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
【退守到阿尔萨斯洛林东部派少量师团围堵法军,将大部分军队安置在荷兰比利时方向,进攻法国北部向南发起进攻最后和马其诺方向的德军形两面包夹之势将法国部队剿灭并打败法国】
比利时人懵了,这怎么和自己有关?自己可是中立国啊!
瑞士表示自己不慌,自己那地自己知道,列强也看不上自己那三亩地。
法国人一看德国是冲自己来的,则很愤怒,普法战争的失败他们没有忘,自己早就想报复德国了。
玛德,干不死这帮日耳曼人。
沙俄也很愤怒,德国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德国军方,尤其是小毛奇,希望这个计划能成功,他知道两线作战的危害,老实说,他心里也没底。
施里芬计划主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开战之后,利用发达的铁路系统,德国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军事动员,而对手法国需要一周的时间,臃肿的沙皇俄国则需要耗时一个月。
在施里芬看来,德国扭转局势的方法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击败一方,对另一方暂取守势。当打败一方后,在内线运动兵力再打败另一方。
英国人则不这么想了,他们本来想观看这场战争的,但你德国打比利时,不就是想逼自己参战吗?
【烈日战役】
【德国惨胜,此战比利时为协约国军队争取了时间】
德国怎么也没想到比利时抵抗的这么激烈,小毛奇都不知道施里芬计划能不能成功了。
【1914年8月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后,在沙勒罗瓦和蒙斯战役中击败英法联军,导致法军全线败退,德军推进至距巴黎仅15公里处。??】
什么,离巴黎仅15公里,己经打进法国内地了?
我们的军队呢?军队到底在干什么?
法国人民很愤怒,军队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德国打进法国,该不会又经历一次普法战争的失败吧。
德国人则高兴啊,只要占领巴黎,那法国就举起双手投降了。
法国总参谋长霞飞面对民众的愤怒,自己也不知该怎么回答,按照自己的设想,法国应该攻击阿尔萨斯洛林。
霞飞认为法国应该先发制人,至于防御,他压根就没有想过。
【第17号计划】
【该计划以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为战略目标,部署西个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
霞飞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他也能向法国人民交代。
【8月20日萨尔布尔战役中,法军以27个师兵力强攻德军设防阵地】
【此阶段法军伤亡达14万人,仅推进战线8-12公里即陷入停滞】
法国人民彻底愤怒了,必须将这个总参谋长换掉,法国的军队不能交给这个家伙。
此时政府也很难堪,霞飞在法国军队威望很高,但他们要是不给人民一个交代,那么他们第二天就得上断头台了。
只能说革命老区,恐怖如斯。
威廉二世己经开香槟了,只要打败法国,那么沙俄也就不在话下了。
英国也是没有想到法国居然这么拉,就这么让德国打进家门口。
【塞尔维亚战役】
终于到自己了,弗朗兹一世己经看到自己军队大显神威了,塞尔维亚经全国动员后只有40万现役和预备役兵力,它面对的是拥有200万全副武装的欧洲最强大的奥匈帝国军队。
200万对40万,优势在我。
【战役爆发后,塞尔维亚军队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和士气,在战斗初期成功抵挡住了奥匈帝国的猛烈进攻,甚至发动反击,成功进入波斯尼亚。】
弗朗兹一世:……
不仅奥匈帝国懵了,德国也懵了,自己这是找了个什么队友?
意大利不参战也就算了,奥匈帝国这个铁杆盟友居然打不过塞尔维亚?
斐迪南大公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了,他猜测应该是民族问题。
奥匈帝国的前身是奥地利帝国,统治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家族,哈布斯堡家族,也是人们戏称为下半身堡的家族。
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奥地利与英国、俄罗斯及奥斯曼帝国结成反法联盟,共同对抗法国的扩张。
在与法国持续多年的战争中,奥地利元气大伤,国力大幅衰退。那时,匈牙利尚未成为独立国家,仍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目睹奥地利日渐衰落,匈牙利人开始策划摆脱其控制,争取自治。
为了维持对匈牙利的控制,同时应对其日益强烈的独立呼声,奥地利政府采取了妥协策略。他们决定推行君主立宪政体,赋予匈牙利人广泛的自主管理权限。
看到匈牙利地位的提高,其他民族也忍不住了,凭什么只有匈牙利能享受权利,我们也要,于是,民族问题成了奥匈帝国最难解决的问题。
塞尔维亚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打败奥匈帝国,民族主义者更是扬言:奥匈帝国就像一栋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只要我们轻轻一脚,它就会瞬间倒塌。”
不过塞尔维亚也没高兴多久,毕竟,保加利亚可是在后面盯着他们。
(http://isfxs.com/book/GBJEID-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