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深夜茶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深夜茶话

 

门开了,走廊昏暗的光线勾勒出周屿白挺拔却透着深深疲惫的身影。

他没穿警服,一身深色的冲锋衣,肩头还带着外面夜露的湿气,眼底的青黑在灯光下更加明显,下巴上甚至冒出了短短的胡茬,整个人像一根绷到极致、随时会断裂的弦。

“有吃的吗?”这是他进门的第一句话,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过喉咙,目光却像精准的探针,“你脸色也不怎么样。”

柳冰轩没说话,只是侧身让他进来,顺手关上门,隔绝了走廊的凉意。

她指了指桌上那个空空如也的保鲜盒:“李芸刚走,她妈包的饺子,没了。”然后,她拉开办公桌最底下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桶红烧牛肉味的桶装泡面,扔到周屿白面前,“只有这个,凑合吧。”

周屿白看着那桶泡面,随即认命地拉开柳冰轩对面的旧木椅坐下。“总比压缩饼干强。”他嘟囔了一句,动作麻利地撕开包装纸,掀开盖子,放入调料包。

柳冰轩起身,从饮水机接了滚烫的热水,缓缓注入面桶。

浓郁的、调料味瞬间在小小的侦探所里弥漫开来,盖过了之前残留的些许食物香气。

周屿白熟练地盖上盖子,用叉子扎入盖子合口处,让热水闷着。

“你刚才…在接电话?”他一边等着泡面,一边抬眼看向柳冰轩,眼神锐利,显然注意到了她放下手机的动作和那一瞬间的紧绷,他疲惫归疲惫,刑警的本能却丝毫未减。

“嗯。”柳冰轩没有隐瞒,拿起自己的手机,“一个未知号码,接通后,先是十几秒的静默,然后…是类似砂纸刮擦粗糙金属的声音,持续了一分多钟,最后以一个极其短促尖锐、像金属哨子被掐断的声音结束,空号。”

周屿白眉头拧紧:“砂纸刮金属?刺耳鸣笛?没有语音?没有背景杂音?”

“没有,纯粹的噪音。”柳冰轩肯定道。

“干扰?试探?还是…”周屿白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某种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信号传递?或者…是某种特定频率的声音密码?”他看向柳冰轩。

柳冰轩缓缓摇头:“没有,纯粹的噪音攻击,更像是…扰乱心神”

这时,泡面的时间差不多了。

周屿白掀开盖子,他拿起叉子,搅了搅己经软化的面条,叉起一大坨,也不怕烫,呼呼吹了两口就塞进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李队不是让你回去休息?”柳冰轩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问道,她记得李芸说过他被“提溜”回市局。

“睡不着。”周屿白含糊地说,又叉起一叉子面,“脑子里全是案卷,回宿舍也是干瞪眼,不如来你这儿,至少…”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桌上李妈妈带来的辣酱、桂圆红枣和那个朴素的暖手捂子,语气里难得地带了点温度,“…你这儿有点人气儿。” 他咽下嘴里的面,又补充道,“而且,有东西给你看。”

柳冰轩没接话,等着他吃完,周屿白显然是饿极了,风卷残云般解决掉了整桶泡面,连汤都喝了大半,这才满足地呼出一口气。

他放下叉子,用纸巾擦了擦嘴,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手伸进冲锋衣的内袋。

他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被透明证物袋仔细封好的小纸条。

纸条本身很普通,像是从某个笔记本或便签本上撕下来的,边缘不规则,纸质泛黄发脆,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他将证物袋轻轻放在柳冰轩面前的桌面上,推到她眼前。

“看看这个。”

柳冰轩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住。她拿起证物袋,凑近台灯的光晕。

纸条上,用蓝色的圆珠笔,写着一个词:

“Δ-转换”

字迹有些潦草,带着一种匆忙记录下的急促感。那个希腊字母“Δ”(Delta)写得尤其清晰,后面跟着一个短横线和中文“转换”二字。

“Δ-转换?”柳冰轩低声念出,指尖隔着塑料膜轻轻拂过那个熟悉的符号,“这是…哪里来的?”

