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按时种植庄稼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按时种植庄稼

 

商人走后,虽然高小欢一首想着他说的战乱和小平原的事情,但是手头要做的农活太多,并没有时间去细想。每年春夏之交,地热村外的土地适合种植庄稼,全村老少都得到地里干活,抓紧时间将农作物播种,错过了时间,农作物没办法在夏天和秋天成熟,没有收成的情况下,很可能接下来一年要饿肚子,甚至没办法活到明年春天。

地热村地理位置太靠北方,导致春天到来的时候土也是冻着的,秋天还没结束就会下大雪,每年适合庄稼生长的时间也就六个月不到,加上播种完后还需要外出打猎采药换取盐巴、布料、棉被、铁器等生产生活物资,因此时间宝贵。

村里采用自己种地、联合养殖的方式,即每家自己负责自己家地里的农作物,偶尔可以大家互相帮忙劳作。但是养殖的牲畜是大家一起养,因为大家都没有能力独自养殖牛、马、猪等大型家畜,之所以这样,因为养牛养马所需饲养的饲料较多,一年大多数时间用不上,共同养殖则分担养殖压力和风险,共同享受牛和马的劳动力;养猪则是小猪仔价格贵,因此每年只能从隔壁村买来一两头猪仔共同饲养,入冬的时候杀了猪,全村二十来户人分肉过冬。

地热村附近的土地大多是山地,只有在南边靠近一处河流的地方有几块水田。山地一般种植玉米、麦子和红薯等作物,田地里面种植水稻或小麦,一些土地较多的人家也会种一点高粱,这些作物里面只有红薯每年都能有不错的收成,其它几类全是看天吃饭,买到好的种子、遇上好的气候,那么收成还算可以;买到不好的种子、遇上不好的气候,那么收成就会差很多。种子这些年都是向陈金买,因为只能和周围几个村对比,大家又基本都是向他购买的,因此也就不知道种子是好是坏。这些年地热村所在的地方气候逐年变冷,庄稼收成己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今年似乎天气有所转变。

村里和高小欢差不多年纪的青年有三十来个,每个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干活和打猎时都是主力。因为生活环境艰苦、医疗条件落后,地热村的人活到五十岁就算长寿,听说南方环境好的地方,人民普遍可以活到六十岁,五十岁还能外出打猎。有时候高小欢也在想,既然都穿越了,穿越到生活在一个南方的都城的富家子弟身上该有多好?偏偏给他穿越到这么偏僻寒冷的地方,除了清净再无其它优点。

最近生活里的另一个困扰是和王青宁的关系。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高小欢觉得这姑娘哪里都好,像前段时间照顾他日常饮食起居,对待周围乡邻的为人处世,甚至最近跟着村里其它姑娘一起外出劳作,几乎没什么缺点。但是她和高小欢两人以前没有生活在一起、也没有了解对方的性情,突然间结为夫妻,共同生活,两人都十分小心拘谨。前些日子都是她单方面照顾高小欢,还没发现什么不妥。这段时间两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该怎么吃、怎么睡、怎么分工劳作、怎么回答邻居的调侃,令他们两个人烦恼不己。

这天,高小欢和朋友高勇等人一起去种稻谷,由于路途遥远,因此他们需要带上干粮,赶上牛车前往。高小欢正愁天天面对王青宁无所适从,借着这个机会就跟着大部队前往村里水田劳作,留下妻子在家中整理家务和侍弄离家近的作物。在刚刚可以犁地的时候,他们己经去过一次水田,十多里的距离得大半天才能到达,索性沿途都是他们地热村的土地,大家也就当作照看地里庄稼,很快便到了田里。

路上高小欢和高勇他们说了商人给他说过的事情,并且表示等种完庄稼,今年夏天去打猎的时候往小平原方向探探路。“前几天又遇到水田村和巨木村的人,他们说寿国都城己经向他们发出粮食和人员征集命令,不久的将来可能也会让他们地热村的年轻人去打仗,得早做准备。”高小欢不知道这些消息有没有给自己同村的人说,于是这时候说了出来,希望大家能够有点紧迫感。坐他旁边的是高勇和高孟,他们两兄弟和高小欢从小玩到大,关系很好。

高勇问高小欢:“你说我们要是去打仗,是和西邑国打还是和北赵国内其它国家打?听说我们相邻的离国对我们虎视眈眈,也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大家相处得好好的,你争我抢的都没办法好好活下去了。”

“有没有可能是天气变冷,北方越来越不适合生活,所以才会引出这些纷争呢?但是听说南方有些地方己经热得没办法活下去,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影响到我们寿国。”高孟平常就很喜欢想这些事情,也愿意和其它村的人谈论这些事情,他从其它村那里了解到最近不太平,于是就联想到近几年气候越来越冷,有可能是导致战争频发的原因。加上最近不断听到征兵征粮的风声,这种不安的情绪其实己经在周围各村蔓延开。

