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谋划益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章 谋划益州

 

成都城的芙蓉花苞在暮色中微微绽裂。

张松府邸的书房里,烛火将两个身影投在斑驳的竹帘上。

法正抚着青玉簪,望着案头曹铄的密信,金丝楠木书案上的《战国策》半开着,竹简间夹着的银杏叶早己发黄。

"子乔,这封信来得蹊跷。"法正的指尖划过"久仰孝首、子乔大名"的墨迹,"曹铄远在荆州,如何能精准点出你我?"

张松转动着腰间的错金带钩,矮小结实的身躯向后靠去:"天网的厉害,你怕是还不知道。"

他压低声音,"统领天网的,可是当年让王允殒命的贾诩。"

法正瞳孔微缩,想起传闻中那个算无遗策的毒士,好胜心让他有和对方一较长短的冲动。

"短短三年,从被曹操弃如敝履,到坐拥三州..."他轻叹,"此人年纪不过弱冠,却能让陈宫俯首、贾诩效命,绝非池中之物。"

张松突然嗤笑一声,抓起案上的酒盏一饮而尽:"刘璋那竖子,空有州牧之名!我荐你十数次,不过就给了你一个新都令!"酒液顺着他歪斜的嘴角滴落,在锦袍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法正摆了摆手,神色复杂:"刘璋守着蜀地沃土,却无半点进取之心。这益州..."他望向窗外巍峨的内城,"早晚会成为他人盘中餐。只是..."

"孝首是怕担上背主的骂名?"张松眯起眼睛,眼中闪过狡黠的光。

法正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若真要谋出路,总得有人去探探虚实。荆州离益州虽近,却也隔着重重关隘。"

张松猛地一拍大腿,震得酒盏里的残酒溅出:"有了!我明日就向刘璋举荐你出使荆州!名义上是互通有无,实则..."他压低声音,凑到法正耳边低语。

天渐渐暗下来,书房里的烛火忽明忽暗。两个身影在窗前交叠,宛如一幅乱世中的谋臣图。

窗外的芙蓉花悄然绽放,却不知这一夜的密谈,将如何搅动益州这潭看似平静的死水。

乱世之中对于普通百姓是苦难,不过也是英雄辈出时代,像法正和张松这样的谋士,不过是在乱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谁又能说,对亦或是错呢?因为他们有抱负,不可能跟着刘璋在乱世之中陪葬。

建安六年夏,黄河两岸的大地仿佛被水蒸气覆盖,将士们纷纷躲避寻找阴凉的地方。

南岸的曹军大营里,夏侯渊踩着瞭望塔的木梯登上高处,几名眼神好的士卒正在观察对岸。

对岸袁绍军的鹿角拒马森然如林,连营百里的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瞭望兵举着赤色令旗穿梭于营帐间的身影清晰可见。

青州北岸平原郡城头,袁谭着祖父袁逢留下的玉珏,望着南岸刘备军连绵的火帐,喉间泛起苦涩——这场隔着黄河的对峙,与其说是军事较量,不如说是三方势力的无声博弈。

三家就这样都在大眼瞪小眼看着对方,都在等待一个机会…

曹操和刘备虽然是盟友,其实双方都清楚,恨不得对方去死,之所以暂时结盟,不过是两人都盯上了袁绍这块肥肉。

乱世之中哪儿有那么多朋友和敌人,二人都是当世枭雄,都知道朋友和敌人转换只在一念之间,就像此前刘备视曹操为敌人,那不过更多是政治需要的口号,因为换成他刘备,一样不可能把权力交给皇帝,他这样做的话,必将面临下属反叛…

襄阳州牧府内,胡车儿铁塔般立在院门口,手中一对巨斧的红缨在暮色中如同一滴血。

书房里,冰块让这酷热的天气多了一丝凉意。

曹铄亲手拨开竹帘,案头的墨迹未干,烛火将他年轻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孝首先生,这位是我军军师,贾诩。"曹铄的声音沉稳如磬,掌心轻叩着檀木书案。

法正望着眼前这个银发微卷、眼神如鹰的老者,想起传闻中煽动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的毒计,不由得拱手一礼:"久闻文和先生算无遗策,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贾诩抚着山羊胡轻笑,袖口滑出半卷竹简:"孝首过誉了。倒是听闻孝首能从刘璋的眼神里,读出十七种心思?"

曹铄突然将竹简重重一按,震得竹简上的墨点飞溅:"不瞒二位,益州,是我们下一个棋盘。"他的目光扫过法正,像是要穿透对方的灵魂。

法正的手指微微发颤,却强作镇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曹将军虽有雄兵,但若不能破了山川之险..."

"孝首可愿做我的张子房?"曹铄突然起身,锦袍扫落案上的《益州舆图》,"助我拿下这锦绣巴蜀?"

法正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眼前浮现出益州豪强们醉生梦死的嘴脸。

他深吸一口气:"若新政在蜀中受阻,将军当如何?"

"天下超过九是他们口中的庶民和贱民。"曹铄的声音冷得像淬了冰,指尖划过腰间佩剑,"谁要拦着他们活路,这剑,就先斩了谁。"

法正突然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属下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他抬起头时,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只是益州豪强盘根错节,推行新政,需得..."

"用鲜血开道。"贾诩突然开口,眼中闪过一抹嗜血的光芒,"就像当年长安那场大火。"

曹铄扶起法正,随即望着二人,突然大笑:"文和、孝首,英雄所见略同!"

曹铄接着问道,"孝首以为攻打益州第一步是先攻哪儿?"

法正略微思考,看着舆图说道,"汉中,张鲁盘踞汉中数年,他和刘彰有杀母之仇,攻打他,刘彰必定乐见其败,攻灭张鲁,我军就有了攻略巴蜀跳板和后勤粮草基地。"

曹铄和贾诩相视一笑,法正所说和他们谋划如出一辙。

曹铄展开新绘的舆图,指尖重重按在汉中:"先取汉中,再分兵三路入蜀。孝首,说说你的谋划。"

窗外,大风袭来,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席卷益州的风暴。

法正蘸着茶水在案上勾勒,贾诩的羽扇轻点要害,而曹铄倚着雕花窗棂,望着窗外漫天星斗,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这巴蜀大地,终要换一个姓。

这一天,三个人在书房谈了一天一夜……


    (http://isfxs.com/book/G0BJF0-1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