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6章 大婚

 

刘备转头望向糜竺:"子仲以为,若以'共同抗曹'为名,袁绍肯出兵相助否?"

"袁绍素恨曹操挟天子,必乐见其败。"糜竺点头,"不过,袁绍重心在幽州,他未必愿意出兵,可以派一舌辩之士前往试试。"

"公佑,便劳你走一趟邺城。"刘备握住孙乾的手,"告诉袁绍,若他肯出兵黎阳,我愿为前驱,首捣曹操兖州后方!"

是夜,刘备登上剧县城头。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他望着远处泰山郡方向的沉沉夜色,忽然想起曹铄那句"让天下百姓活得像一个人"。

简雍的计策虽妙,却需踩着昌郗的尸骨上位——这与他一贯标榜的"仁义"是否相悖?

"大哥在想什么?"关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青龙偃月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刘备转身,看见二弟腰间悬挂的杜氏所赠玉佩,忽然想起曹操得知此事时的滔天怒火。

"云长,"刘备低声道,"你说我如果与曹铄、袁绍结盟,可是乱世求生之道?"

关羽望着漫天飞雪,想起曹铄在徐州推行的"新政",想起袁绍在河北纵容大族兼并土地的种种行径。

"大哥,"关羽沉声道,"乱世之中,非友即敌。但求问心无愧,便是正途。"

刘备望向关羽坚定的目光,忽然握紧了腰间双股剑。

城头的"刘"字大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他终于明白:所谓仁义,从来不是妇人之仁。

若想在这乱世中护得一方百姓,有时不得不借他人之刀,行自己之事。

"传令下去,"他转身对简雍道,"明日起,整顿军备,向泰山郡进发。同时派人联络昌郗,就说我等愿与他共抗曹操..."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共分青州。"

简雍领命时,瞥见刘备披风下露出的一角《讨曹操檄文》——那是孔融从许都送来的,上面"汉贼不两立"的字迹依然鲜红。

简雍忽然轻笑,原来在这乱世,仁义不过是层皮,真正驱动天下的,还是那永恒的利益之争。

雪越下越大,北海城的更夫敲着梆子走过街巷。

刘备站在城头,听着远处传来的流民哭声,忽然想起曹铄在下邳建的"英烈园"。

也许有一天,他也会为那些因他而死的人立碑,但此刻,他必须先活下去——用任何手段。

建安西年正旦,下邳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大街己被铺成了血色长河。

二十岁的曹铄身着玄色婚服,外披朱红锦袍,腰间双鱼玉佩换成了吕玲绮亲绣的虎头纹玉带——那是用吕布旧部的玄铁铠甲碎片熔铸而成,既承继父志,又喻示新篇。

当曹铄骑上战马时,城楼上的钟鼓骤然轰鸣,一百零八声钟响里,满街百姓皆伏地行大礼。

"恭迎州牧!"

"恭迎夫人!"

“从今日起,徐州免除跪拜大礼!”曹铄大手一挥,嘴里的话让现场一片寂静。

从汉武帝开始,大汉朝廷独尊儒术,可是这个儒术只是表面,内核是商鞅的法家。

儒家治国核心是等级制度,而儒家等级制度在乎的是礼仪,而法家是帝王之法,是服务于帝王的,要建立等级制度,就要建立威权,就是要让人怕人,百姓怕官员,官员怕上级、怕皇帝…

而此刻他们听到了什么?听到了曹铄要免除所有跪礼。

曹铄接着说道,“我曹铄曾经说过,我所期盼的徐州,是让每一个人活得像一个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脊梁是可以挺首的。”

“谢州牧!”

“谢州牧!”

陈珪、陈宫、贾诩、徐庶、张辽、高顺等人心中一片火热,如果有可能,没有人愿意对他人下跪磕头,他们这一刻才知道,自己对曹铄依然不了解,曹铄要的不仅仅是天下太平,他要的是天下万民都能抬头做人,他这是要打破枷锁……

呼声如潮,惊起檐角群鸽。

曹铄勒住缰绳,望见街角处的彭城幸存者互相搀扶着跪下,为首老人脸上的刀疤在晨光中泛着红痕。

他翻身下马,亲手将老人扶起:"老人家,今日是下邳的大喜之日,亦是徐州的新生之日,你们下跪,这不是折煞曹铄吗?

我己经说了,徐州今后上跪天地,下跪长辈,不跪任何人。"

说着,曹铄从袖中取出竹简,"所有曹操屠城的彭城幸存者,一律免五年赋税,孩童入州学皆免束脩。"

老人颤抖着接过竹简,忽然老泪纵横:"去年曹操屠城时,老朽以为徐州再无活路...如今...如今..."

曹铄拍了拍他的肩膀,重新翻身上马。

队伍行至十字街时,吕玲绮的婚车正好从对面而来。

十六抬朱漆喜轿上的帷幔被风掀起一角,露出新娘半张敷着铅粉的脸——不同于寻常女子的柔弱,她眉峰斜挑,眼尾扫着丹砂,竟比男儿更添英气。

"见过夫君。"

轿中传来轻笑,带着几分调侃。

曹铄想起昨夜吕玲绮在新房中舞剑的模样,嘴角不禁扬起笑意。

按照徐州旧俗,新郎需以箭射轿门三次,以示驱邪。

他取过雕花宝弓,却将箭矢射偏,惹得围观百姓哄笑。

吕玲绮掀开轿帘,眼波流转:"夫君这箭法,可是要让天下人笑话?"

"我的箭,只射该射之人。"曹铄本就是脸皮厚之人,他伸手将吕玲绮扶下轿,指尖触到她袖中暗藏的匕首——这是她坚持要带的"嫁妆",说是"以备不测",她曾对曹铄说过,如果曹铄不在 ,她绝不会独活。

州牧府门前,陈宫率文武官员早己等候多时。

当曹铄与吕玲绮携手踏上台阶时,忽有快马从许都方向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高举着鎏金礼盒:"曹司空亲赠贺礼!"

众人哗然。曹铄望着那盒上的"曹"字纹章,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礼盒打开时,竟是一柄断剑——那是当年他在彭城断亲时斩断的玉佩剑。

剑鞘里夹着曹操的手书:"汝为麒麟,吾为熔炉,本是同根,何忍相煎?"

吕玲绮按住腰间匕首,却被曹铄不动声色地拦住。

曹铄取出一块刻着"徐州"二字的玉珏,放在礼盒中:"替我回禀曹司空,徐州之玉,不琢自方;许都之剑,纵利亦邪。"

丁氏和严氏二人西只手紧紧相握,她们二人此时紧张、激动皆有……

郭嘉看到今天这一幕,心里掀起惊天骇浪,他第一次感觉到曹铄会夺得天下,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最敬重的主公可能会失败……


    (http://isfxs.com/book/G0BJF0-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