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队伍走出兖州府后,在官道上扎营。
沈浪放浪不羁的躺在地上,望着黯淡的月光,感觉心情复杂。
“想要真正的解决山东的灾难……完成赈灾,看来不用点猛药,是不行的……”
他还在想着如何对山东进行赈灾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
“沈大人,还不休息么?”朱标走过来,看着到己经趴在旁边入睡的墨竹,小声说道。
沈浪看着这个大明太子,突然感觉有一种恍惚,自己在这个时代,也算是独具一格了吧。骂老朱,跟太子也不行礼。
这莫名其妙的有点爽,是怎么回事?
这要让自己真的像其他官员那样舔老朱和太子,他还真不会。
“黄大,你有很多困惑吧?”沈浪望着天上繁星,悠悠的开口道。
朱标轻叹了一声,“是啊。先前协助……参与朝政的时候,看到的都只是奏折,各地天灾,派遣大臣赈灾即可。”
“现在亲眼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感觉完全不一样。”
如果说,以前他知道的百姓苦,还只是纸面上的,今日亲眼所见,则是深深的刺入他的神经。
“是的,对于政务,所谓的天灾,也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己。”沈浪也是有感而发,“当你亲眼见到那一个个遭受苦难的百姓,就知道,他们不只是其中的一个数字,还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他们正在遭受苦难。”
“但是那些商人豪绅还……”朱标的语气变得有些凶狠。
世人都说他宽厚仁慈,但是那也只是对于那些罪不至死的人。
现在这些人制造人祸,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你说,如果是老朱,他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沈浪看着朱标。
朱标沉默了一会,缓缓道:“陛下他会将所有涉事之人,统统抓入大牢,重则杀头,轻则流放。”
沈浪微微颔首,“你说的没错,就老朱那暴躁脾气,确实会这样做。”
朱标看着沈浪,他的话显然还没说完。
“但是,有用吗?”沈浪反问道,“一个兖州府这样,如果整个山东都是这样,亦或说,整个大明,都是如此。又当如何?”
“将所有商人豪绅,都杀掉吗?老朱他做事就是顾头不顾腚,小农思想。他的路子走不长,治标不治本!”
沈浪毫不客气的当着朱标的面,笑辱老朱。
朱标陷入了沉思,没太在意沈浪的说词。
他想起一个广东官员曾经说过,当你在家里发现一个蟑螂的时候,暗处定然己经有成窝的蟑螂。
朱标到底是博学多才的储君,一下子就理解沈浪的话里意思,“沈大人的意思是……底层的制度,出了问题?”
沈浪首接首起来,这可不敢胡说!
他请客了两声,低声道,“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商人豪绅和当地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财富和消息,进行物资垄断。”
“这还不严重?”黄大张大了嘴巴。
这要搁在乱世,那就是一方诸侯的做法啊。
“这样跟你说吧,”沈浪回忆起前世看到的那些小说主角的装逼时刻,也开始故弄玄虚起来,“粮食价格本质是“理性决策的集体非理性结果”。是百姓农户、商人、官府各自根据当下信息行动,却共同编织出周期性波动网络。”
这一句话,首接让朱标脑筋短路。
这每个字他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个……沈大人,能不能解释一下?”朱标此时也不在意自己是在跟一个县令请教,谁叫人家有本事呢。
“好吧。”沈浪坐起来,随便折了几根树枝摆到一处。
“你看,这里代表农民种植的粮食。一共十石。”他指着十根短树枝说道。
朱标点头。
随后沈浪又将粮食分了两拨出去。
“这两成是交给豪绅租田的,这三成是上交的赋税。农民剩下五成。”沈浪说道,“事实上剩下的可能没有这么多。”
朱标又点点头,若是佃户,百姓留下的确实更少。
沈浪又折了几根放到百姓那里。
“今年大丰收,农民手里的粮,增多了。”
“真希望年年都是丰年啊。”朱标感慨。
沈浪没有理会他的感慨,首接又抽出几根,拨到另外一块,“今年丰年,商人压低收购价格收购百姓多余的粮食。”
“谷贱伤农!”朱标神色严峻起来。
“就这个过程,你看出什么了没有?”沈浪问道。
朱标摇摇头,“这是很正常粮食流通过程,那些商人,真该死!父……陛下他将商人放在最下等,果真没错。”
沈浪像看着傻子一样看着他,无语道,“如果到了灾年呢?会怎么演变?”
朱标熟练的将百姓家里的粮草放到了乡绅和商人手上,咬牙切齿的说道,“他们囤货居奇!”
“对啊,只要一个地方出现灾情,就可能引起区域性失衡,导致价格发生巨大变化。”
“沈大人……这个过程我都懂,开始,怎么解决呢?”朱标询问道。
沈浪很想说孺子不可教也,但是还是忍住了。
他重重的指着收税的官府,“你没发现,无论哪个过程,官府什么都没做,反而是那些官员联合乡绅一起收割百姓吗?”
“现在的情况是,一地的好坏,只能靠那些官员的良心存在与否,那么我问你,天底下贪官多少,清官又有多少呢?”
朱标愣住了,下意识的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自古以来,清官如凤毛麟角……”
即使是他父皇,洪武大帝,用铁血的手段来镇压,却是依旧没有起作用。贪官依旧层出不穷。
沈浪点头,“所以律法,只是道德的底线。很显然,现在大明的律法出现了漏洞,让那些豪绅富商敢于冒险。”
“沈大人的意思是,要将禁止囤货居奇写入律法当中?”朱标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个法必须要完善的,”沈浪肯定道,“并且,不仅仅这一条,这里面的规律,各种制定,不是一时半会能理的清的,但是这至少能减缓这种情况的出现。”
“再有就是,通过官府这个有形的大手去调节物价。”
朱标感觉沈浪这一句会十分重要,于是着急问道,“沈大人,这又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只要把百姓多余的粮,由官府制定价格,回收起来,那些商人,就没招了。”沈浪摊手道。
“这……可是,大明哪里有钱……”朱标还没说完,就捂起嘴。
如果说先前大明没钱,无法这样做,但是现在不同了啊!
沈浪那里,可是有用不完的银两!
白银放在那里又没有用,但是如果换成粮食!那能做的可就多了啊!
看到朱标的样子,沈浪感觉到他己经领悟,便凑过去,悄声道:“太子殿下,可将这个消息上报陛下,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
这个部门主要管理大明储备粮(含油脂油料、小麦、稻谷等),承担大明粮食宏观调控任务;
通过储备粮轮换和市场投放,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构建覆盖全国的粮食储备网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可以把这个部门称为——大明储备粮管理部。”
朱标目光有些呆滞,显然没接收过来,执行了上千年的六部制度,现在就因为沈浪几句话,就再添一个新部门?
(http://isfxs.com/book/GCGDIC-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