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干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干旱

 

强盗一日没有找到,他们就得继续巡查。

由于没有线索,他不能把时间都放在强盗案上,巡查的任务还有一大半,谢离决定兵分两路。

留下彭泽配合胡县令在强盗案相邻的几个村子之间查找线索。

他则带着其他3人继续巡查。

他会尽快完成原定任务,赶回来继续破案。

而且说不定那伙人正好在他的巡查路上犯案,到时候如果遇到,就把他们给一网打尽。

“既然你留在这里,可以吃的很好,阿芙姑娘做的剩下的吃食,我们得都带走。”

“不行,这是她给我们所有人的,你们不能全部带走,吃食不够,在路上,你们也可以买别的。”

“这不是别的东西没有阿芙姑娘准备的方便吗?你可怜可怜我们,在路上可是要风餐露宿的,你忍心吗?”

“我怎么不忍心,你们不能这样欺负我!说什么你们都别想全都带走!”彭泽发起了脾气。

“好了,小夏,你给彭泽留一份吧。”

谢离终于看不下去,首接发话。

“好吧,你可要省着点吃啊!”小夏不情不愿的交代。

“行,多给我一点儿猪肉脯和方便面,我爱吃!”

……

路上,谢离等人骑马疾驰,在无人的小路上,几人不作停留,很快穿过一大片田野。

现在正是插秧播种的季节,他们不时遇到劳作的村民。

这些人顶着烈日,带着草帽,弯腰扎在田里,缓慢移动着。

谢离等人准备停下休息休息,顺便问问民情。

“老丈,你家里总共有几口人,多少亩地?”

老人用挂在脖颈上抹布擦过脸上的汗水,才抬起头来。

“你说什么?”显然老人的听力不太好。

谢离耐心重复了一遍。

“我家里有10口人,一共34亩水田,20亩旱田。”

“种的地够你们养活全家吗?”

“除了种自家的地之外,我们还在富户那里租种了20亩水田,扣除要交的税和给富户的粮食之外,勉勉强强,刚好够吃。”

谢离想了一下,继续问道:“这么多地,你们种的过来吗?”

“我们在农忙季节全家出动,你看,他们都在田里呢?我家的小孙孙都会给家里做送饭送水。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口饭,怎么都有动力。”老人提到孙子,笑呵呵的说道。

“你家小孙孙真懂事,那你们平时有什么困难吗?”

“只要不遇到天灾,都是好日子。”

听着老人朴实的回答,再看着他和他家人打着补丁的衣服,谢离打从心里觉得,这真是天底下最好的百姓。

又问了几个问题,交谈中,给了他家小孙孙几片猪肉脯。

看着小孩羞涩的微笑,最后问了附近有没有强盗出没,得到否定答案后,几人骑马离开了。

……

“老大,我们一连问了好几个不同村庄的人,都说这附近没有强盗,看来那伙强盗应该不是本县的!”小夏骑马靠近。

“那万一,是对方兔子不吃窝边草呢?”

“大江,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还是不能排除强盗不是这个县里的!”

这时候,樊振东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你们快看!”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两伙人正在河边对峙。

“走,我们过去看看!”

等他们靠近,便叫停了两伙人的对峙。

谢离出示锦衣卫腰牌,找了两方领头者问话。

很快两人诚惶诚恐的过来。

“大人!”他们相视一眼,摒弃前嫌一起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

“我一路走来,看大家都在辛勤劳作,怎么到你们这里,不好好劳作,反而在打架斗殴?”谢离问道。

“大人!”两人又同时说话,都想先一步开口。

看着日头很高,谢离让所有人找了背阴的地方说话。

“好了,你先说!”他指着穿白衣服的人道。

……

“大人,都怪他们,今年天干,好些天没有下过雨了,河道变浅,现在插秧需要用到大量河水,他们在河道上游,把水用光了,一点都不留给我们,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大人,农忙季节,家家户户都需要用到水,我们这边插秧,不可能不灌水呀,这不是要让庄稼吗?”

“那你们就让我们的庄稼?!”

“谁让你们在下游呢!”

“气死我了,你等着,我们再约一架!”

谢离又把他们叫停。

他们为了争夺水源大打出手,不管输赢,都想把水源占为己有。

谢离来的时候刚好是顺着水流方向前进,所以之前没有遇到这类问题。

并且,他们来的时候,没有关注过河水在慢慢减少。

现在了解到这个问题,想必来下游同样缺水。

“往年天干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办的?”

“其实,旱情从去年就开始了,只是今年更为严重。唐县令今年刚上任,听说去年干旱的事后,让我们修堰塘储存了些水,可惜都用完了,于是,我们这才动用河道的水。”

“我们也是,唐县令也让我们挖了堰塘,可惜水己经快见底了。”

谢离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先安抚村民,让其各自返回,不得再打架,他去拜访唐县令,看看有什么办法。

既然唐县令关注过用水问题,那么现在缺水,他应该心里有数,说不定正在想办法呢!

“老大,你说这唐县令会有办法吗?”

“希望他有吧!”

“是呀,要是没有水,今年的收成该怎么办?来时,就听所里有从山西回来的人说过,那里己经干旱一个多月了,没想到京城周边也是这样!”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天爷不下雨,能怎么办呢!希望唐县令会有办法吧。”

“老大,我刚打听过了,这唐县令今年刚来蓝田县,除了这储水之法,还干了几件实事,是个好官,百姓对他的评价不错。”

“那我们等会儿好好认识一下。”

去往县衙的路上,河道下游果然遇到不少人在河边发愁。

在快要到县衙时,远远的,就看到一队人正在河边站着,应该是在看河道。

看那人身上的官袍和周围的衙役,想必是唐县令无疑,谢离等人赶了过去。


    (http://www.isfxs.com/book/G0FIIE-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