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夏斯尼希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俄在波兰境内的重要交战。德军企图合围俄军未果,反被俄军反击俘获1万人,最终德军退守东普鲁士?】
【喀尔巴阡战役?】
【德奥联军为击溃俄军发动的东线攻势,包括 武普库夫山口突袭 等战斗,最终促成1915年9月俄军大撤退?】
1915年己经过去了,现在来到了最关键的1916年。
“这场战争,我们能打赢吗?”
威廉二世很着急,他希望德国能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但此时对德国己经进入了不利局面,原本在他的设想中,这场战争仅会存在数月,他也准备了一年的物资,没有想打的这么久。
“陛下,除非我们的海军能够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否则我们没有获胜的可能”
一切的希望都放在了海军的身上,这让提尔皮茨压力很大。
不过陆军并不在意,且不说海军每年拿的巨额军费,再说了威廉二世发展海军不就是为了打败英国。
见威廉二世瞧过来,提尔皮茨只能硬着头皮说:“陛下,我们的公海舰队应该能突破英国的封锁。”
威廉二世很满意,他也相信自己的舰队能够战胜英国。
沙俄,尼古拉二世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争口气,却不知道俄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列宁看到天幕所说的内容,他认为沙俄处于帝国主义国家最薄弱的一环,人民应该推翻这个腐朽的帝国。
【凡尔登战役】
法国的心己经提到了嗓子眼,凡尔登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法军东部防线的核心要塞,控制通往巴黎的交通线,若失守则法军防线将崩溃?。
【我要流尽法国的血———法金汉】
法金汉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德国的总参谋长,小毛奇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了,所以没说什么,但其他将领就不同意了,比起法金汉,他们更倾向于鲁登道夫与兴登堡。
法金汉的军事才能是有的,但人缘特别差。
威廉二世当然知道这些将领的心思,他害怕鲁登道夫与兴登堡的威望高于自己,将自己给架空了。
法国人则不淡定了,尤其是霞飞,他认为应该进攻才对,要把握军事主导权。
其他将领都当个乐子看,都己经打堑壕战了,你进攻不就找死。
【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
【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
【法军胜利,法国伤亡54万人,德国伤亡43万人】
而此时,他们看到了一场画面,士兵们在地洞坑道里作战,来不及清理的尸体,坑道里尸体腐烂的气味,肆虐的老鼠,还有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武器。
不行,太惨烈了,法国民众也没有什么报复心理,他们只想要和平。
谁要让他们打仗,那他们就只能拿出自己最擅长的能力了。
这场战役可以说法金汉的战略目的己经达到了。
【凡尔登德国失败的原因:德国原计划通过凡尔登战役快速消耗法军力量,但因低估敌方动员能力与战争韧性,陷入长期消耗战。突破地段仅12公里宽,法军可通过预备队快速填补缺口等】
这次战役过后希望法军的抵抗程度减少些,让他们对战争产生恐惧。
这样自己的计划就完成了。
法金汉认为自己的计划己经完成了,虽然德军战败了。
【索姆河战役】
【时间发生在1916年6月24日到11月18】
【此役,联军损失61.5万人,德军损失65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把坦克投入实战中的战役】
坦克?什么是坦克?
不过,他们的注意点并没有放在坦克上,而是放在伤亡上,他们看到后双腿发抖。
【英军在黑格的领导下一天伤亡6万人】
一天?
伤亡6万人?这尼玛就是个屠夫。
靠,必须处决这个屠夫。
黑格也没想到英军在自己手上一天损失6万人,他害怕自己的前途没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民意,英国政府只能无奈解雇黑格。
要知道这其中可是有许多的贵族,贵族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光宗耀祖了,结果告诉他自己断后了,这谁能忍?
而此时,他们看见索姆河战役的惨烈程度,英军连续90次攻击德尔维尔一片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的小树林,而德军也反击70次重新夺回了它。战斗结束时,这片昔日繁茂的森林,连一棵树都没有留下,两万多名士兵在此丧生。
太可怕了,以后谁让我上战场,我和谁拼命。
【白羽毛运动】
【该运动由女权组织发起,她们将白羽毛视为懦弱的象征,认为那些没有参军的男性是胆小鬼,应该受到谴责。于是,她们开始在街头、公共场所等地方,向那些看似身体健康却未穿军装的男性发放白羽毛,以此来羞辱他们,逼迫他们上前线。】
【在一战期间,有数百名英国男性因被白羽毛羞辱而自杀。他们在面对周围人的指责和歧视时,内心的防线彻底崩溃,最终选择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这种痛苦。】
法国与英国男性沉默了,随后,拿起他们能用的武器,砸向身边的女子。
老子TM上战场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保家卫国,结果你给我搞这一出。
老子前线打的激烈,你给我戴绿帽子是吧?
你们不是要权利吗?好,以后的战争你们打,权利我给你们。
更有甚者,首接发动兵变,在他们眼里,政府是罪魁祸首,老子前线打仗,你们政府干什么吃的?
普恩加莱总统急啊,他希望法国将领们能够阻拦一下,但他们也无能为力。
艹,这时候要阻拦,这些士兵就敢一枪崩了他们。
而且他们政府的行为很不满,我们前线打的热火朝天,结果你们后方不安宁,这谁能接受?
德国高兴啊,法国和英国内部越乱越好。
(http://isfxs.com/book/GBJEID-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