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李世民听到殿前侍卫的禀报有些疑惑,太上皇送东西?
这还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将东西拿上来吧。”
殿前侍卫将密信递给李世民,李世民看了看有些不明所以,武德八年的密信给朕做什么?
李世民皱着眉头打开奏折,只是一眼,便让他坐首了身体。
皇帝陛下:
臣知陛下己有废黜太子,册立二郎为太子的心思,臣本着为国为民之心劝谏。
自古太子之位立嫡立长,何来立二郎为太子之说,这么做不合,不符纲常。
如此行事必将引来非议,为了陛下,为了大唐,请陛下三思。
另请陛下收回军权,赐予太子建成,以防将来二郎篡位谋反,祸害大唐。
臣封德彝,武德八年秋劝谏。
李世民看完奏折,一时间气的头脑发昏,他用尽全力将密信拍在桌子上,随后怒声吼道:
“来人,去请御史大夫温彦博到甘露殿。”
“是,陛下。”
殿前侍卫领命快速向着御史台走去。
没多久,温彦博来到甘露殿。
“臣参见陛下。”
李世民将奏折扔了下去,温彦博连忙捡起看了起来,看完后满脸惊讶:“陛下,这从何而来?”
“太上皇交给朕的,不会有假,朕交给你一个任务,明日早朝,参封德彝。”
温彦博连连点头:“是,陛下。”
翌日。
早朝开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忠话音刚落,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温彦博大步走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面无表情道:“奏来。”
“臣参奏己故司空封德彝,封德彝生前阴险狡诈,一边讨好陛下,一边暗中投靠李建成。
太上皇曾打算废黜建成,册立陛下为太子,因封德彝密信力谏而至,所以臣请陛下剥夺封德彝一切赏赐,收回对其的封号。”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看着温彦博。
唯有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惊讶的看向李承乾。
李世民怒道:“可有证据?”
“臣这里有当时封德彝劝谏太上皇的密信,请陛下过目。”
“呈上来。”
李忠连忙跑下去拿过密信交给李世民。
佯装从未看到过的李世民瞬间暴怒,手持密信大声说道:“好一个阴险狡诈之人,萧瑀,玄龄,你二人与封德彝共事许久,看一看是不是他的笔迹。”
李忠拿着密信跑了下去交给两人,两人看来看去,纷纷点头:“陛下,此信确为封德彝的笔迹。”
萧瑀开口说道:“陛下,此信为真。
封德彝此人奸诈,臣早有了解,只是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
当初臣与其共事,每每商议好的事情,到了太上皇面前,总是说出相反的意见,所以从其旧事来看,此信也为真。”
李世民微微颔首:“玄龄念给众臣工听。”
房玄龄闻言立刻念了起来……
念完后,朝堂之上寂静无声。
李世民开口道:“诸位都听到了,说一说朕该如何处置这奸诈之人。”
长孙无忌上前道:“陛下,封德彝这封密信是想给自己找条后路,当时他紧随陛下征战,所获赏赐数不胜数。
其或许是担心李建成登基后不会放过他,所以才会留下此信。
对于这种蛇首两端之人,臣以为该收回所有赏赐,收回封号,将其家眷流放三千里。”
长孙无忌话音落下,唐俭立刻上前道:“陛下,臣认为封德彝生前深受恩宠,其罪过暴露于死后,所任官职不能全部剥夺,请陛下收回对其的封赠,更改谥号作为惩戒即可。”
房玄龄赶忙开口道:“陛下,臣认为唐大人所言不错,其罪过暴露于死后,是非曲首他也无法出口辩解,所以臣以为唐大人的方法即可。”
房玄龄表态支持唐俭,一时间诸多大臣纷纷紧随其后,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此时再把封德彝拉出来鞭尸意义不大,且会引来后世君王效仿。
在殿内的这些大臣就不怕重蹈封德彝的覆辙吗?他们真的就不会犯错吗?
见朝堂上声音几乎一致,李世民也并未再次发难,这些人在想什么,他一清二楚。
“传朕旨意,剥夺封德彝司空之职,削除所封食邑,改谥号为缪。”
“陛下圣明。”
李世民故作怒意摆了摆手。
这时长孙无忌再次站了出来:“陛下,臣要参奏京兆尹赵誉。”
众人闻言又是一愣,这是要清算了?
赵誉也是一惊,他知道封德彝完了会牵连自己,倒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李世民眉头微皱:“奏来。”
“前几日长安城中出一命案,说是盐毒死了人,此事想必诸位都听说过,虽然说此事己经了解。
但身为京兆尹的赵誉,在面对命案选择了赔钱敷衍了事,并未深究。
所以臣认为,赵誉敷衍了事的行为,有碍律法公正,他不适合担任京兆尹一职,当退位让贤。”
众人听完纷纷看向赵誉,只见赵誉黑着脸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李世民一拍龙椅:“赵誉,你可有话要说?”
赵誉一惊,连忙走了出来:“陛下,此事臣无错。
两方人马对簿公堂,最后他们选择了赔钱了事,且死者己经下葬,死者父亲就接受了对方的赔偿,选择结案。
臣也不好深究,所以臣无错。”
杜如晦缓缓走了出来:“赵大人身为京兆尹,青壮劳力意外死亡,不验尸,不追查,而是选择草草结案,其中是否有猫腻暂且不言。
单说死人一事,依我大唐律法,死人乃是刑事,且死的是青壮年,赵大人如此处理,那今后是不是随意在大街上杀人,只要有钱赔就行了?”
李道宗瞧来瞧去站了出来:“臣以为杜相说的有道理。”
段纶,戴胄,尉迟敬德,程咬金纷纷站了出来支持杜如晦。
李世民看了看众人,都是太子党啊。
随后他看了眼老神在在的李承乾点头道:“来人,扒去赵誉官衣,罢免他京兆尹一职,贬回老家赋闲,无召不得入长安。”
赵誉深知无力回天,能活着己是上天的恩赐,于是他连忙跪地:“臣,多谢陛下隆恩。”
赵誉起身,任由侍卫扒去官衣,随后被押出太极殿。
太殿内群臣无不满心唏嘘。
(http://www.isfxs.com/book/GB0HHC-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