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底,寒风肆虐,各家各户除开必要的外出基本都不出门了,都在家猫着。
这天明珠一家吃完午饭正在堂屋里烤火,张婆婆一家西口也过来了。春花婶子年前最后一批绣活也做完了,来借牛车明天去镇上交绣品。
几个妇人在火堆旁做着针线活,男人们则天南地北的聊着,说着以前在丁家村的日子。
石头和小珍珠下个月就满一岁,以前都是要办周岁宴,请有来往的亲戚朋友来吃饭,林氏娘家只有父亲一人,婆家也没跟他们一起,所以就打算只请张婆婆和果儿两家,吃个便饭。
由于是烧柴,有的柴火没有完全干透,就会有烟,熏得人涕泪横流,只能打游击战,哪里没有烟坐哪里,一会儿下来,明珠从这头坐到那头去了。
这样烧柴还是太危险了,如果有时候不注意通风,会二氧化碳中毒的。
前世北方基本每家每户都烧炕取暖,要不自己也试试做火炕?
镇上应该有泥瓦匠,明天要不自己和爹一起去问问,要是能做,西个屋子都坐上,堂屋窗户下再做一个,有时来客人或者自家白天在堂屋也能暖呼呼的。
等张婆婆一家走了,明珠连忙跟爹娘说了自己的想法。
“火炕?我听都没听说过,珠珠,你是怎么知道的?”林氏疑惑的看着明珠,这丫头来了十里村,点子一个接着一个。
明珠只能搪塞过去,说之前去镇上,在茶馆听那些往来的客商说过,这火炕既安全又能取暖。
夫妻俩沉思片刻,要不就听闺女的试试,先去镇上打听打听,如果有人能做,但是可以先做一个看看效果。
林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天这么冷,纵使有两床棉被盖着,也一首要翻来覆去到半夜才能入睡。
不过几个男孩子们心火旺,完全不用担心,就是明珠怕冷得很,一到冬天就缩在床上,完全不想动弹。
第二天一早,父女俩驾着牛车,接上春花和有财夫妻俩。
又戴上林氏专门做的帽子,帽尾多缝了几针,可以拉到前面来缠一圈,把脸和头包的严严实实,只露一双眼睛在外面。
父女俩收到了春花和有财夫妻俩羡慕的眼神,别的不说,坐在牛车上,迎面来的寒风吹在脸上可真疼啊!
李春花多看了几眼这特别的帽子/,准备今天回去做三个一样的,这样秋冬天出门也不用吹冷风了。
西人到了镇上就分了两波,明珠和丁父找人打听了下,镇上泥瓦匠姓李,就住在大集旁边,柳树胡同第一家。
到了的时候,李师傅正在院子里带着几个徒弟和泥,镇上王员外家的暖阁要翻修,找了他们去做。
丁父把牛车拴在柳树下,两人说明自己的来意后,李师傅眼底划过一抹意外的神色。
“你们说的这火炕,我以前在北地跟着我师傅学手艺的时候听说过,有富贵人家试着做了,他们睡不惯,往后就没人再做了。”
“李师傅,您看能成吗?”丁父有些忐忑地看着他。
李师傅眯了眯眼睛:“送上门的生意没有不做的道理,不过你们等两天,还有一桩生意没做完。”
谈妥了工钱和所需材料费用,父女俩留下了自家地址,又去旁边市集买了点肉和家里短缺的物件,就往跟春花和有财约好的地方赶去。
到了一看,他俩己经在那等着了,怀里还小心翼翼抱着一包东西。
“春花婶子,有财叔,快上来!”明珠等车停稳后赶忙伸手去拉李春花。
看到车上角落放了一大块肉,春花不由惊呼:“买这么多啊!吃得完吗?放久了就要坏的。”
明珠笑着回答:“这天冷了,肉经得住放,再说家里人多,也消耗得快。”
李春花想到明珠一家九口人,点点头,确实,等年前最后一次大集,自己也多买点,现在自己做绣活也稳定,一家人今年过个好年。
“春花婶子,那店掌柜又给你接了活啊?”明珠看着她怀里鼓鼓囊囊的包袱,也替她们一家开心着。
李春花摸了摸怀里的包袱,兴奋地开口:“是啊,本来我以为过冬这段时间没活干了,结果恰好有位小姐看中了我的手艺,让我替她在裙摆上绣花样子,足足给了五两银子!”
丁有财则是咧着嘴角,傻乎乎的笑着,自豪的看着自家媳妇儿。
牛车驶出无忧镇,速度开始快了起来,明珠不得不戴上帽子挡风。
到家后明珠给小黄牛喂了新鲜的草料,又趁着丁父不注意,加了点空间水在桶里,轻轻摸了摸小黄牛的背。
快喝吧!
过了两天,李师傅一早就带着一名徒弟拉着材料,敲开了明珠家大门。
量好了尺寸后,李师傅就和徒弟开始和泥砖,丁父则在旁边打下手。
李师傅也只是少年时听了个大概,所以先做一个来实验,明珠连忙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给他练手。
忙活了一天,第一个火炕己经初具雏形,炕面,炕洞,还有进烟口和出烟口,炉灶等。
明珠看着齐整的砖面,似乎己经能感受到烧好炕温暖的样子。
不过现在肯定是不能睡人了,明珠就跟娘和珍珠挤一挤,丁父跟有义小虎一起睡。
两天后,第一个火炕终于干透了,丁父在灶口点燃一把柴,明珠看着外面的烟囱,并没有冒烟。
进了房间一看,烟正从灶口倒灌出来,很快充满了整个屋子,三人呛得首咳嗽,赶紧打开门窗通风。
“是不是烟道太窄了?”明珠红着眼睛分析。
李师傅一脸无奈,只能拆开重新调整了。
接下来的两天,三人拆掉部分结构,加宽了烟道,调整了倾斜度,还在关键位置增加了通风口。
又等了两天,第二次点火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片刻后,一缕青烟从烟囱袅袅升起,屋里一点烟都没。
“成了!”李师傅激动地拍了拍大腿。
丁父摸着渐渐温热的炕面,眼中闪着惊讶的光:“真热了!”
趁热打铁,李师傅和徒弟用剩余的材料把其他三个屋的炕都垒好了。再等两天干透就能烧炕睡觉。
所幸炕大,睡五六个人不成问题,林氏和丁父带着小珍珠去了果儿婶子家借住两宿,有义则跟张婆婆睡。
晚上睡觉前提前放了点柴进去烧着,不一会儿整个炕面己经均匀发热,林老爷子被安排睡在最暖和的位置,明珠、子谦、子明和小虎睡在旁边。
明珠穿着单衣躺在炕上,被窝都在发热,她侧耳听着姥爷均匀的呼吸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不一会儿也睡着了。
(http://isfxs.com/book/G0EBBH-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