“档案室。”周屿白压低声音,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郑重,“我借口整理旧物证,把十年前‘水鬼案’孙海洋教授案发前后,所有可能关联的、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边缘记录都翻了一遍。这是在夹在他实验室一本旧工作笔记的扉页里发现的,笔记是关于海洋生物信息素提取的,内容本身没问题。但这张纸条,像是随手记下塞进去的,跟笔记内容完全无关。”

他指着纸条:“你看这个‘Δ’,写法,跟你父亲笔记本最后一页那个血三角标记的形状轮廓,像不像?那个血三角,三个角都带着那种不规则的锯齿,整体感觉,就像一个…放大的、粗糙版的‘Δ’符号!”

柳冰轩的心脏猛地一跳!她立刻从抽屉深处拿出父亲的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昏黄的灯光下,那个用暗红血液绘成的、边缘带着狰狞锯齿的三角形,与纸条上那个蓝色的、略显潦草的“Δ”,在她眼中仿佛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共鸣!

轮廓!那种独特的不规则感!周屿白说得没错!虽然一个是用血手绘的粗糙标记,一个是书写的希腊字母,但那种内在的、扭曲的“神韵”,如出一辙!

“‘Δ-转换’…”柳冰轩的目光在两个符号间来回逡巡,脑中思绪飞转,“孙海洋教授…他在研究海洋生物信息素…他接触到了‘衔尾之环’,或者被他们盯上…他可能发现了什么…某种需要用到Delta符号的…‘转换’?信息素的转换?能量的转换?还是…某种更抽象、更危险的东西?”

“转换…”周屿白重复着这个词,眼神锐利,“结合陈志豪那个‘Delta Log’,孙海洋喉骨上的‘D’,还有你父亲笔记本上的血三角…这个‘转换’,很可能是‘衔尾之环’某种核心操作或仪式的代号!孙海洋可能是在研究过程中无意窥探到了这个‘转换’的秘密,才招致杀身之祸!”

“而且,”柳冰轩补充道,指尖点着父亲笔记本上的血三角,“我爸…他当年一定也查到了这个‘Δ-转换’!这个血三角,不是随便画的!这是他留下的线索!他在告诉我们,那个标记,那个组织,核心的秘密,就是‘Δ-转换’!他用自己的血…标记了这个关键信息!”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强烈的震撼和一种拨开部分迷雾的激动。

这张泛黄的小纸条,像一把钥匙,将孙海洋、陈志豪、柳明远,三个不同时间点、看似无关的受害者,通过“Δ-转换”这个神秘的代号,死死地串联在了一起!

“这纸条…除了你,还有人知道吗?”柳冰轩谨慎地问。

“没有。”周屿白肯定地摇头,“我发现的,单独封存带出来的,档案室的管理员只当我在整理旧物,不会注意这么一张小纸片。”他拿起水杯喝了口水,冲淡了嘴里残留的泡面味,“现在的问题是,这个‘Δ-转换’,具体指什么?它在哪里进行?由谁执行?它的…‘输入’和‘输出’又是什么?”

问题一个比一个更深入核心,也一个比一个更危险。

柳冰轩看着证物袋里那张承载着关键信息的脆弱纸条,又看了看父亲笔记本上那暗红的血三角。

暖手捂子的温度透过布料传递到腿上,泡面的香气还未完全散去,深渊的轮廓,在“Δ-转换”这个代号的映照下,似乎清晰了一分。

周屿白也沉默下来,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按压着太阳穴,试图驱散泡面带来的短暂饱腹感后更深沉的疲惫。

侦探所里,只剩下饮水机低微的嗡鸣,和两人各自翻涌的、如同窗外浓稠夜色般的思绪。


    (http://isfxs.com/book/GBC0FC-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