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 章 混世魔王(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 章 混世魔王(二)

 

1981年夏,军区大院,蝉鸣聒噪,树影婆娑。

10岁的谢予安带着8岁的弟弟谢予宁,从附近邻居到霍霍全军区也不过用了一年时间。

此时他们正进行着一场“军事演习”——目标是后勤处王主任家那棵刚结果的枣树。

祸事一:偷枣惊动警卫连?

两兄弟趁午休翻墙进院,谢予安负责爬树摘枣,谢予宁在树下放哨。

不料谢予宁看见巡逻的警卫,一紧张吹了声自创的“敌情警报”——学的是电影里的冲锋号。

警卫连以为有紧急集合,全副武装冲过来,结果逮到俩“小特务”正往兜里塞青枣。

后果?:

王主任叉腰骂街:“小兔崽子!枣还没熟呢!”

谢云舟被叫去后勤处写检查,徐小小罚兄弟俩给全院站岗一周,见人就敬礼:“报告首长,我们改过自新!”

祸事二:手榴弹模型换真货?

谢予安从军事展览室“借”了个训练用手榴弹模型,和弟弟在操场模拟炸碉堡。

正巧遇上新兵训练,班长看见他们手里的“家伙”吓得魂飞魄散,一个飞扑按倒兄弟俩,结果发现是木头做的。

后果?:

训练处张参谋黑着脸:“你俩能耐啊!明天开始跟着新兵跑五公里!”

徐小小没收了谢予安的“军械库”(一盒子弹壳、铁丝枪),谢云舟却偷塞给儿子一本《孙子兵法》:“打仗要用脑子!”

祸事三:大喇叭播“敌军来袭”?

谢予宁发现广播室钥匙挂在门框上,两兄弟溜进去,对着麦克风字正腔圆学新闻联播:“注意!敌军空袭!全体疏散!”

大院瞬间炸锅,家属们抱着孩子往防空洞冲,连食堂大妈都拎着锅铲跑出来。

政委亲自上门,谢云舟罚站军姿两小时,徐小小揪着耳朵训话:“你爸当年打仗都没你们能造!”

兄弟俩被发配去养猪场劳动改造,结果谢予安给猪起了“坦克”“冲锋号”的名字,继续搞“军事训练”……

多年后,老辈人提起谢家兄弟仍牙痒痒:“那俩混世魔王,祸害程度堪比一个加强连!”

不但继承老爹的长相,还完美继承老爹的“闯祸基因”,大院的人全被嚯嚯过。

7月的京市己经热得像个蒸笼,军区大院的槐树上知了叫得人心烦。徐小小站在二层小楼前,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白底蓝花的的确良衬衫后背己经湿了一片。

"谢云舟!你儿子又跑哪儿去了?"她朝屋里喊了一嗓子,声音清脆得像打铃。

屋里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接着是谢云舟低沉的回应:"我哪知道?不是你看着的吗?"

徐小小叹了口气,把手里拎着的网兜放在门廊的水泥地上。网兜里装着刚从小卖部买来的北冰洋汽水和一包动物饼干,玻璃瓶上还凝着水珠。

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下午西点二十,距离上次见到那两个小祖宗己经过去了三个小时。

"完了完了,准又惹祸去了。"她小声嘀咕着,快步走进屋里。

谢云舟正蹲在地上修理收音机,军绿色背心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宽阔的后背上。

他头也不抬地说:"别一惊一乍的,男孩子皮一点正常。我小时候——"

"你小时候把鞭炮扔进食堂的粥锅里,"徐小小打断他,"结果你爸让你在太阳底下站了西个小时军姿。"

谢云舟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这不挺好,我现在站姿多标准。"

徐小小正要反驳,大院里的高音喇叭突然响了起来:"请谢予安、谢予宁的家长立即到锅炉房来,重复一遍,请谢予安、谢予宁的家长立即到锅炉房......"

夫妻俩对视一眼,同时冲出了家门。

锅炉房前己经围了一圈人。徐小小挤进人群,眼前的景象让她差点背过气去——她的俩个好大儿,正站在一堆煤渣上,从头到脚黑得像两块炭,只有眼白和牙齿是白的。

更可怕的是,他们手里各举着一根点燃的柴火棍,周围的孩子正起哄叫好。

"谢!予!安!"徐小小一字一顿地喊道。

两个小黑炭同时转头,其中一个咧嘴一笑:"妈,我们在做实验呢!"

"什么实验需要烧锅炉房?"谢云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低沉得可怕。

"不是烧锅炉房,"另一个小黑炭——徐小小己经分不清是予安还是予宁了——兴奋地解释,"我们发现煤渣里有亮晶晶的东西,李爷爷说可能是云母,我们就想试试能不能炼出来!"

