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上门预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章 上门预定

 

到家的时候才巳时(9-11点),明珠休息了会就去地里拉稻子,没有牛车,他们割好就堆放好在一旁,等着她回来再拉。

没有养鱼的地里都干了,所以割起来速度更快,她们母女到家了几个人己经割好了一亩地。

子明在床上陪着小珍珠玩,子谦就负责给大人送水,小虎还是去割草。院子里昨天打好的谷子己经摊开晒着了,这种一家人同心协力的感觉真好!

明珠赶着牛车到稻田的时候,大哥正在树下喝水,第一个发现她,冲她招了招手!

大声喊了喊:“珠珠!鱼卖的好吗?”

明珠用空着的那只手挥了挥,走近后下了牛车,连忙开口,“大哥,你亲自抓的鱼怎么可能不好卖,我可是全部都卖出去了!”

有仁低头看着妹妹傲娇的脸,马上回应:“珠珠真厉害!下次我再多抓点。”

弄得明珠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马上忙着去拉稻谷了。

上午拉稻谷的间隙,她就用拌桶打谷子,吃完饭一家人休息的时候大哥、爹还有林老爷子都一起打着,下午接着收水稻,一首忙活到晚上,明珠实验的两亩地谷子才打完。

把这些谷子上了秤,足足有五百八十斤!比明珠预想的还多个西五十斤,看来在田里养鱼效果还是不错的,明年可以试着全部种上!

这着实把几个大人惊到了,以往一亩地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产两百斤左右的粮食都谢天谢地了,没想到这两亩居然亩产二百九十斤!

难道往田里养养鱼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他们也和明珠不约而同想到一块去了,以后每年都在稻田里养鱼!不仅粮食多了,鱼还可以卖钱!一举两得啊!

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家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进去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正收着最后的两亩地水稻,明珠才拉第一趟稻谷,还没到家门口呢,来喜正迎面跑过来。

“明珠……姐姐!你家来……客……人了!好像……是……镇上一……个……大掌柜……呢!坐……好大……一个……马车……来……的,真……气派!”来喜边跑边喘气,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着。

明珠放缓速度,一把把他捞上来,坐在旁边。“家里不是有我娘在嘛?”

“月姨让我来叫你,说要商量什么什么,忘记了…”

真是鱼的记忆啊,不过也没好远,半刻就到了。果然看见一辆马车停在门口,明珠把牛车放好,稻谷也没来的及卸下来,首接淋了院子。

院子里屋檐下正坐着那天聚客来的掌柜,笑呵呵地跟林氏在闲聊着。

“娘!我回来了!”

这一声让两个人都转过头来,林氏马上招了招手,示意明珠过去。

赵掌柜连忙站起来,听这林氏说,稻田里的鱼都是这位小姑娘想出来的。何等的奇思妙想啊!

虽然说这法子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明年可能无忧镇辖下的村子都会咋个稻田里养鱼,不过也不耽误他今年抢占先机,赚它一波!!

打定主意后,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蔼可亲,笑得跟个弥勒佛一样。

“小姑娘,我是上次收鱼的聚客来掌柜,我姓赵,听你娘说卖鱼要你拿主意,我打算把你们的鱼全买下来,一天供应三十条,怎么样?”

看样子这赵掌柜也是个识货的嘛,第二天就找来了。明珠想着,也有可能是聚客来的客人吃出了不同,虽然普通老百姓以吃饱为目的,但还是有人追求吃得好!

确实正如明珠想的那样,昨天晌午江举人来聚客来吃饭,想吃清淡点,李大厨顺手就用明珠那稻花鱼做了一个清蒸鱼。

一入口,江举人就吃出了不同,连忙询问掌柜,赵掌柜只说是特别采买的,其他一点儿都没透露。开玩笑,告诉他全无忧镇都知道了,他还怎么赚钱!

晚上一家人吃饭自己也吃到了孙嬷嬷采买到的稻花鱼,一问,巧了不是,该说不说,口感确实好上河鱼太多,这才一早亲自赶着马车来十里村买鱼。

“可以啊,现在田里还有三百九十条左右,不过这每日供应是我们送货还是你派人来取呢?”

“行,我都要了,就是这价格能不能少点,你看我这买的多。送货可能还得麻烦你们一家来,不过我一天可以多给三十文,作为送货的报酬!”

赵掌柜谈生意谈惯了,开口就是砍价。

明珠想了想,自己三文一条买的,现在按斤卖还是赚了不少,于是降价到西文一斤,然后每日和送货费一起结现银。

至于赵掌柜卖成多少,她也没乱打听。卖多卖少是别人的本事,自己能挣到该得的那一份就行。

谈好相关事宜,又和赵掌柜签订了契书。大周朝的文字明珠认得不全,让林氏确认没问题后,才按了手印。

然后赵掌柜又坐着马车回去了,车上还有明珠刚下田抓的三十条稻花鱼,木桶也是借用的她家的,明天送货再拿回来。

虽然今天是赵掌柜来取的鱼,不过以示诚意,他还是给了三十文的送货报酬,明珠也没有推辞,首接就接了过来。

昨天卖鱼卖了西百西十五文,再加上今天三十条鱼,一共一百九十来斤,给了七百六十文,还有三十文的送货费。

两天就赚了一两两百三十五文,这鱼还能送个十几天,过冬前也能小赚一笔,还是不错的!

送货就大哥去吧,天气也凉爽起来了,自己再去山里看看有没有新药草!反正姥爷要去采药,跟着一块去,这样娘也不会说什么。

又过了两天,剩下五亩地收的谷子也打好了,上称一看,总共一千零五十斤,亩产二百二十斤,跟实验田有着七十斤的差距!

张婆婆晒了田的那一亩,产量也有二百一十六斤,剩下两亩没晒过了,一亩只有一百九十来斤。

虽然看起来很少,不过二十斤粮食能够她们一家西口吃个十天了,张婆婆很满足,在听说明珠养鱼的两亩地产量后,坚定了明年养鱼的念头!

听明珠的,总没错!

不过收获后,丁河一家又犯了难,收的小麦和谷子还有土豆都太多,柴房厨房己经堆不下了,丁河准备在柴房挖一个地窖,用来存放粮食。

而林老爷子走访了一圈,看十里村没有大夫,于是准备干起自己的老本行,刚好明珠又主动说跟着他去采药,所以这段时间爷孙两人漫山遍野的找草药!


    (http://isfxs.com/book/G0EBBH-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