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原主家屋前屋后都有些什么家当。徐小小晾好粮食,就围着房子转转,就见靠近围墙的左侧搭着鸡窝,当然鸡窝里有鸡毛鸡屎就不见鸡,翻翻原主的记忆就发现鸡早被拿去换钱了。这个鸡窝还得好好休整一下,毕竟今天没有养鸡,不代表以后没有鸡,现在鸡可是平常人家的重要资产,屁股银行可不是平常所说的,现在大多数人家就是靠鸡蛋来换取火柴,针线和钱票的。乡下人没有工作,就没有钱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票,虽然大队也会发一些票,但是发下来的票一年到头的做不了一件衣服,油票也只能用筷子粘上一点在锅底,像油炸什么的那是想都不要想。大多小老百姓的衣服是补了又补缝了用缝,甚至有的人家,兄弟姐妹凑不过一件衣服裤子,要出门了,不出门的兄弟姐妹躲在被窝。
屋后也是长着一些白菜和萝卜也是稀稀疏疏的,现在地里的萝卜也就和现代的红萝卜差不多,不过离冬天还有一个来月在长长也还是能挺过一段时间。厕所离鸡窝不远,就在后侧不远处,徐小小仔细瞅了瞅才发现堂屋开了一道门,走10米就能到厕所。这样还挺,离得不远,有点距离夏天味也不重。毕竟五六十的有个厕所就不错了,不至于露天解决个人问题。靠厨房的地方搭了一个茅草房用来堆放柴火。细细看来厨房也开了一道小门,方便进出拿柴火,这道小门是从厨房开的,平时不用就从厨房拴住。前院靠右侧有一口井,这使徐小小不用去村口挑水,离井不远处载着几棵树,现在这个季节叶子都掉光了,实在难以分辨是什么品种树。
屋前靠大门的地方还放着一个小石磨,真是意外之喜呢!找到的玉米粒可磨成玉米面了!走进杂物间,墙上用木钉,中间横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挂着一些农具,大小锄头,镰刀,还有的一些木钉上挂着草帽,簸箕,筛子等。
终于把这个家摸清楚了,趁着天色赶紧把肚子填一填。不然就要点煤油灯,现在家里就剩下一点煤油,能不用就不用。几下做完饭,吃完后,洗完碗筷,给锅里添上水,架上火,迅速解决个人生理问题,躺被窝里睡觉。这几天就打算去山里转转,多掏掏老鼠洞,日积月累,害怕日子过不下去吗?
就这样在山里转了几天,收获很不错呢,光玉米粒就有十几斤,还有花生,各种豆子也有小十来斤,再加上板栗榛子总算能松口气。
当然最最高兴的是大部队要分粮了。有了粮就不慌了。一大早,大部队的敲锣声吵醒,一般大部队有大事就会敲锣,这样省的一家一户的敲门叫人。
徐小小麻利的穿好衣服,拿上粮食袋向记忆的大队办公室走去,有原主的记忆,也能学着记忆里的样子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打招呼。到办公室的时候,院子里己经站满了人,家家人员拿着麻袋,等着装粮,一眼望去,衣服不是蓝色就是黑色灰色,偶尔也有一两件红色衣服,这一般都是今年刚进门的新媳妇。
(http://isfxs.com/book/EIHCJJ-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