徐小小这才注意到,煤渣堆旁边摆着几个歪歪扭扭的"炼金装置"——用砖头搭的小灶,上面架着不知从哪捡来的破铁罐,里面黑乎乎的不知道煮着什么。

"都散了都散了!"谢云舟挥手驱散围观的人群,然后一手一个拎起两个儿子,"回家。"

那天晚上,谢家小楼的灯亮到很晚。谢云舟用搓衣板给两个小泥猴洗澡,徐小小则坐在小马扎上,皱着眉头思考对策。

"这样下去不行,"徐小小沉声说,"得给他们立规矩。"

谢云舟正给谢予宁搓背,闻言抬头:"你打算怎么办?"

"军事化管理?"谢云舟斩钉截铁地说。徐小小对这个办法不抱任何希望。

第二天清晨五点,尖锐的哨声响彻谢家小楼。

"起床!集合!"谢云舟穿着整齐的军装站在楼梯口,手里拿着一个铁皮哨子。

徐小小迷迷糊糊地从卧室出来,看到两个儿子穿着小军装——那是去年儿童节谢云舟特意给他们做的——歪歪扭扭地站在客厅中央,一个帽子戴反了,一个扣子系错了。

"报告首长!谢予安、谢予宁集合完毕!"大一点的予安有模有样地敬了个礼,小拇指却翘得老高。

谢云舟板着脸:"立正!"

两个孩子赶紧并拢双腿,却因为站得太急撞在一起,差点摔倒。

"从今天开始,你们要遵守以下纪律。"谢云舟掏出一张纸,

"第一条,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十分出早操;第二条,牙膏必须挤成标准1.5厘米;第三条,书包要按照弹药箱标准打包......"

徐小小靠在门框上,看着丈夫一本正经地宣读他连夜制定的《谢氏家规二十一条》,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她太了解这两个儿子了,这套军事化管理怕是坚持不了三天。

果然,当天下午就出事了。

徐小小下班回家,发现院子里静悄悄的。她推开门,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

"谢予安!谢予宁!"她扔下公文包冲进厨房,只见灶台上摆着一个铁罐,里面黑乎乎的东西还在冒烟,两个小罪魁祸首却不见踪影。

她正要发火,忽然听到阁楼上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徐小小轻手轻脚地上楼,推开阁楼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又好气又好笑——两个儿子正趴在地上,面前摊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旁边摆着几个瓶瓶罐罐。

"妈!"予宁先发现了她,小脸上满是兴奋,"我们在做火山喷发实验!书上说小苏打和醋......"

"所以你们把厨房搞得一团糟?"徐小小抱起手臂。

予安赶紧解释:"我们想按爸爸说的'弹药箱标准'整理书包,结果发现了这个!"他举起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不知从哪弄来的红色粉末。

徐小小走近一看,差点晕过去——那是她从稣联带回来的辣椒粉,辣度惊人。

"立刻收拾干净!"她命令道,"然后去写检讨,每人五百字!"

晚上谢云舟回家,看到两个儿子正趴在饭桌上写检讨,徐小小在一旁监督。

"怎么了这是?"他脱下军帽挂在门后的挂钩上。

徐小小递给他一张纸:"看看你儿子的'军事化成果'。"

谢云舟接过一看,是予安写的《我的理想》:"我长大后要当科学家,发明一种炸弹,能把学校的作业都炸飞......"

他忍不住笑出声,随即又板起脸:"严肃点!这是思想问题!"

军事化管理宣告失败后,徐小小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周六早晨,她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今天我们去稣联大使馆。"

"真的吗?"予安眼睛一亮,"能见到真的稣联人吗?"

"能吃到冰淇淋吗?"予宁更关心实际问题。

徐小小微笑着点头:"只要你们答应我一个条件。"

两个孩子立刻竖起耳朵。

"从今天开始,每天背五个英语单词。"徐小小拿出三本崭新的《新概念英语》,"我会检查,背不出来......"

"就不能吃冰淇淋?"予宁抢着问。

"不,"徐小小露出外交官式的微笑,"背不出来,我就把你们的光荣事迹写成外交简报,让所有大使馆都知道谢家有两个'小科学家'。"

两个孩子倒吸一口凉气——这招太狠了。

令人意外的是,予安和予宁在语言学习上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不到两周,他们己经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甚至还跟徐小小学了几句法语。

"妈妈,'你好'用俄语怎么说?"吃晚饭时予安问道。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徐小小回答。

"兹德拉斯...兹德..."予安结结巴巴地重复。

谢云舟放下筷子:"学这些有什么用?不如跟我学打军体拳。"

"你那一套不管用,"徐小小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孩子们需要的是引导,不是压制。"

谢云舟不服气:"那你的方法就管用了?昨天他们不是还把洗衣粉当化学试剂,搞得满阳台都是泡沫?"


    (http://isfxs.com/book/EIHCJJ-1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