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开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7章 开海!

 

……

这可给朱高煦吓了一跳,当即便开口道:

“老李啊!你这是什么表情啊,本王应该只是最近有些虚弱,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而李时珍听到朱高煦的话也是眉头舒展,然后收回把脉的手看向朱高煦缓缓开口道:

“咳咳!汉王殿下回去吧,平时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不用再在下这边浪费时间了!”

卧槽!

“老李!这不对吧,本王觉得自己还能够抢救一下啊!”

李时珍看着汉王一脸恐慌的模样也是满脸诧异之色,这汉王殿下似乎没听懂自己的意思,当即便又耐心解释道:

“殿下怕是误会了,在下的意思是,汉王殿下您身体强健,不需要进补,回去之后吃点好的,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平时房事节制一点就行了!”

额……原来如此!

朱高煦闻言也是有些尴尬,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啊,一个医生给你看完病让你回去想吃点啥吃点啥,这换了谁谁不害怕啊!

不过临走之前朱高煦还是问李时珍要了点枸杞子,回去泡着喝,不然是真的顶不住啊!

……

奉天殿。

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就连昨夜又被韵儿拉着奋战一夜的朱高煦也一大清早被宫里来的人吵醒了,朱棣要求他参加大朝会,说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没办法,迫不得己之下朱高煦也只好顶着个黑眼圈来上朝了。

一旁的朱高炽看着自家二弟这副模样当即便乐呵呵地开口道:

“呵呵!二弟啊!怎么几日不见你竟变地如此憔悴了?”

看着自家大哥那幸灾乐祸的模样朱高煦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便一脸无语地开口道:

“还不是娘!催着韵儿赶紧生个子嗣,唉!”

对于自家二弟的遭遇朱高炽还是很理解的,当初爹还是燕王的时候他就是这么过来的,好在后来瞻基出生了太子妃张氏才勉强放过他。

而这时,朱高煦又有些疑惑得开口询问道:

“话说大哥!到底是什么事儿啊,连我都给叫来了!”

面对朱高煦的问题,朱高炽也没有回答,而是乐呵呵的开口道:

“呵呵!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商量好的,今天只是相当于是个宣布仪式罢了!”

……

没一会儿,朱棣就缓缓入场,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贺!

随后朱棣给了身旁太监一个眼神,那名太监当即便拿出了一份提前写好的明黄色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即日起,设立宁波港、苏州港为大明海上贸易通商口岸,允许海外商人在特定区域进行货物交易买卖,大明商船也可从以上两个港口出海经商贸易,所获钱款一律按大明商税缴纳。

海外商人在大明经商所得,也需按大明特定商税缴纳。

钦此!”

圣旨一出,下方文武百官皆是议论纷纷,有人面带喜色,有人面带愁容。

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都挺开心的,经过多日的商议 可以确定的是开放海禁之后对大家都有利。

然而就在此时,那名太监又从怀里掏出了第二道圣旨,开始念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为了维护大明的海上贸易安全,朕决议组建新式大明水师,特设江南船舶司,负责海上贸易商船以及大明水师战船的建造,新的大明水师满员五万将士,由汉王朱高煦负责组建训练。

钦此!”

啥玩意儿?

那名太监的话音刚落,朱高煦就懵了。

怎么莫名其妙就还有他的事儿呢?

也没人通知他呀,老头子这事儿干的不地道啊,也不跟他提前商量一下。

而此时的朱棣则是满脸戏谑之色的看着下方一脸茫然的朱高煦。

对于老头子的突然袭击,朱高煦表示很无奈,毕竟圣旨都发了,公然抗旨终究还是不太好的。

而对于这道圣旨在场文武百官也没有任何异议,毕竟海上贸易不只是那些商人,他们所在的家族或者与之相关的人员都有人去参与这场海上贸易。

所以保障基本的安全是有必要的,而且汉王朱高煦的战力人尽皆知,由他组建的水师战斗力必定不会差。

这次大潮会也为争吵多日的商税和海禁政策划上了一个句号,至于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问题出现在出台相应的改良方案吧。

……

乾清宫!

“卧槽,你们俩货坑我,我怎么就成水师统帅了?你们怎么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就做决定了?”

朱高煦心里那叫一个气呀,于是乎一下朝就首奔前进宫找到朱棣和朱高炽,一上来就是一番声讨。

而面对自家儿子那暴跳如雷的模样,朱棣也是呵呵一笑而后开口道:

“呵呵!跟你商量?跟你商量你能同意?”

听到朱棣的问题,朱高煦沉默了,心中暗道:那必然是不可能同意的啦,自己在家躺得好好的莫名就被抓去当苦力了。

朱高煦算是看明白了,这是自家老头子和自家大哥合起伙来坑自己啊!

对此,朱高煦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而后开口道:

“想让我去训练水师也可以,但我有几个要求!”

哦?

朱棣闻言也是满脸好奇的开口询问道:

“什么要求?”

“第一!我要戚继光当我的副将,而且我不可能永远统领水师,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戚继光就是这支水师的统帅。”

“可以!”

对于朱高煦的这个要求,朱棣当然是欣然同意,他对于戚继光这个将领也是极其看好的,而且大明北方的边患基本平定,未来海洋才是大明的主要发展方向。

大明也确实需要一个能够统领水师的将领,而戚继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二!征兵地点我会选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经常遭受倭寇侵略的地区,我会在这种地区重点征兵。”

嗯?

对于朱高煦的第二个要求,朱棣和朱高炽都表示有些不解,在沿海地区招兵他们能够理解,可为何要选择时常经受倭寇侵略的地区呢?

……

PS: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喜欢,还希望家人们能给作者一个五星好评,感谢。


    (http://isfxs.com/book/EGEHFI-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