带我进军营。”

“啊?这边所募的兵都是普通的士兵,只能算丁。”见吴战疑惑,对方又询问道,“府兵制您了解么?”

吴战摇头,对方才仔细讲解。大唐一首沿用“府兵制”。以班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十西所,总称折冲府。实行出为兵,入为民的耕战一体藏兵于民的制度,士兵是来自建立在班田制上的自耕农、富裕农户,定期的服役代替赋税,平时在家藏兵器铠甲,大唐有需要则马上可以大量披挂上阵。

其实在这次征兵之初,不少人己经归队,类似于现代二次服兵役,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退伍一说,实打实的在役军人。

几人看出吴战好像什么也不懂,但还是耐心讲解。

“依编制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府长官为折冲都尉,正五品。副长官为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也称之为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对下为伙,设有伙长,每个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

“原来如此,你继续说!”

“以营为基本单位,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军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800-1500人。再往上朝中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再往上,就不是我们能了解的。”

吴战苦笑道:“也就是说,我即使入伍也只能称得上最基本的丁?”

“吴......吴先生说笑了,就您出示玉符,就可以统领一营了。”

吴战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并不想动用玉符,他想靠自己的军功换取将来的职位,几人不明白吴战为什么会如此选择。

“恕小的不敬,你的武功?”

“勉强有把力气,不会武功,否则你们认为能拉的动我么?”

“那.....那您还是不要入伍的好,先不说战场厮杀不长眼,就说您次次杀敌获胜,军功也是微乎其微,您只会苦了自己。

几人没有说他能否活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个我心里有数,再说杀敌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只靠武力解决的,有时候头脑也是无比重要的,这个你们不必担心。还有一件事求几位帮忙。”

“先生但将无妨,我们也会回归队伍,即使先生从丁做起,照拂一二还是没问题的。”

吴战摇头:“你们好意我心领了,我想说的是我会从丁做起,我需要你们帮忙的是正常登记造册,将我的身份彻底隐藏起来。”

“啊?”

几人吃惊的望向吴战。

“您这样的话,将来让小将军知道,属下绝对人头不保,还请先生另作打算。”

“那就换成另一种方式,我用这玉符命令你们,或者干脆我将这玉符扔了,然后换一个地方,重新进入军队。”

“万万不可,这同样会要属下的人头的,我.....我们听从先生便是,若有朝一日小将军怪罪下来,还望先生能为我们辩解一二。”

吴战点头:“放心吧,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无关,李震兄弟又怎会迁怒于你们?”

几人来忙开口道谢,暗中放下悬着的心。

“那就三天吧,还有就是能否找人看护此宅院,我会留下一些银两与他的。”

“这个先生就不用担心了,一是您的房屋会登记造册的,到时会有官印在,他日卸甲归田,一切还是您的。另外,此地管事也会安排人打扫清理的。”


    (http://isfxs.com/book/EECJ0F-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