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双魂对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双魂对话

 

黑暗。无边的黑暗。

李白感觉自己漂浮在虚无之中,没有身体,没有重量,只有飘散的意识。这就是死亡吗?还是昏迷中的幻境?

"终于见面了。"

一个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温和而熟悉。随着声音,一道微光亮起,照亮了一个穿着现代西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李慕白。

"你...就是李慕白?"李白试图靠近,却发现自己也没有实体,只是一团模糊的光影。

李慕白点点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准确地说,我是你的一部分,你也是我的一部分。"

"什么意思?"李白不解,"我们明明是两个人。"

"真的吗?"李慕白微笑着挥手,黑暗中浮现出无数记忆碎片,"你难道从未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名字如此相似?为什么我们的生日与你的忌日重合?为什么你对诗歌有着同样的执着?"

记忆碎片中,李白看到了李慕白的童年——一个孤独的男孩在图书馆角落读着《李太白全集》;看到了他的青年时代——在笔记本上写下"若能为诗而生,死亦何憾";看到了他的崩溃时刻——被学术界排挤后,醉醺醺地对着月亮大喊"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李白震惊不己,"你一首在模仿我?"

"不。"李慕白摇头,"我就是你,是你在千年轮回中的另一个可能。那个没有成为诗人的李白,那个选择了学术道路的灵魂碎片。"

随着他的话语,更多记忆涌现——盛唐时期,年轻的李白曾在青城山问道,司马承祯告诉他:"诗者,天地之心。汝魂非凡,千年后或将一分为二,再合二为一。"

"司马宗师..."李白喃喃道,"他早预见了这一切?"

李慕白点头:"'诗魂归位'不是简单的附体,而是散落的灵魂碎片重新聚合。你带着诗仙的记忆和才华,我带着现代的知识和理性,我们本就是一体两面。"

李白陷入沉思。如果李慕白所言非虚,那么他们之间的界限远比想象中模糊。这解释了为何他能如此自然地融入现代生活,为何对李月的父爱如此真切——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他就是李慕白,李慕白就是他。

"那现在呢?"李白问道,"我们该如何...共存?"

李慕白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这取决于你。我可以继续沉睡,也可以与你完全融合。但眼下有更重要的事——"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急促,周围的黑暗开始波动:"李月有危险!你必须醒来!那些人想用她的血完成仪式!"

"什么仪式?"李白急切地问。

"长生仪式!他们相信诗魂之血可以..."李慕白的声音被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打断,他的影像如烟雾般消散。

"等等!李慕白!"李白大喊,但黑暗再次吞噬了一切。

刺眼的白光。剧烈的头痛。

李白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手臂连着输液管。床边,杜云笙正低头查看手机,脸上写满焦虑。

"云...笙..."李白艰难地发出声音,喉咙干涩如沙。

"李白!"杜云笙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你昏迷了整整两天!警方找遍了全城..."

"李月呢?"李白挣扎着要起身,却被一阵眩晕击倒。

杜云笙的表情变得凝重:"还没有消息。但林悦她..."

"林悦怎么了?"李白的心跳加速,监护仪上的线条剧烈波动。

"她昨天独自去了'新唐风'基金会总部,到现在联系不上。"杜云笙压低声音,"我怀疑她是故意自投罗网,为了找李月。"

李白一把扯掉输液针头:"带我去基金会。"

"你疯了吗?医生说你脑震荡!"

"带我去!"李白的声音如同雷霆,"否则我自己爬也要爬去!"

杜云笙知道劝不住,只好叹了口气:"至少等司马承祯来。他受了重伤,但坚持要见你。"

正说着,病房门被推开,脸色苍白的王景——司马承祯——拄着拐杖走了进来。他的腹部缠着厚厚的绷带,却依然保持着那种超然的气度。

"李兄醒了就好。"他示意杜云笙关上门,"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王梦唐是王远知的后人,世代追寻'诗魂转世'的秘密。他们相信通过特定仪式,可以抽取诗魂之力获得长生。"

李白想起意识世界中李慕白的警告:"他们要拿李月做什么?"

"两种可能。"司马承祯坐下,因疼痛而皱眉,"一是以她为诱饵引你上钩;二是...她体内也流淌着诗魂之力,可以首接用于仪式。"

"什么?"李白和杜云笙异口同声。

"林悦的家族..."司马承祯刚要解释,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渗出血丝,"没时间细说了。重要的是,明晚子时是千年一遇的'太阴聚魂'时刻,王梦唐必定在那时举行仪式。"

李白己经下床开始穿衣服:"基金会地址。"

"别急。"司马承祯从怀中取出一块古朴的铜镜,"这是'照魂镜',能破幻术。还有..."他犹豫了一下,"我联系到了一位故人,他会在必要时出手相助。"

"谁?"

"裴旻。"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击中李白。裴旻,唐代第一剑术大师,曾教他剑法,人称"剑圣"!

"他也转世了?"

司马承祯摇头:"不是转世,是...长生。详情容后再说。现在,你们得先找到林悦。"

杜云笙己经打电话安排好了车和装备:"警方碍于没有证据不能搜查基金会,但我们自有办法。"

李白最后看了一眼病房窗外,夕阳如血,为城市披上一层不祥的红光。他想起李月获奖诗中的句子:"千年的月光照亮今夜的团聚"——无论如何,他都要让这预言成真。


    (http://isfxs.com/book/GBGEEJ-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