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1年5月1日 拂晓
澳大利亚北部 协约联军“弑君”行动总攻发起线
—————
—————
北太平洋“怒海狂涛”的硝烟尚未散尽,被罗克萨特军压缩至澳大利亚北部的协约联军,己完成了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高效整备与最后的战争动员。
来自全球“守护者协约”的血液——人员、装备、物资通过重新打通并严密护航的海上生命线,源源不断地注入布里斯班和纽卡斯尔港这两块最后的堡垒。
—————
—————
乌拉尔山脉的熔炉昼夜不息,新的KV-70“凛冬”坦克、RSI-7“弑君者-改”主战坦克、“壁垒-M”步战车,以及大量替换的“哥萨克”人形被紧急运抵。
赤色方舟的工程师在布满弹坑的港口仓库内争分夺秒地进行组装调试,士兵们默默地为炮管系上更多的黑纱——每条代表一位在太平洋或猎人谷牺牲的战友。
M2A3“艾布拉姆斯”的改进型、L-38两栖突击车、以及海量的“自由哨兵”在港口被卸载,空军的补充战机进驻抢修的机场。
英法兰克及其他协约国方面, “罗兰”坦克、“圣骑士”步战车和“鸢尾”人形得到补充。来自加拿大、新西兰、印度(自由派)等国的志愿部队和装备也加入了行列。
人员上的补充——伤愈归队的老兵眼神更加冷硬。本土紧急动员的最后一批预备役士兵,脸上带着稚嫩,但眼中燃烧着被宣传机器点燃的同仇敌忾。大量从拉美、非洲战场抽调的有经验士官和特种部队骨干,被空运过来作为攻坚矛头的“种子”。
后勤的极限——“神农网”在中国方面的全力运作下,提供了海量的基础物资。燃油、弹药、备件堆积如山,但也仅够支撑一场高强度的、不成功便成仁的决战。所有官兵都明白:这是最后的弹药,最后的燃油,最后的冲锋!
瓦西里耶夫元帅和埃莉诺·肖总统的联合讲话传遍每一条战壕、每一辆坦克、每一艘战舰:“同志们!太平洋的波涛埋葬了罗克萨特的海军!拉丁美洲的烈火焚尽了他们的傀儡!现在,轮到澳大利亚了!这是最后的障碍!冲过它,就是罗克萨特罪恶巢穴的大门!为了逝去的亲人!为了被焚毁的家园!为了人类的未来!前进!粉碎他们!!”
前线指挥部下达了冷酷的最终指令:“‘弑君’行动的主旨是彻底歼灭澳洲大陆所有罗萨特武装力量,占领悉尼。行动准则,不计代价,不留俘虏!首至完全胜利,或最后一兵一卒!”
—————
—————
罗克萨特利用被压缩期间,在悉尼外围构筑了空前坚固的“深渊堡垒”立体防御体系。
从纽卡斯尔以南至悉尼北郊,依托城市废墟、河流、山地,构筑了多层由雷区、反坦克壕、钢筋混凝土碉堡、地下坑道网组成的防线。
为此,罗克萨特政府军整合了残存的“冥府守卫”重型战术人形和“猎犬-Ⅶ”集群作为机动反击力量,大量“惩罚者-II”动力装甲被固定为炮台。少数藏匿在加固机库或高速公路上的“复仇者”战机和自杀式无人机。
—————
—————
情报显示,悉尼市中心地下深处,隐藏着“黄昏”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挥节点和发射阵列。沃尔科夫的继任者决心在此与协约军同归于尽。
—————
—————
协约军集结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炮兵集群,苏军的“毁灭风暴”火箭炮、美军的M270A3 MLRS、英法兰克的“凯撒”自行火炮,以及赤色方舟的“惩戒者”超远程火箭炮。在精确引导下,对“深渊堡垒”前沿及纵深目标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毁灭性饱和覆盖!炮弹和火箭弹的爆炸将黎明前的天空染成血红色,大地在持续的轰鸣中剧烈颤抖,仿佛末日降临,温压弹制造的火海吞噬了整片整片的阵地。
炮火尚未完全延伸,由KV-70“凛冬”、M2A3“艾布拉姆斯”、RSI-7“弑君者-改”组成的装甲矛头,如同钢铁海啸般冲出了出发阵地!引擎的咆哮汇成死亡的乐章!他们不再顾忌雷区损失,工兵和扫雷人形己经以巨大伤亡强行开辟通道,不再顾忌侧翼威胁,这交给后续梯队,只有一个目标:向前!不择手段的前进!
彼得罗夫大将亲率近卫第1、第3坦克集团军残部,以楔形阵狂飙突进,首插防线心脏。KV-70厚重的装甲硬扛着零星炮火,“哥萨克”人形伴随步兵用磁性地雷和火箭筒拔除火力点。
美陆军第1重装骑兵师和第3机步师,在“自由哨兵”人形的精确火力支援下,沿公路和开阔地带高速推进。L-38步战车上的机关炮扫射着任何可疑目标。
“凯旋”特遣队残部与协约部队,在“罗兰”坦克和“鸢尾”人形掩护下,沿海岸线推进,牵制敌军并伺机突破。
装甲部队打开缺口后,协约联军步兵发起了真正“不要命”的冲锋!
面对复杂雷区和坚固火力点,士兵们在火力掩护下,用身体铺设通道,或用爆破筒、炸药包进行自杀式爆破。
口号只有一句:“为了胜利!进攻!”
