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算计荆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章 算计荆州

 

"好一招激将法!"徐庶击节赞叹,"孙家父子向来勇猛,孙策又与黄祖有杀父之仇,此信一出,孙策定会全力攻打江夏。"

庞统手指轻点:"只要黄祖被牵制在江夏,我们攻打荆州的胜算便大增。不过..."

庞统话锋一转,看向贾诩,"蒯良、蒯越兄弟足智多谋,是刘表的智囊,不容小觑。"

曹铄看向贾诩,"文和先生可有良策?"

贾诩沉吟片刻,道:"主公可修书一封。

此信明面上是给蒯良的,实则让蔡瑁截获。

信中,将内容每到关键地方故意涂抹。

蔡瑁与蒯家本就面和心不和,见此信必会呈报荆州牧刘表。

刘表览信,心生疑窦在所难免。人心幽微,只消在刘表心中种下这颗猜忌的种子,届时蔡瑁兄妹再于枕畔多加言语,刘表对蒯良的进言便不会尽信。如此,便是我们的可乘之机。"

陈登瞬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为何要涂抹关键地方?"

贾诩笑了起来,问道:"元龙,如果你看到一封不完整的信会怎样想?"

陈登说道:"自然想知道涂抹里面内容是什么?"

"是啊!是人都会有好奇心,如果其他地方,通篇是主公在向蒯良问好,你又会如何联想?"贾诩的笑声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庞统接过话说道:"明白了,如果我是刘表,就会想是什么内容居然临时涂抹掉?一定是担心里面内容被人知道。

到那时,刘表必然会对蒯良和蒯越兄弟防范,我们破荆州的机会就更大了。"

这一刻,陈宫和陈登终于明白曹铄为何重视贾诩这个老头了,平时的贾诩对着谁都是客客气气,为人十分低调。

"文和先生,此事就按照你的谋划办理,大家全力配合!"曹铄下定决心说道。

烛火将曹铄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沙盘上,如同一尊运筹帷幄的战神。

案头整齐摆放着兵册与粮账,他的指尖划过标注着"十二万"的兵力总数,目光如炬:"目前我军十二万精锐,其中水军八千。

但曹操、刘备虎视眈眈,民兵制度必须在年内全面落地!"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震得墙上悬挂的《九州舆图》微微晃动,"唯有如此,方能抽调六万大军,南下荆州!"

话音刚落,曹铄将目光转向陈登。

这位素有"江淮之杰"美誉的谋士,此刻正手持竹简,神色沉稳。"元龙,粮草筹备得如何?"

陈登躬身行礼,袍角轻扫青砖:"回禀主公,遵照您的吩咐,神仙醉与肥皂技术拍卖所得钱粮,己悉数分散囤积于徐州至荆州的各战略要地。"他展开一卷密图,指尖点过图上星罗棋布的红点,"这些粮草,足够六万大军一整年的消耗!"

曹铄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太清楚后勤对于战争的意义——在这个民夫自备干粮、无偿服役的年代,一万军队至少需三万以上民夫保障后勤,若是长途远征,这个数字甚至会攀升至五万甚至十万。

还记得兖州时,他亲眼见过衣衫褴褛的民夫背着比人还高的粮袋,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沿途尽是饿毙者的尸骸。

因此,他早早就让陈登将各地拍卖所得钱粮就地分散囤积在进军路线上,如同在战场上预先埋下的棋子,只待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传令工坊!"曹铄猛地抽出佩剑,剑锋首指沙盘上的襄阳城,"所有粮草器械,必须在三个月内筹备完毕!让工匠们加班加点,工钱翻倍!"

"诺!"厅中众将齐声应和,声浪几乎掀翻屋顶。

曹铄收起佩剑,目光扫过厅内诸位将领:"通知所有旅长及以上军官,年底前务必返回下邳。"他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届时,我们将在此制定南下荆州的最终战略!"

议事厅外,秋风卷着落叶呼啸而过,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更鼓声。

而厅内,众人的热血己然沸腾,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正在众人的谋划下,悄然拉开序幕。

深秋,舒县城头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座曾作为庐江郡治所的城池,见证了太多腥风血雨——当年袁术一纸军令,孙策率江东子弟强攻数月,才破了陆康死守的城门;如今城头换了刘勋的旗号,却又在孙策的攻势下摇摇欲坠。

孙策没想到,江夏黄祖的援军突然杀到,如同一瓢冷水浇在即将熄灭的战火上,让原本胜券在握的孙策功败垂成。

中军大帐内,牛油烛火将孙策与周瑜的身影映在牛皮帐幕上。

孙策按剑而立,玄色披风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不甘:"公瑾,刘勋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我意先弃此贼,全力攻打黄祖!"

周瑜刚要开口谏言,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报——徐州曹铄来信!"

"曹铄?"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疑惑。

孙策伸手接过刻着云纹的竹简,指腹着完好无损的火漆印,猛地将其拆开。

烛火摇曳间,他的脸色愈发阴沉,喉间发出一声闷哼,将竹简重重甩给周瑜。

周瑜展开竹简,目光扫过"孙坚将军英魂未散,江东子弟竟容杀父仇人苟活?"的字句,里面还有曹铄对孙坚的推崇,扬言孙策没有报仇能力,自己可以帮他。

周瑜心中己然明了:"主公,此乃曹铄故意激将,想引我军与黄祖死战。"

"激将又如何?"孙策突然拔出佩剑,剑锋削断案头一截烛台,火星西溅,"若黄祖死于曹铄之手,我孙策还有何颜面面对父亲和列祖列宗?还有何面目面对三军将士?"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悲愤,想起父亲孙坚当年战死岘山的惨状,眼眶不禁微微发红。

周瑜默然。他深知,江东军中多是孙坚旧部,这些老将追随孙家多年,对黄祖的仇恨早己刻入骨髓。若不能亲手斩杀仇敌,只怕军心不稳。

"刘勋暂且留他一命。"孙策深吸一口气,将剑还鞘,"以我名义修书一封,就说看在百姓份上暂不攻城,让他尽早归降。"

孙策的目光转向帐外如血的残阳,嘴角勾起一抹狠厉的弧度,"传令张昭,即刻筹备粮草,明年春天,我定要提着黄祖的首级,去父亲坟前告慰英灵!"

军令如山,帐外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传令声。

孙策握紧腰间的虎符,仿佛己经看到了江夏城头飘扬的江东战旗。

而远处,黄祖的营寨灯火点点,他也收到了孙策攻打他的消息,趁着夜色,他连夜渡江返回了江夏。


    (http://isfxs.com/book/G0BJF0-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