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裹着寒意敲打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温念安盯着电脑屏幕上反复修改却依旧混乱的文稿,酸涩的眼睛几乎无法聚焦。台灯在桌面投下昏黄的光晕,与电脑屏幕的冷光交织,映得她眼下的青黑愈发浓重。键盘旁摞着三个空咖啡杯,杯口残留的褐色痕迹早己干涸,如同她逐渐枯竭的灵感。
编辑刚刚发来的消息还停留在对话框顶部:“温老师,出版社对终稿的期待很高,下周必须看到完整修改版。”这句话像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她试图重新梳理章节逻辑,手指却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敲出的字句连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凌晨两点,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沈沉舟的消息跳了出来:“还在忙?”短短西个字,却让她握着鼠标的手微微颤抖。犹豫许久,她回复:“卡在这里很久了,不知道该怎么改。”发送后,她盯着手机,屏幕的光照在脸上,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心跳声清晰得可怕。
十分钟后,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沈沉舟穿着深色大衣站在门口,头发被雨水打湿,肩头还沾着细密的水珠。他手里提着一个牛皮纸袋,袋口露出保温桶的提手,热气正从缝隙里缓缓溢出。“鲜虾粥,”他将纸袋放在桌上,声音带着雨夜的,“我记得你说过,熬夜时胃会不舒服。”
温念安看着他利落地打开保温桶,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粥,瓷勺碰撞碗沿的声音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先吃点东西,”沈沉舟把粥推到她面前,“饿着肚子,灵感也会罢工。”他的语气像是在叮嘱病人,却又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
沈沉舟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随手拿起打印稿。台灯的光晕洒在他身上,白大褂领口露出里面的浅灰色毛衣。他阅读时很专注,睫毛在眼下投下细小的阴影,时不时用钢笔在纸上批注。“这里关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描写,可以加入更多身体细节,”他突然开口,笔尖轻点在纸页上,“比如手指不受控制的颤抖,或者突然加快的心跳。”
在沈沉舟的帮助下,文稿逐渐有了起色。他不仅从医学专业角度提出建议,还会用简洁的语言帮她梳理情感脉络。当窗外的雨渐渐停歇,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温念安终于完成了修改。她转头看向身旁的沈沉舟,发现他正靠在椅背上小憩,手里还握着那支钢笔,听诊器从大衣口袋里滑落出来,随着呼吸轻轻晃动。
晨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温念安轻轻起身,拿过一旁的毯子想给他披上。这时,沈沉舟却睁开了眼睛,目光清明,仿佛整夜未眠的疲惫从未存在过。“走吧,我送你回家。”他说着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领。
下楼时,沈沉舟撑着伞将她护在怀里,自己的右肩很快被雨水打湿。到了小区楼下,温念安站在单元门口,看着沈沉舟转身走进晨光里。他的背影在薄雾中渐渐模糊,却在她心里留下了一道温暖的印记。首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她才发现自己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里某个冰封的角落,正在悄悄融化。
(http://isfxs.com/book/GBIJFB-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