此时的高小欢初来乍到也搞不清楚,只知道如果寿国真让他们去前线参战,他们可能再也回不来地热村,因为最近了解到,这么多年下来,隔壁村出去打仗的就很少有回来的人。其中巨木村的有一个活着回来的人,因为在战场受伤无法作战,才得以回到家乡,但是回乡不久后伤口重复感染,导致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他们村基本都听他说起在前线打仗的事情,他反复说他们这种偏远地区去的人,永远是冲到前头的人,经过一次战斗还能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这个说法在他们相邻几个村都有流传,因此大家对于被征召的态度就是去送死。

“如果我被强制带走去打仗,那家里的庄稼你们得替我看管,说不准还能活着回来呢。”高小欢虽然知道一旦被征召去参军,基本没可能活着回来,但是还是未雨绸缪的向高勇高孟交代这些事情。

在村里,高小欢和高勇高孟关系最好,因为他们两个和自己年龄相近,是邻居,同时都是十来岁就没有爹妈的孩子,因此每次外出干活或者打猎都在一起。高勇高孟是两兄弟,可能是从小没有父母照顾的原因,两兄弟的性格和高小欢相近,都是有勇气且遇事沉着冷静的人。

“欢哥,别这样想,你们家就你一个人了,你被征召的机会很小的。与其想这些还没发生的事情,不如早点考虑这个冬天怎么过吧。现在冬天越来越冷,过冬需要的柴火和煤越来越多,加上最近水田村那边的煤矿挖出的煤很多送往县城和都城,感觉今年冬天不要想轻易得到过冬的煤了。”高勇很担心过冬物资,因为近些年总是传出有冻死和饿死的事件,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冬天缺少粮食和取暖物资真的熬不过去的。

高小欢结合最近的各种信息,内心隐约感觉今年冬天应该是近些年最混乱、最难熬的冬天,虽然这样,但他内心反而多了些激动,混乱意味着一些机会,虽然他也说不准有什么机会,但就是觉得混乱没什么不好,特别是他们生活在这种这么多年都无人关注的地方。此刻他也同意高勇的说法,于是补充道:“今年的煤大概率难以获取,我们夏天打猎时间估计要缩短了,多留点时间砍柴,多些准备吧。”高勇高孟的点点头表示同意。对他们三人来说,年轻力壮,相对来说好过一点。村子里有些人家有老人小孩,冬天少不了请他们帮忙的时候,高小欢又是村长,只要有人请求帮忙,他从不吝啬自己的物资和劳动力,而高勇高孟从小多少受到村子里的人的帮助,现在有人有困难,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这些年地热村正是由于有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才没有出现大的劫难,大家和谐相处。

“要是能建一座真正的城堡就好了,不用担心被人轻易抢劫,多层砖石搭建的屋子更加暖和,解决好吃的和取暖的就万事无忧。哪像现在我们地热村的城堡,名义上是村堡,实际上年久失修,真有敌军入侵,我们都得死。”高孟说的是实话,但是自己建城堡无异于违背寿国规定,没有国都允许私自建设城堡及改造城堡,如果贸然这样做无异于反叛,因此这样的话他们也就敢外出打猎或者种地时私下说说,真要行动起来,消息一旦泄露,估计他们城堡没建起来,寿国平叛的军队就把他们村夷为平地了。

高小欢虽然嘴上说着这些都是痴心妄想,但是内心很是赞同高孟的说法,在这乱世想要生存,靠地热村这样的地理条件和防御力肯定不行,得另谋出路。他作为村长,也得为整个村子的生存考虑长远。

开始劳作后,他们分工明确,又都是一起长大的伙伴,十多个人两天时间就完成了稻谷的播种。在此期间他们还做好了水田蓄水,田坎修补等,确保只要风调雨顺就能在秋天收获稻子,这次来地里时高小欢让大家背来了一些农家肥,增强田地肥力,他很纳闷这么多年这里的人没想过用肥料滋养土地。地热村的年轻人有三十来人,除去驻守村子和外出打猎的,其他都参与了水田的种植,这种共同耕种,互相帮助的生活习惯,为他们营造了互相信任的氛围。外出种地的时候,晚上不方便回家的情况下,他们就住在以前搭建的简易工棚内,棚子由树木搭建,摆放两张木头做的通铺床,年轻人们晚上可以在内歇息。在耕种期间,高孟忍不住向大家说起最近听到的一些信息,然后忧心忡忡的向高小欢申请去外村探探情况。其他人听到他的请求,也随声附和让高孟去探探,因为现在听到的风言风语导致大家惴惴不安。

“这里离邻村太远,你一个人去不怕有危险?”

“我经常这样干,欢哥放心。我带两天干粮,去去就回,肯定能在你们返程时回来。”高孟确实是地热村出名的爱外出打听,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人也机灵,每次出门都能平安回来,还在邻村有些认识的朋友。

高小欢也想知道目前的情况,作为村长,提前了解情况并做好准备是自己的责任。“那你快去快回,了解下目前的战争情况,还有过冬的煤炭现在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兑换来。”

高孟听到高小欢允许他去打探消息后,他很高兴的向他哥还有一众伙伴点点头,然后飞快的拿好准备好的干粮,向着南边邻村的方向跑去,边跑边喊着会拿到最新消息回来。


    (http://www.isfxs.com/book/GBFH0J-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