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罗马尼亚与匈牙利的仇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罗马尼亚与匈牙利的仇恨

 

【图尔达战役】

【1944年8月,毛熊军队攻入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时,溃退中的匈牙利军队突然建立防御阵地,与试图撤退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发生冲突。】

【匈牙利第25步兵师与罗马尼亚坦克部队在图尔达镇发生激烈坦克对战,匈牙利军队以自杀式攻击顽强抵抗,击毁多辆毛熊坦克。 ?】

【双方投入总兵力约7万人,匈牙利特种部队参与战斗,罗马尼亚士兵甚至抱着炸药与匈牙利人同归于尽。】

好家伙,你俩仇恨可真大。

罗马尼亚:奥匈帝国时期我惧你三分,现在我可不怕你。

匈牙利:我去你妈的。

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的恩怨,要追溯到公元前的达契亚王国。当时,达契亚王国位于今天的罗马尼亚地区,与匈牙利所在的地区相邻。

后来,罗马帝国征服了达契亚,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达契亚地区逐渐被斯拉夫人、匈牙利人等民族占据。

大移民时代后期,马扎尔人是欧陆大移民最后的来客,他们从中北亚大草原一路西征来到了如今的潘诺尼亚平原和喀尔巴阡山盆地定居。

游牧民族过境劫掠,罗马尼亚人自然是没有好果汁吃,早期罗马尼亚人是以村社和村社联合的小型封建国模式存在的,信奉东正教。匈牙利人皈依天主教之后,热衷于向东开拓扩张:既可以扩张领土,又可以换教会的支持。

匈牙利统治的川西瓦尼亚地区的罗马尼亚人都是贫苦农民和清贫修士,少有商人、手工业者和贵族。

1729-1744年间合并派教士杨·米库-克莱因向哈布斯堡皇帝上书,在维也纳慷慨陈情罗马尼亚人所承受的苦难和为帝国作出的贡献,但此时奥皇没有接受他的陈情。

他和他的盟友随即遭受了川西瓦尼亚当权匈牙利贵族的迫害,教士本人也只得潜逃罗马。

奥皇约瑟夫二世幼年时游历川西瓦尼亚,目睹罗马尼亚人贫苦生活;登基后他希望采取改良措施,减轻罗马尼亚百姓的重负,一定程度上缓解罗马尼亚贫民与匈牙利贵族的矛盾。

他下令解放罗马尼亚农奴、解散匈牙利贵族议会、减轻农民的封建税负;但匈牙利贵族采取了武装抗旨的强硬态度,最终皇帝只得作罢。

1848年全欧洲都燃烧着革命火,民族主义运动轰轰烈烈。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革命者也谋求民族独立。起初,各个民族的革命者都站在反对奥皇的一边。

匈牙利革命者中占据主流的一派主张“大匈牙利主义”,对奥地利人谋求独立,又对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和罗马尼亚人谋求继续宗主统治,宣称自己是“喀尔巴阡的教化者”可谓是又当又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的盟友只有塞尔维亚一方,当时协约国为了拉拢罗马尼亚,他们在凡尔赛开会,向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承诺,如果罗马尼来加入协约国,并出兵攻击保加利亚和奥地利,协约国就会把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给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按照协约国的意图,并在战争后派兵进入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此举主要让协约国兑现当初的诺言。

此时,在特兰西瓦尼亚境内的罗马尼亚人也率先声称他们愿意归属罗马尼亚。

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此时罗马尼亚也从奥斯曼帝国独立,但由于匈牙利是战败国,对罗马尼亚占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也不敢进行反驳。

于是协约国就签订《特里亚农条约》词条,把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版图。

匈牙利因此丧失西分之三领土,此地区面积占了匈牙利的绝大部分。而且此地有部分匈牙利人跑到匈牙利来,但还有一千多万匈牙利人留在此地,但由于归属罗马尼亚,因此匈牙利人成为少数民族。

一战后,罗马尼亚是新生国家,但由于占领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后,成为东欧大国。生活在该地区的匈牙利人从主人变成受欺负的外族人。

1919年,匈罗两国开战,但罗马尼亚战斗力很强,攻进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甚至占领数月之久,并在布达佩斯大肆抢掠,只要是物资被抢走。

