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曹操仿佛第一次认识曹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曹操仿佛第一次认识曹丕

 

司空府后院梅枝凝着薄雪,卞氏见曹操踏入,忙不迭上前接过狐裘,指尖触到他肩甲上未化的冰晶。

十二岁的曹丕斜倚书案捧读《史记》,青铜灯盏在雪光中映出他眉骨间的英气;十一岁的曹彰像头小兽般在廊下舞枪,枪尖挑落梅朵簌簌;八岁的曹植蜷在藤椅上,《诗经》竹简挡住半张通红的小脸。

"夫君今日得空?"卞氏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将温好的茶汤推至案头。

曹操却没接茶,目光扫过雪地中凌乱的枪缨:"去年曹铄马惊坠落之事,是你干的?"

这是曹操第二次问到这个问题,但是她知道,无论如何都不能承认。

茶盏在卞氏手中晃出涟漪,她"扑通"跪倒,发间金步摇撞在青砖上:"妾身惶恐,实不知此事..."

曹丕见状立刻跟着跪下,膝头压碎了覆雪的残梅。

唯有曹植仍盯着竹简,指尖在"蒹葭苍苍"的字迹上轻轻

"曹铄如今拥兵九郡..."曹操的声音混着冰碴,"你们就没想过,他若坐大,你们如何自处?"

"父亲!"曹丕突然叩首,额角在雪地印出红痕,"若二哥因旧事记恨父亲和母亲,儿愿亲赴下邳请罪,以消隔阂。"

曹操眯起眼睛,烛火在他瞳孔里跳成冷冽的光:"你有罪?"

"儿...没有。"曹丕垂眸盯着父亲鞋底的积雪,"但儿知父亲与二哥父子相残,必让袁绍、刘备之流称快。"

"啪!"曹操猛地拍案,茶盏震得跳起,"老夫何时教过你用'请罪'换人心?"他俯身捏住曹丕下巴,强迫他抬起头来,却在触到少年眼底的执拗时忽然松手——那目光太像当年的自己,藏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曹彰的枪尖停在离曹操三寸处,曹植的竹简发出"哗哗"轻响。

卞氏攥紧裙角,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她忽然想起曹铄断亲后,曹操回到许都第一天,他在书房摔碎了所有青瓷——那是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显露脆弱,像头被拔了牙的困兽。

"起来吧。"曹操转身时,袍角扫落梅枝积雪,"记住:曹操儿子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

若想在乱世活下去,靠的不是讨好,是手里的刀。"

曹丕忽然明白,曹铄马惊之事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曹操也不在乎答案。

但从今日起,他终于在父亲眼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是对神童的偏爱,不是对武夫的惋惜,而是对"继承人"的审视。

雪越下越大,曹彰的枪缨上凝了冰晶,曹植的鼻尖冻得通红。

卞氏望着曹操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他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却从未夸过自己的儿子。

但此刻,她看着曹丕握紧的拳头,看着他眼底渐渐亮起的火,忽然有了底气——或许在这个乱世,能活下去的,从来不是最聪慧的,也不是最勇武的,而是最能隐忍、最懂权衡的人。

而她的儿子,正在学会如何握着刀,在这冰天雪地里,走出自己的路。

襄阳荆州州牧府议事厅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驱走了比中原稍轻的寒意。

刘表抚着腰间玉珏,目光扫过堂下众臣——蔡瑁缩着脖子站在角落,甲胄上的南阳泥土尚未洗净;蒯良抚须沉吟,蒯越垂眸拨弄着袖口的"神仙醉"酒渍;刘先与刘磐按剑而立,剑穗在暖风中轻轻晃动。

"子柔,"刘表转向蒯良,檀木镇纸下压着南阳地形图,"曹铄占了南阳,我荆州该如何自处?"

蒯良望着窗外未化的残雪,想起刘表单骑入荆州时,自己与蒯越如何定计收服宗贼。

"主公,"他缓缓道,"曹操与曹铄暂息兵戈,徐州军拥有十万精锐,我军若轻启战端..."他有意顿住,目光掠过蔡瑁惨败时丢弃的帅旗。

蔡瑁顿时涨红了脸:"末将上次不过是中了奸计!若再给末将三万精兵,必能踏平南阳!"

"异度以为如何?"刘表又问蒯越。

蒯越着袖中的徐州商盟木牌,想起刚拿到的"神仙醉"襄阳技术酿造权:"主公,荆州以长江为屏障,水战乃我军所长。

如今孙策在江东势如破竹,若我军与徐州相持,恐让孙氏有机可乘..."

"德珪与徐州军交过手,你且说说。"刘表打断他。

蔡瑁"呛啷"抽出半柄佩剑:"那曹铄小儿只会耍些市井手段,什么'均田令''市舶司',不过是惑乱民心!末将请命再征南阳,定要教他知道荆州大军的厉害!"

"主公,"别驾刘先跨前一步,竹简在手中拍得脆响,"南阳乃荆州北门,曹铄派张辽、石滔等人在此处筑城屯粮,随时可沿淯水南下。我军若不趁其根基未稳夺回,恐后患无穷!"

"叔父,"刘磐按住剑柄,"末将愿领一万精兵,先取宛城!"

议事厅内顿时吵成一片。刘表望着炭火中跳动的火星,忽然想起蒯良曾说"夫治荆州者,当以静制动"。

他转头看向始终沉默的王粲,却发现这位大才子正盯着案头的徐州盐罐出神——那是蒯越用襄阳绸缎换的雪花盐,此刻在烛光下白得耀眼。

"够了!"刘表拍案而起,震得茶盏里的水波晃出边缘,"南阳之事,容后再议。即日起,加强江夏防务,严防孙策西进。"他扫过蔡瑁铁青的脸,声音放软,"德珪辛苦了,先回去歇息吧。"

散会后,蒯良跟着刘表走入后堂。"主公可是担心..."他压低声音,"曹铄的'徐州模式'?"

刘表望着窗外的襄阳城,远处传来商队卸货的号子声——那是徐州来的货船,载着堪比黄金的雪花盐。

"子柔啊,"刘表忽然轻笑,"当年我单骑入荆州,靠的是你们蒯家、蔡家等家族的声望。

如今曹铄入南阳,靠的却是...庶民百姓的饭勺。"

蒯良心中一凛,忽然明白刘表为何迟迟对南阳下不了决定。

这个曾经的"八骏"之一,早己看透:在曹铄的"民心之战"面前,荆州的刀枪剑戟,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南阳大战输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曹铄放回来的将士大部分带着家人跑了,跑到了南阳,他们宁愿当一个普通农户,也不愿意留在荆州……

蒯良知道刘表清楚,经此一败,荆州的保守派是不会支持他攻打曹铄。

而他蒯家,或许该好好想想,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潮流中,保住蒯氏一门的荣华——不是靠权谋,而是靠…顺势而为。

炭火渐熄,议事厅外的梅枝上,一滴融雪悄然坠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坑洼。就像曹铄在徐州砸开的那个缺口,正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整个天下的模样。


    (http://isfxs.com/book/G0BJF0-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