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赤壁献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赤壁献计

 

我睁开眼睛,刺眼的阳光让我下意识抬手遮挡。耳边传来江水拍岸的声音,还有远处士兵操练的吆喝声。这不是我的大学宿舍,更不是任何我熟悉的地方。

"周公子,您醒了?都督正寻您呢。"一个穿着粗布衣的少年站在我面前,恭敬地弯腰。

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简陋的木屋内,身上穿着陌生的古式衣袍。头痛欲裂间,零碎的记忆涌入脑海——我叫周彻,字子明,是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堂弟,父母早亡,由周家抚养长大。

"我这是..."我低头看着自己粗糙却有力的双手,这绝不是历史系大学生该有的手。

"公子可是身体不适?昨夜您与都督饮酒论策至深夜..."少年担忧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一个熟读《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历史系学生,我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我穿越了,而且成了周瑜的堂弟!

"带我去见兄长。"我站起身,努力模仿记忆中古人的言行举止。

走出木屋,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撼——浩荡长江如一条巨龙蜿蜒东去,江岸上旌旗招展,战船如林。远处水寨中,东吴水军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天。这分明就是赤壁之战前的场景!

"子明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我转头看去,只见江边亭中站着一位身着锦袍的俊朗男子,剑眉星目,气度非凡。他正手持一卷竹简,含笑望着我。那面容与史书中描述的"美周郎"如出一辙。

"兄长。"我本能地行礼,心跳如鼓。这可是真正的周瑜啊!

周瑜走近,拍了拍我的肩膀:"昨夜你醉得厉害,我还担心你今日起不来。正好,来看看这个。"

他展开竹简,上面绘着长江地形图。我一眼就认出这是赤壁一带的水域图,曹军在北岸,孙刘联军在南岸。

"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压境,我军与刘豫州联合,不过五万余人。"周瑜眉头微蹙,"子明向来机敏,可有良策?"

我脑中闪过《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描述,心跳加速。这是改变历史的机会!我深吸一口气:"兄长,曹操北军不习水战,若用火攻,可一举破之。"

周瑜眼中精光一闪:"火攻?继续说。"

"曹军将战船首尾相连,虽平稳却行动不便。若借东南风起,遣火船冲入敌阵,必可大破曹军。"我边说边观察周瑜的反应。

周瑜沉思片刻,忽然大笑:"好一个火攻之计!子明果然不负周氏之名。不过..."他压低声音,"曹操多疑,如何能让火船靠近?"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可遣老将诈降。黄盖将军德高望重,若他假意投降,曹操必信。"

周瑜猛地抓住我的手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子明此计大妙!我即刻召众将议事,你也来。"

两个时辰后,中军大帐内聚集了东吴主要将领——程普、黄盖、韩当、甘宁等人分列两侧。我作为周瑜的堂弟,站在他身旁稍后的位置。

"诸位,曹操大军压境,我有一计可破敌。"周瑜环视众人,详细阐述了我的火攻计划。

我注意到程普等老将对周瑜仍有几分轻视,便上前一步:"诸位将军,火攻之计虽险,却是以小博大的良机。曹操远来疲惫,我军以逸待劳,又有长江天险。若错过此时,待曹军适应水战,后果不堪设想。"

甘宁挑眉看我:"周公子年纪轻轻,见识倒是不凡。"

周瑜欣慰地看了我一眼:"子明虽年少,却深谙兵法。此计实乃他所献。"

众将闻言,对我的态度明显转变。程普捋须点头:"周氏子弟,果然名不虚传。"

会议结束后,周瑜留下我:"子明,我欲任命你为参军,协助筹划火攻细节,你可愿意?"

我激动不己:"彻必竭尽全力,助兄长破曹!"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全身心投入备战工作。凭借现代知识,我改进了火船设计——在船上不仅放置干柴,还添加了火油罐,增强燃烧效果;设计了延时点火装置,使火船能在接近敌阵时才燃起大火。

"公子此法甚妙!"工匠们对我的设计赞不绝口,"以往火攻难以控制火势,常伤及己方。这'延时点火'之法可保我军安全。"

周瑜视察后大为赞赏:"子明之才,不下于当年发明木牛流马的诸葛孔明!"

听到诸葛亮的名字,我心中一紧。这位传奇军师此刻应该正在刘备营中。我试探性地问:"兄长可曾见过诸葛孔明?"

周瑜神色复杂:"此人确有大才,前日借东风之说,令人称奇。"他顿了顿,"不过眼下大敌当前,孙刘联盟至关重要。"

我明白周瑜对诸葛亮的忌惮,但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兄长高见。破曹之后,再作打算。"


    (http://isfxs.com/book/GCHIDF-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