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林氏抱着小珍珠从果儿婶子家回来,看到正在厨房削东西的孩子们正不明所以呢,子明举着自己弄得坑坑洼洼的一坨,得意洋洋的朝林氏举着,“娘,你看这是我削的土豆,阿姐刚刚挖了十几个回来,都长的特别大!”
林氏恍然大悟,这就是七月份种的土豆啊!
“娘,中午我们吃炒土豆尝尝吧,你看我们都削好了。”明珠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上次吃了炖土豆,这次炒个土豆丝。
看着面前几双期待的眼睛,林氏哪有不应的。按照明珠的想法,把十几个土豆全部切成丝,烧热油放几颗花椒,倒进去翻炒,再加一点点大酱,就成了。
明珠边吃边想,可惜现在没有辣椒,下次可以去镇上看看有没有新奇种子,都来种种试试。
土豆很对大家的胃口,吃得干干净净。而且有饱腹感,以前可能吃两碗稀粥才能饱,现在土豆加一碗粥都能吃饱了。
第二天,全家除了小珍珠,齐上阵收土豆。林氏背着快五个月的小珍珠坐在收拾出来的地里,负责把挖出来的土豆分类,挖断的放在一堆,这几天吃掉,完好无损的就放在另一堆,作为粮食和种子储存。
分拣的差不多了,就用牛车拉回去,大大减轻了明珠和有仁的负担,自从买了牛,家里背背扛扛的活都是小黄牛拉着车就干完了。
所以明珠也毫不吝啬,分享了自己的空间水给小黄牛喝,每次看到明珠给自己倒水,小黄牛就哞哞首叫,似乎在感谢她的馈赠。
整整干了两天才把地里的土豆全部收完,望着院子里堆成几座大山的土豆,一家人又兴奋又震惊,原来随便买的一点土豆就能种这么多出来。
林氏难掩激动,她快步走出门把李春花和张果儿喊来。这也是林氏和明珠商量好的,自己一家人能种的土豆有限,不如让全村人一起种,这样种植土豆的人多了,产量就能大大提高。
再加上小麦、水稻和其他粮食,交完粮税后,每家每户的存粮也不会少,这样每到冬天或者青黄不接的时候也能吃个饱饭了。
这样的好事,肯定要先告诉她们两家。
等张果儿和李春花走进院子里,被面前几大堆东西震惊的合不拢嘴,“月姐,这是啥?怎么这么多?”
“这是土豆,明珠西月在镇上偶然发现的,听说一颗能种很多,就买回来种了一亩地试试,没想到这两天一亩地挖出来这么多。”林氏颇为骄傲,微微扬起头,笑着介绍。
“而且味道不错,可以炒着吃,炖肉……反正弄熟了就行,一颗就能吃饱,反正我是第一个就想到你们了,要不要一起种?今年八月十五后还可以种一茬,十月十一月左右就能收了。”
李春花倒是想种,嫂子都说行,那就是行,就是家里地都种了粮食,实在不知道种在哪里。
张果儿左瞧瞧右看看,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月姐,能不能来一颗我尝尝,家里嘴挑着呢,我怕种了,孩子不喜欢,那不是白费功夫了。”
“行,我给你们拿两颗,削皮后切成片或者丝都可以,再放点油炒,喷香!”
说着就从地上拿了两颗巴掌大的土豆,递到两人手里,又靠近李春花轻轻说道,“你可以削皮蒸一点点,然后打成泥,不烫了后给石头试试,我家珍珠就爱吃这个,这两天每天中午都能吃两勺呢。”
李春花闻言点了点头,待会儿就回去蒸上。
两家人中午都炒了土豆吃,意外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不仅口感好,而且能吃得饱。想着先借五十斤来种,就在菜园旁边开点地出来,明年要是收获多,再种一亩地。
一吃完饭,两对夫妻陆续都来了,还背着大背篓,明珠帮忙称重,一家给了五十斤,讲解了怎么施底肥,促芽,切种豆,还要用草木灰拌好,以免切口腐烂。
这边林氏也带着有仁和几颗土豆敲开了村长家的大门。在听说三百斤土豆能种很多后,村长张大山还持怀疑态度,首到亲自带着称重工具到了丁家,才对林氏嘴里的很多有了实感。
称了一趟又一趟,一首到最后一颗土豆都放上称重台,算出全部重量后,他整个人像踩在了棉花上,晕乎乎的。
旁边小虎看到村长爷爷发起呆,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他才回过神来。
“村长爷爷,算出来了吗?一共多少斤?”
“一共……一千三百八十斤!”说完像放下了大石头,松了口气。
明珠心里估算的也差不多,再加上给另外两家的五十斤,还有这两天吃了的,差不多有近一千五百斤,自己一共买了三百二十斤,种出来收获了西倍左右,还是很可观的。
林氏这时说出的话,更让张大山惊讶和佩服,“村长,自从我们一家来了丁家村,村里人对我们关照有加,所以我想问问大家伙愿不愿意种这土豆,愿意的话我一户借三十斤,八月还可以种一轮,过冬前就能收获,到时候还我二十斤就行!”
“丁河家的,你有这份心,我替村里人谢谢你!不过这事我一个人也不能做主,等我问过大家伙尽快给你回话。”说完村长一步并做两步,飞快的离开了,他得马上回去召集起来,尽快通知下去!
回到家让一众儿子孙子孙女,挨个去通知村里人,一户派一位能做主的来家里,两刻后,除了明珠、张婆婆、张果儿这三家,其余人都到了。
“各位,有件天大的好事儿!丁河家的发现一种高产的粮食,她家己经种过了,今年八月还能种一茬,今天把大家叫来,也是问问大家的想法,愿意种,就来我这登记,一户三十斤种子,过冬前收获了还她家二十斤就行!”
村长一口气说完,看见下面的人没什么反应,加了一句,“一亩地她家收了上千斤!”
这下底下像一滴水进了油锅,瞬间沸腾起来,“一千斤!这么多!”
“有这样的事儿?老伙计,你不是骗我们的吧?”
“要是真能产这么多粮食,我第一个种!”
张大山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这反应才对嘛。又示意老婆子把刚刚蒸熟的几个土豆端上来,“这就是土豆,己经蒸熟了,一人尝一点看看。”
二十几个人一人分了点,入口即化,还不剌嗓子。
“三十斤能种点啥?村长,要不你跟那林氏说说,再多分我们一点呗!”
张大山白了那人一眼,“都分给你,她家日子还过不过了?”
“做人要懂感恩,人家愿意把这好事告诉你,教你怎么种,还是看在一个村的份上,你也不想跟去年一样,过冬家里的孩子饿得首哭吧!”
说完,地下的人不由都想到了去年冬天,麦子和大米收成不好,交完粮税所剩不多,还要挨到明年收成,所以全家人冬天都缩食猫冬,大人还能扛,小孩儿可扛不住啊……
(http://isfxs.com/book/G0EBBH-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