此时鹰酱出来调停,罗马尼亚王后玛丽扬言“你可以称其为盗窃,或者其他什么都行,我觉得我们有权干任何我们想干的事情。”

匈牙利遭受亡国后,协约国表示了同情,他们认为边界划分对匈牙利不公平,也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认为当初对罗马尼亚的承诺有问题。

但当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共同施压下,要求协约国不准修改匈罗边界划分,如果修改,罗马尼亚就不撤出匈牙利。

协约国当时就是一帮和稀泥的国家,后来又对罗马尼亚妥协了,承认匈罗边界,匈牙利也只能面对。

特兰西瓦尼亚原为匈牙利王国领土,11世纪末成为匈牙利的一部分。

从马扎儿部落联盟西迁到喀尔巴阡盆地和伊什特万一世加冕为匈牙利首任国王开始,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就是匈牙利马扎儿人的领地。

随着拉约什二世国王在1526年反抗奥斯曼帝国的战斗中阵亡,盛极一时的匈牙利王国被一分为三。

1699年,奥地利联合威尼斯、波兰立陶宛等国重创奥斯曼帝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第一次以战败国的身份在《卡洛维茨和约》上签了字。

自此,整个匈牙利,包括其属地特兰西瓦尼亚在内都成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

而奥地利在得到特兰西瓦尼亚后,为巩固统治,竭力瓦解当地民族分布格局,这首接体现在了瓦拉几亚人(属于罗马尼亚族裔)比重的逐渐上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拉瓦几亚人的比重己占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总人口的53.8%(居第二位的匈牙利人占31.6%)。

匈牙利在一战后被视为了战败国,这使得其失去了对原匈牙利王国72%土地的控制权。

所以倍感屈辱的匈牙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迅速向汉斯靠拢,寄希望通过汉斯力量收回旧有的土地。

1940年8月30日,小胡子以仲裁者的身份将罗马尼亚在一战后取得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一半划给了匈牙利,这就是第二次维也纳仲裁。

小胡子此举的目的除了要将匈牙利捆绑到德意轴心国集团之外,还有借机引发罗马尼亚危机的打算。

所以要说谁最怀念哈布斯堡的统治,那当属匈牙利。

奥匈帝国,是欧洲百年王族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而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雄踞欧洲前茅。

匈牙利在奥匈帝国的权力很大,在1867年,奥地利皇室为了安抚不断掀起独立运动的匈牙利贵族,分割了一部分自主权力给予匈牙利,以换取国家稳定。

自此,奥地利帝国改制,也就是二元体制,奥地利与匈牙利联合执政的奥匈帝国正式形成。

匈牙利人在奥匈帝国赢得平等权利后,立刻着手在他们管辖的特兰西瓦尼亚推行匈牙利化。他们集中迁移了大量匈牙利人,并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匈牙利语体系。

匈牙利人抓紧时间推进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积极扶持各类民族报刊。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匈牙利人的民族自豪感,还帮助他们在斯洛伐克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站稳了脚跟。

此时的奥匈帝国帝国境内除了一个皇帝的和一个处理国防与外交的中央政府外,奥地利地区与匈牙利地的地方政府实际上己经掌控了一切,就好比一个脑袋和两个身体。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对此有一句名言:“我的帝国是一个纸房子,只要有人使劲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坍塌”。

一战过后,他们才发现,只有奥地利愿意带他们玩,所以他们特别想恢复奥匈帝国时期。

奥地利也想恢复奥匈帝国时期,他失去了海岸线,变成了个内陆国家。

一战后,奥地利想到了汉斯,愿意与同为战败国并跟自己颇有渊源的德意志人合并,遂建立了著名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

一战战胜国的协约国们所绝对不能容忍的。于是大肆鼓吹“民族自决”的协约国不得不在对奥和约与对德和约中明文规定永远禁止德奥合并,并将奥匈帝国的部分德语地区划入捷克斯洛伐克与意大利。

一战战败、战败受限、人口锐减、领土缩水、经济凋敝、社会动乱,又在一战后二战前遭遇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于是乎1922年奥地利获得了国际联盟的经济援助,即便如此,世界性经济危机还是在1931年逼得新国家政府濒临破产。

他们看到德奥合并后,本来挺开心的,不过看到汉斯快战败了,自己也绝望了。


    (http://isfxs.com/book/GBJEID-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