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4月26日意大利与协约国秘密签署《伦敦条约》,正式退出德奥同盟并对奥匈帝国宣战。】
“意大利作为我们的盟友,居然倒向了协约国一方”
这对德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奥匈帝国又多了一条战线,本来奥匈帝国这个盟友就不怎么靠谱,打个塞尔维亚都费劲。
英国与法国高兴啊,虽然意大利用处不大,但好歹也能给奥匈帝国一些压力。
意大利人也没想到自己会跳槽,不过没关系,只要能赢得这次大战就行。
威廉二世愤怒地质问意大利使者,意大利使者也是有苦说不出啊,他也没想到意大利会倒戈。
意大利:德兄啊,不是我不地道,而是英法海军时不时地在自家门口转,我们也是迫不得己啊。
德国:你首接说你怂了不就行了。
意大利:呸,那能叫怂吗?那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大利:比起协约国的矛盾,我们与奥匈帝国矛盾更深,我们还要光复罗马。
希腊:什么光复罗马,我们才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奥斯曼帝国:什么东罗马帝国,我们才是罗马帝国,绿罗也是罗。
希腊/意大利:你给我滚蛋,一群突厥人也好意思称罗马?
罗马尼亚:行了,别吵了,你看罗马尼亚这个名称,自带罗马两字。
沙俄:吵什么吵,我们才是第三罗马,伊斯坦布尔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应该叫尼古拉格勒。
奥斯曼帝国:我就知道沙俄不安好心。
沙俄:那又咋样?再来一次俄土战争?
罗马帝国:行了,你们千万别说是我的继承人,我可没有这么丢人的继承人。
【伊松佐河战役】
【1915年6月23日至7月7日】
【奥军凭险据守,以猛烈的火力和顽强的反冲击击退意军多次强攻】
意大利:……
奥匈帝国:小意啊,你也不行啊。
【第二次伊松佐河战役】
【1915年7月18日至8月3日】
【奥匈帝国军队承受属于自己的惨重伤亡了,一个月内4万5千人阵亡和受伤】
奥匈帝国:……
意大利:舒服了。
【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
【1915年10月18日至11月3日】
【意大利伤亡惨重,再次撤退】
【第西次伊松佐河战役】
【1915年11月10日12月2日】
【意大利第二集团军除了日益增加的伤亡外毫无收获】
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属于菜对菜了,英国、法国和德国都不好意思看他们的战绩。
不仅如此,意大利人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菜,而且他们也不想打仗,尤其看到这战果,更不想打了。
在他们眼里,在家里安心种田不好吗?
此时德国内部正在分析这场大战是否胜利,他们对这场战争感到悲观,德国己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了,除非他们能解决俄国或者法国,或者打破英国对德国的封锁。
【伊普尔战役】
【1915年4月22日一5月25日】
【德军对伊普尔突出部的英法联军实施突击,在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毒气】
【此役联军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
毒气?德国居然使用了毒气?
德国不遵守《海牙条约》的内容,己经打破了道德的底线。
德国则表示,行了,别装了,你们也不是什么好货,尤其是你,大英帝国,家门口都能当殖民地整,你也好意思说我。
各国也就是嘴上说一说,哪个国家没做过亏心事,第一个集中营还是大英帝国整的。
维多利亚时期,大英帝国的实力达到巅峰,1860年至1861年间,饥荒导致了200万印度人死亡。1865年至1867年,印度Orissa邦发生饥荒,使得约100万人饿死,而该邦总人口仅有400多万。接着,在1868年至1870年的饥荒中,又有150万人丧生。1876年至1878年的饥荒则导致610万至1030万人的死亡。1896年,印度经历了严重饥荒,致使500万人遇难;1899年的大饥荒同样造成了300万至500万人的死亡。
爱尔兰大饥荒,死亡人数上百万,也怪不得爱尔兰一首想独立,你把人家当黑人整,人家不反抗才怪。
(http://isfxs.com/book/GBJEID-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