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展现技术(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展现技术(2)

 

李可引起的市场上这些动荡并没有对她产生什么影响,前几天她提交计划书的时候其实就己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预判。至于一些反对的声音,也是她预料之中的,但是这不属于她的工作范畴,一个公司想革新,必然要顶住压力,她只负责产品的营销。

报社又来信来了,是赵经理写的,对她提出的方案表示深深的认可跟赞同,言辞里面极尽赞美,称她为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并且表达了想跟见一面细谈的想法。这次百雀羚更大方,给了150银元的酬劳,这只是一期方案,李可这次的营销做了两手准备,一期煽动群众热情,打响新品知名度,二期再来拔高身价。

李可不出门都知道现在百雀羚的声势有多浩大,连王玉真都提过好几次这个报纸换小样的活动。可见有多深入底层,家喻户晓。

在李可心里现在才只是开头呢,她还准备了一连发的后招呢。李可并没有打算现在就掉马,找了一个理由推脱,说近期不便见面,并着重把方案二期细细拆分,上次给的只是一个大概思路,拿到了一期报酬之后,才给出细致的操作流程。

还是同样的寄到报社,百雀羚新品上市期间在沪报报社安排了一个办公室,专门用来收取筛选登报一些用户的使用体验。按照的李可的建议,并不是全是选好评的。十条里面五条高雅的好评,一看就是出身好有学识的人写出来的,三条很朴实的好评,没什么华丽的修辞,一看就是普通出身,刚刚识字的水平。还有一两条“差评”,但是这个差评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评,那种把产品批的一无是处的压根不可能见报,回信首接扔了,这种差评批判的都是不重要的点,例如说包装不满意,携带不方便,或者味道不喜欢,要么就抨击百雀羚太抠了,就送这么一点点,压根不够用。

完全是好评也不是很真,银元都可能有人不喜欢,怎么可能一个产品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又不能真的把批评产品的评论放上去,说用了过敏的,说没有效果的。这是营销不是抹黑,把握这个度很重要,让顾客觉得这个活动真实,产品可能有点小瑕疵但是整体上还是难得一见的好产品。

取名的活动也很热闹,每天光取名的信就跟雪花一样多,报社都苦不堪言。干脆划了一间办公室,专门给百雀羚放取名的信,每天挑西个员工来整理登记这些名字。

有人为新产品写了一首诗,诗题目是产品名字,诗的内容是描写产品的使用体验跟感受。

有人还配了插画,为这产品画了一幅连环画,一个穿着旗袍的曼妙女子使用这款产品,画的惟妙惟肖。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卷,实在是太卷了。没想到老中人的卷也是传统,不管什么年代,卷王永不缺席。

最后李可想了个办法,到截止那天,所有员工去帮忙拆信,每个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十个,并注明理由,最后看哪个名字得票率最高。

大家一致同意这个观点,没办法实在是太多了,规定这个名字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又要朗朗上口,又要充满内涵,最后又是忙了10天,进入决赛圈有5个名字。

分别是月华霜、玉颜春、温香玉、芙蓉脂、驻颜霜。

最后李可定了温香玉,这个名字是一个国文老师取的,据说他送了一罐新品给妻子用,妻子抹完之后,他只觉温香软玉,馨香在怀,看看灯下的妻子,越看越美,爱意汹涌澎湃。

得了,这个名字还有氛围感,那就这个吧。选定名字之后怕不服众,还把评选过程,背后故事都刊登上报了,那5个被选入决赛了也都给了部分酬劳。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评选大赛就此轰轰烈烈落下帷幕,百雀羚的新品温香玉也家喻户晓。一时间,百雀羚风头无两,通过这场营销,民众们不仅知道了这个品牌,这个品牌新出的产品,还有这个产品的使用体验,没看人给这取名字的都说了吗,妻子抹了之后,爱意都能汹涌了。


    (http://isfxs.com/book/G0FDCJ-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