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身旁这两个人说出了十几个人叽叽喳喳的音效声,余晚果断的伸出手打断了二位说道。
“停,我一个一个回答。
我现在身体没有任何的不适。
刚刚的头晕,恶心,都是怀孕之后的正常反应。
我可以坐飞机,身体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我现在不饿,也不想吃任何的东西。”
听到余晚的这话之后,言知行勉强的止住了想要继续问出口的问题。
想着现在还是等小师妹好好休息,明天回到了京城之后有刘老爷子在身旁,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随即言知行又看了看旁边呆头鹅一样的贺怀书,嫌弃的瞥了一眼之后对着余晚说道。
“那小师妹,今晚你好好休息,有什么问题的话,你让贺怀书到隔壁房间来找我。”
余晚对着大师哥点了点头之后目送着言知行出了房间门。
而这时候的贺怀书还盯着余晚发着呆。
余晚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之后,贺怀书这才回神似的站起了身子。
然后转过身,伸出手快速的在脸颊处抹了两下。
深吸一口气,平复好心情之后转过头看向了余晚。
余晚看着贺怀书还挂在眼角的泪水之后有些诧异。
贺怀书这人除了在床上激动的时候,会抱紧她,眼角泛点泪光之外。
余晚还是第一次看到贺怀书激动的流泪的样子。
余晚拉着贺怀书在她的身旁坐下,摸了摸贺怀书有些刺手的短发之后说道。
“放心,我没事,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而贺怀书这时候一把把余晚给抱在了怀里,把头埋在了余晚的肩颈处,周身都是余晚身上自带的清香。
余晚身上的淡淡的体香,是无数次贺怀书在午夜梦醒时,闻到的最为安心的味道。
“小余,谢谢你。”
听到贺怀书颤抖着声音说出这句话,余晚拉过了贺怀书的手,附在了自己的小腹前然后说道。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手指头大,还听不到我们在说些什么,但是还是想说。
爸爸妈妈很欢迎你的到来。”
说到这之后余晚也低下头看向了自己的肚子。
贺怀书的大掌覆于小腹,手心的温热瞬间蔓延到了余晚的全身。
而贺怀书这时候听完了余晚的话,也小心翼翼的对着余晚的肚子说道。
“谢谢你选择我们成为你的爸爸妈妈。”
贺怀书和余晚结婚这么久以来,身旁不是没有催生的人。
贺父贺母一向尊重他们的决定,但免不了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去怀疑。
为什么两个人还不生小孩。
包括余晚的两位老师,也明里暗里的打探过两个人,什么时候把要孩子提到日程上。
但余钟当时想着,自己的事业都还没有定下来,并不想孩子出生之后便围着孩子打转。
两个月前余晚的事业刚刚稳定下来,才和贺怀书商量两个人可以不用再刻意的去避免要孩子了。
在余晚没有同意要孩子之前,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一次意外都没有发生过。
而现在两个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时候,孩子选择了他们。
所以两个新手爸妈比谁都要激动。
这会两个人换好了衣服,躺在床上的时候,贺怀书就连身都不敢翻一下。
“小余,这床会不会有点硬?
小余,回到家里之后,我们要不要把房间搬到1楼来,这样你就避免上下楼梯了。
之前我们买了一套西合院,等回去之后我便把西合院重新修正一番。
装一间儿童房,再在院子里搭个秋千。
等孩子生下来之后,他就可以在院子里尽情的玩耍。”
余晚半梦半醒之间,听着贺怀书描述着以后的生活,嘴角也不免带起了一抹笑意。
深夜杨老这时候突然睁开了眼,从床上坐了起来。
“我知道她像谁了!”
说完这一句话的杨老快速的打开了自己的房间门。
然后忽视掉了这时候在走廊巡逻的两人诧异的目光,快速的拍了拍言知行的房间门。
言知行这时候刚刚睡着,听到拍门声,还以为是小师妹出了什么状况。
快速的起身,打开了门,便看到杨老爷子激动的站在他门前。
“杨老,这是出了什么事了?”
杨老这时候挤进了言知行的房间关上了门,然后转过头看向了言知行对着他说道。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对小余同志第一眼就觉得熟悉,好像在哪看过她了。”
听到这话,言知行一头雾水。
“小言,先别管那么多,你告诉我小余同志是不是没有父母?”
听到这话的言知行困惑的皱了皱眉,但还是诚实的回答了杨老。
“杨老,虽然很不想承认。
但是我小师妹有父有母,只是那两个畜牲,不配当父母罢了。”
听到这话的杨老心下有些疑惑。
不应该呀。
看着杨老这副模样言知行试探的问道。
“杨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这会杨老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明明余晚和他记忆里的那人长得这么像。
虽然自从那家人搬到南方去了之后便没怎么见过面了。
可是余晚的样貌是有七成和他们相像的。
本来自己心里都笃定了的事情,现在听到言知行说对方有父有母之后,就觉得是不是自己产生了什么误会。
这时候面对着言知行的提问,杨老摇了摇头说道。
“那可能是我误会了吧。”
看着杨老又不愿意同自己详细的说,言知行这时候挖着坑的对杨老提问道。
“杨老,我和小师妹两个人相识了这么久。
之前小师妹还没有回京的时候,我为了帮小师妹的忙,也是把小师妹家里的情况给打探了个彻底的。
你要是有什么疑惑,你可以同我说。
我总归是能比你了解的更为细致一点,说不定还能帮上你的忙。”
听到这话的杨老点了点头,觉得言知行说的有些道理,这才对着言知行说道。
“你知道江城首富阮家吗?”
听到这个问题,言知行仔细的回忆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
小时候曾听家里的长辈们提起过这个阮家。
名门望族,资产颇丰。
当年在最为困难的时期,更是散尽家财的救国。
后面在急需发展的时候,阮家更是拿出自己祖传的秘方开厂,研制了各种药品,救了许许多多的人。
只是后来听说阮家出了意外,从京城搬到了南方去,渐渐的就和京城的人家没了什么联系。
只不过阮家的财富值,放在京城也可以说得上是叹为观止。
但言知行想不明白,自己小师妹的事情又怎么会和阮家扯上关系。
(http://isfxs.com/book/EJCDGD-2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