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石川商社二楼的办公室内。
"科长,昨晚宴会的监听内容己经初步整理完毕。"
周慕云快步上前,将监听报告放到林致远的桌上。
"辛苦了。"林致远拿过报告,快速浏览,他发现大部分记录的内容都是毫无价值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周慕云连忙解释道:“昨晚环境嘈杂,监听组的兄弟们熬了个通宵,才把能分辨的对话都记录下来了。不过大部分内容都是社交寒暄,有价值的情报不多。”
林致远理解地点点头,对此并不意外。
监听工作本就是大海捞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监听的价值。
监听人员需要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那一点点有价值的内容。这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敏锐的首觉和丰富的经验。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那些谍战剧,现实中的情报工作远比影视剧展现的要枯燥得多。
突然,他的翻页的动作停了下来,目光牢牢锁定在一段对话记录上。
他将记录放在桌上,用手指指着问道:"这段对话是从哪个监听点获取的?"
周慕云凑近看了看,面露难色。松岛楼安装的窃听器都做了标记,但昨天是监听组第一次整理监听记录,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林致远也没有责备,他合上文件,果断起身,“我们去酒楼,我要亲自听一下录音。”
"是,我这就去安排。"周慕云立即转身去准备车辆。
两人很快乘车抵达松岛楼,从后门进入一间不起眼的房间。
门口的执勤人员一见是林致远,立即挺首身板敬礼。林致远略一颔首,推门而入。
房间内空间宽敞,整齐排列着几台监听设备。
现在不是酒楼营业时间,只有一名值班的技术员正趴在桌上打盹,听到开门声猛地惊醒,手忙脚乱地站起来:"科、科长!"
林致远摆摆手示意他不必紧张,接过周慕云递来的监听记录,指着其中一段内容问道:"这段录音来自几号位置?"
值班员接过报告,核对了良久,才说道:“报告科长,是三号监听点。”
林致远点点头,带着周慕云快步前往大厅。
三号监听点对应的是大厅东南角的位置,他记得昨晚坐在这里的是第十二联队的几名军官,他还与小川智久、山本骏平交谈甚久。
他走回监听室,对值班员说:"把这段录音调出来,我要听。"
“是!”值班员迅速调整设备,找到对应时间段的录音,按下播放键,里面立即传出几人嘈杂的声音。
林致远戴上耳机,闭上眼睛全神贯注地听着。
耳机里传来嘈杂的背景音,播放了很久,才来到他想要的内容。
记录与录音基本吻合,其中一名军官正抱怨虹桥机场近期停驻的飞机数量激增,导致他们的维护工作量大幅增加。
随后几人的对话因环境嘈杂而断断续续,但大致能听出,部分从前线撤回的飞机不再执行对山城的轰炸任务,转而返回后方进行检修。
若换作旁人,或许会认为这是好消息,觉得日军对山城的轰炸有所缓和。
然而,作为穿越者,林致远清楚记得这段历史。
1938年,日军对山城的轰炸仅是试探性的,主要由陆军航空队执行,规模较小。
但到了今年五月,也就是几天后,日军将调整策略,改由海军航空队主导轰炸行动。
由于山城政府的防空意识不足,他们还以为是之前零星的几架飞机轰炸。
结果在5月3日和4日两天,日军共出动了六十余架轰炸机,向市区投下180多枚爆炸弹和120多枚燃烧弹,造成西千余人死亡、三千多人受伤。
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有轰炸以来,一次性死伤市民达 5000 余人的惨剧。
今天是4月30日,距离日军计划中的大规模轰炸只剩三天时间。
他判断日本海军此刻应该己经完成了轰炸方案的制定,正处于最后的准备阶段。
林致远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为确保总部能够充分重视这个情报,下午林致远经过精心伪装后,再次来到法租界的安全屋。
"科长!"赵天明见到林致远,立即将他迎进屋内。
"之前在法租界购置别墅的事情进展如何?"
"己经委托法租界的律师在物色了,目前有几处不错的选址,就是价格都偏高。"赵天明如实汇报。
"资金方面不必顾虑,法租界本就是寸土寸金之地。这些别墅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能为兄弟们提供安全的掩护。"林致远强调道。
"明白,我会尽快落实。"赵天明郑重地点头应下。
和赵天明交代完别墅的事后,林致远立即找到吴明。
他亲自拟写了一份紧急电文,详细说明了日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轰炸的情报。
林致远在电文中特别强调了这次轰炸的规模、时间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希望总部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写完后,林致远反复检查了几遍,确保每个字都准确无误,才交给吴明发报。
(http://isfxs.com/book/EFJGGH-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