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汉中之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汉中之变

 

张鲁站在南郑城头,远眺北方。秦岭山脉如巨龙般横卧天际,云雾缭绕间,隐约可见旌旗招展——那是曹操的先锋部队。

"天师,曹军己至阳平关,号称十万大军。"弟弟张卫快步走来,脸色凝重。

张鲁神色平静,手中拂尘轻挥:"曹操此来,是为汉中,还是为我?"

"自然是二者皆要。"谋士阎圃沉声道,"曹操己平定关中,如今南下,若得汉中,则蜀地门户洞开。"

张鲁沉默片刻,忽而一笑:"刘璋懦弱,拱手让益州于刘备;刘备奸诈,背信弃义夺同宗之基业。如今曹操又来……这乱世,果真弱肉强食。"

"天师,我们该如何应对?"张卫急切道,"是战,是降?"

张鲁望向城内。街道上,五斗米道的信徒们仍在平静生活,义舍前百姓排队领粥,孩童嬉戏玩闹。他缓缓道:"战,则百姓遭殃;降,则道统不存。"

阎圃上前一步,低声道:"天师,不如暂避锋芒。曹操虽强,但汉中地势险要,若坚守不出,曹军未必能速胜。待其粮草耗尽,自会退兵。"

张鲁摇头:"曹操非刘璋可比。他若铁了心要取汉中,必不惜代价。"

他转身走下城楼,道:"传令,封存府库,焚毁无关紧要的文书。若曹军破城,我自有决断。"

---

**阳平关,曹军大营**

曹操立于帐前,望着远处的山势,眉头紧锁。谋士刘晔走近,拱手道:"丞相,张鲁闭城不战,恐有诈。"

曹操冷笑:"张鲁不过一介道士,仗着地势险要,妄图抗拒天兵。"

"汉中易守难攻,强攻恐损兵折将。"刘晔劝道,"不如遣使劝降,许以高官厚禄。"

曹操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若张鲁愿降,可免一场血战。"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丞相!刘备遣张飞、赵云率军北上,己至巴西,似有争夺汉中之势!"

曹操眼神一凛:"刘备果然不甘寂寞。"他转身下令,"速派使者入南郑,告诉张鲁,若降,可封镇南将军,保其道统不灭;若战,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

**南郑城,五斗米道祭坛**

张鲁跪坐在蒲团上,面前是一盏长明灯,火光摇曳。阎圃匆匆走入,低声道:"天师,曹操使者到了,言若降,可保汉中百姓平安。"

张鲁闭目良久,终于开口:"我若降曹,刘备必不甘心,日后汉中仍是战场;我若投刘备,曹操必怒,益州亦难保全。"

阎圃叹息:"天师,大势如此,不可逆天而行。"

张鲁睁开眼,缓缓起身:"传令,开城。"

张卫大惊:"兄长!真要降曹?"

张鲁淡淡道:"我非降曹,而是为汉中十万百姓。"

当夜,南郑城门大开,张鲁素服出降。曹操大喜,亲自迎入,封其为镇南将军,其弟张卫、谋士阎圃皆得封赏。

---

**成都,蜀王府**

刘备拍案而起:"什么?张鲁降曹了?"

庞统抿了一口酒水,叹道:"曹操先得汉中,我军再想北上,难矣。"

法正沉声道:"主公不必忧虑。汉中虽失,但曹操远来,粮草转运艰难。待其主力退去,我军可徐徐图之。"

刘备踱步至窗前,望向北方,眼中闪烁着不甘:"汉中乃益州屏障,岂能拱手让于曹操?"

庞统微微一笑:"主公勿忧。曹操虽得汉中,但张鲁未必真心归附。待时机成熟,我军仍可北上。"

---

**南郑,张鲁府邸**

夜深人静,张鲁独坐庭中,仰望星空。

一名心腹悄然走近,低声道:"天师,刘璋来信。"

张鲁展开帛书,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荆州非久居之地,盼天师勿忘旧约。"

他指尖一颤,帛书落入烛火,化作灰烬。

"刘季玉……"张鲁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窗外,夜风骤起,五斗米道的旗帜在黑暗中猎猎作响。


    (http://isfxs.com/book/GCHIDF-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