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曹操决定出兵攻打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章 曹操决定出兵攻打刘备

 

建安三年腊月,北海郡的雪比往年都大,刘备的"刘"字大旗在城头猎猎作响。

刘备站在剧县(今天山东寿光市东南)城楼上,望着城外正在修筑的营垒,忽然想起曹铄在汝南说过的话:"青州大族好比墙上草,东风来了向西倒,西风来了向东倒。"

刘备转身对简雍笑道:"多亏孔北海的旧部接应,否则这冰天雪地的,两万大军怕是要冻成冰棍。"

……

许昌司空府内,曹操正在批阅军报,竹简下压着青州刚送来的密函。

曹洪推门而入时,正见曹操对着"刘备己控北海七城"的字样皱眉,砚台里的墨汁己结了薄冰。

"主公..."曹洪的声音卡在喉咙里,看着曹操手中的竹简欲言又止。

"说!"曹操头也不抬,指尖却捏得发白。

"杜氏...是关羽带走的。"

"砰!"竹简重重拍在案上,竹简滑落砸在青砖上,惊飞了檐下避雪的麻雀。

曹操猛地起身,衮服袖口扫翻了砚台,漆黑的墨汁在雪光映照下,宛如一滩凝固的血。

此时的曹操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关羽拐走了自己小妾。

“令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前来议事。”

西大谋士踏入书房时,扑面而来的除了寒气,还有刺骨的压抑。

曹操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酒樽,樽身上"忠孝"二字被磨得发亮——那是曹昂生前的遗物。

"老夫决定年后出兵北海,荡平刘备。"曹操的声音像冰锥落地,"今日只议如何用兵,不议是否用兵。"

荀彧与郭嘉对视一眼,率先开口:"主公,此刻冰封千里,粮草转运艰难。不如等开春后,借黄河冰消之势..."

"刘备在青州每多待一日,便是在老夫心口多插一刀!"曹操突然将酒樽砸在墙上,樽身裂开的纹路,恰似他此刻破碎的体面,"你们看看这个!"

情报在几人手中传阅,程昱的脸色越来越冷:"关羽身为汉将,竟行此等腌臜事!主公,当务之急是肃清朝中与刘备勾连之人,尤其是孔融那伙酸儒!"

"不可。"荀攸抚须沉吟,"孔融在士林中素有清名,若贸然诛杀,恐寒天下士子之心。不如先剪除其羽翼,再..."

"够了!"曹操挥手打断,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文若,你怎么看?"

荀彧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想起自己案头未拆的《汉仪注》——那是他试图维系的最后体面。"主公若欲出兵,属下唯有一事恳请:勿伤孔融性命。"他顿了顿,"毕竟,他是孔子后人。"

曹操盯着他的眼睛,忽然轻笑:"文若啊文若,你总想着平衡,可这乱世从来不是棋盘,而是屠场。"

曹操转向曹洪,"给你一个月时间,把许都城里所有敢和刘备通气的老鼠,都给老夫揪出来。"

"诺!"曹洪领命时,瞥见曹操袖中露出的双鱼佩残片,那是曹铄断亲时退还的信物,如今却被穿在一根红绳上,在风雪中晃出细碎的光。

"对了。"曹操忽然想起什么,"曹铄那逆子要大婚了。"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作为盟友,我们该送点什么贺礼?"

郭嘉挑眉:"主公是想借机探探徐州虚实?"

"知我者奉孝也。"曹操指了指窗外的漫天飞雪,"你亲自去一趟下邳,替老夫看看,他究竟是龙还是虫。"

"诺。"郭嘉起身时,故意将大氅裹得更紧,"不过主公得给属下多备些暖炉,否则怕是要冻死在徐州的风雪里。"

是夜,许昌城戒严的梆子声比往日更密。

曹操站在窗前,望着荀彧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几年前,两人在东郡第一次见面时的壮志豪情,可是曹操更加清楚,荀彧的心是向着皇帝的。

他曹操何尝不是一样,不过,随着势力增加和地位膨胀,曹操的内心和普通人一样,也变得不安分起来,有时上朝他都会不自觉偷瞄两眼皇帝刘协的龙椅。

他摸出曹铄的婚书,上面"徐州牧曹铄聘吕氏女为正妻"的字迹还带着墨香,却像一把刀,狠狠剜着他的心脏——那个曾经在他膝头背《诗经》都困难的少年,却成了他最忌惮的对手。

雪越下越大,曹操忽然想起曹昂让马给自己时的话:"阿铄愚笨,望父亲善待之。”

曹操握紧拳头,指节抵着冰凉的门窗,低声道:"子脩啊子脩,你弟弟如果愚笨,这天下谁是聪明人?现在不是父亲不想善待他,他现在分明是要取你父亲而代之啊!"

当郭嘉的马车驶出许都时,东方己泛起鱼肚白。

车帘缝隙里,他看见道旁的梅树开了,红梅映着白雪,宛如乱世里一抹不合时宜的艳色——就像即将到来的徐州之行,注定要在这冰与火的交织中,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下邳城的雪依然下个不停,同福酒楼的檐角己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

这座平日里接待往来商客的两层楼阁,今日被朱红色帷幔裹得严严实实,门楣上悬着的"徐州酒业盛会"匾额,在冬日暖阳下泛着鎏金光泽。

当曹铄的车架停在酒楼门前时,门口攒动的商人们瞬间安静下来,唯有檐角铜铃在寒风中碎成清响。

二百名陷阵营士卒身着锃亮的鱼鳞甲,如两列青铜雕像般分立台阶两侧。

曹铄掀开马车帘时,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这位传说中"割据九郡"的年轻州牧,今日只着一袭月白锦袍,腰间未佩长剑,只系着一枚刻有"徐州"字样的玉珏,温润如玉的气质与传闻中的铁血统帅形象判若两人。

"诸位远道而来,曹某有礼了。"他抬手作揖,声音清亮如击磬,"今日相邀,不为别的,只为让天下商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二楼雅间里,陈宫轻抚长髯,对身旁的陈登笑道:"主公这招'与商共利',怕是要惊破满朝士大夫的胆子。"

陈登望着楼下攒动的人头,目光落在几个身着胡商服饰的身影上:"院长且看,光是西域来的粟特商人就有三十余位,足见主公'市舶司'的名号己传到玉门关外。"

一楼大堂内,商人们交头接耳的声浪渐渐高涨。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南阳商人扯着嗓子喊道:"不知州牧说的'神仙醉专利',究竟是何章程?

拍卖二字在下实在不懂…"


    (http://isfxs.com/book/G0BJF0-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