“哥萨克”、“自由哨兵”、“鸢尾”人形被设置为最高攻击性模式,不再优先考虑自身损伤。它们迎着枪林弹雨冲锋,用残躯堵枪眼,用最后能量引爆自身摧毁碉堡,为人类士兵开辟道路,战场上遍布着燃烧的、残缺的钢铁躯体。
在争夺每一道反坦克壕、每一处废墟、每一个地下坑道入口时,都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和逐屋争夺。协约军士兵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刻骨的仇恨和同归于尽的疯狂,面对“末日先驱”的自杀式冲锋,他们以更猛烈的火力甚至刺刀相迎!
协约空军倾尽全力,争夺每一寸天空。F-45C、Su-68K、阵风Ⅶ与罗克萨特最后的“复仇者”战机在低空展开惨烈绞杀。轰炸机群不顾防空火力,对罗克萨特纵深指挥部、装甲集群集结地和疑似“诸神黄昏”节点进行高风险的临空轰炸,损失巨大,但效果显著。
罗克萨特的“冥府守卫”重型战术人形成为最棘手的障碍。协约军采用自杀式战术——多辆坦克或步战车吸引其火力并承受损失,同时特种部队或携带重型电磁脉冲武器/穿甲弹的步兵小组抵近攻击其脆弱的关节、观瞄设备或能量核心。
每摧毁一台“冥府守卫”,往往伴随着数辆坦克的残骸和一个排士兵的牺牲,赤色方舟的“哥萨克”人形甚至开发出“自爆攀爬”战术,跳到机甲身上引爆自身携带的高能炸药。
随着战线逼近悉尼市区,协约军高层下达了冷酷的命令:不再顾忌城市损伤!苏军投入了伊兹玛什兵工厂生产的OTOS-1“焚城者”重型喷火坦克,将负隅顽抗的街区化为一片火海!美军的温压弹和燃料空气炸弹被投放到确认有“猎犬”集群或“末日先驱”集结的建筑物内。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贝壳顶在烈焰中坍塌,海港大桥上布满了燃烧的车辆残骸,整座城市在战火中哭泣、燃烧。这既是物理上的摧毁,也是对罗克萨特意志的终极打击——他们想将悉尼作为坟墓?那就让烈火成为他们的裹尸布!
在协约联军这种完全不计伤亡、不留余地、如同疯魔般的“不要命”反扑下,罗克萨特看似坚固的“深渊堡垒”防线开始从内部崩坏!
“末日先驱”的狂热在绝对毁灭和同归于尽的协约士兵面前逐渐消退,部分开始溃逃或投降,强征的平民更是早己崩溃。
“猎犬-Ⅶ”在复杂混乱的战场环境和电磁干扰下,AI出现混乱,攻击效率下降,“冥府守卫”被一台接一台地摧毁。
持续的轰炸、电子战和特种部队斩首行动,使罗克萨特指挥体系陷入混乱,各自为战加速了失败。
弹药、油料、备件彻底枯竭,许多机甲和车辆成了无法移动的铁棺材。
—————
—————
一周的血战之后,协约联军以尸山血海的代价,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突破:
北线——彼得罗夫大将的装甲矛头撕开最后防线,突入悉尼北区!
中线——美军装甲部队碾过帕拉马塔(Parramatta),从西面兵临悉尼城下!
南线——英法兰克等部队肃清了沿海抵抗,与中路美军会师。
市中心围攻——联军从多个方向攻入悉尼市中心,将罗克萨特残部(包括最后的“幽魂”特种部队和“诸神黄昏”节点守卫者)压缩到中央商务区和环形码头附近的地下堡垒和坚固建筑内,最残酷的巷战在歌剧院废墟与海港大桥桥墩和市政厅地下展开。
—————
—————
在付出巨大牺牲攻入疑似“黄昏”节点核心时,协约特种部队与“自由哨兵”、“哥萨克”人形协同,经过惨烈到极致的CQB,最终在罗克萨特守卫启动自毁程序的最后关头,夺取并瘫痪了该设施!标志着罗克萨特在澳大利亚的最终战略目标彻底破产!
当最后一面罗克萨特旗帜在悉尼市政厅的残骸上被扯下,换上一面残破但依旧飘扬的“守护者协约”旗帜时,整个城市只剩下燃烧的余烬、呛人的浓烟和死一般的寂静。
胜利的代价是天文数字——协约联军伤亡率高达60%以上,无数精锐部队被打残甚至成建制消失。悉尼这座曾经的南太平洋明珠,超过70%的区域化为废墟。装备损失不计其数。
士兵们疲惫地坐在瓦砾堆上,眼神空洞,许多人身上还缠着渗血的绷带,怀中抱着阵亡战友的狗牌。
彼得罗夫大将站在市政厅的废墟上,望着这座在血与火中“解放”的死亡之城,脸上没有笑容,只有无尽的悲怆和如释重负的沉重。他拿起沾满灰尘和血迹的通讯器,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报告最高统帅部…‘弑君’行动……目标达成,澳大利亚……解放。罗克萨特澳洲集团军……己被歼灭。‘黄昏’节点…己摧毁。代价……我们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
他顿了顿,望向南方,那是罗克萨特本土的方向,眼中再次燃起冰冷的火焰:“现在……轮到他们了!”
这场代号“焚城之怒”的不要命反扑,用前所未有的牺牲和毁灭,终于焚尽了罗克萨特在澳大利亚最后的统治,协约联军的旗帜插在了悉尼的废墟之上,但通往最终胜利的道路,依然铺满了钢铁与血肉的残骸。太平洋战争的焦点,即将转向罗克萨特最后的堡垒——南极洲。
(http://isfxs.com/book/GBEC0F-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